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
为适应我院教学改革要求及突出各个专业的特点,特别是对课程 内容、授课方法等做了相关的改进或置换。主要从各专业遇到的 实际问题出发,精心选取各种与各专业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围绕 各专业特色和应用进行教学,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相结 合,也为后续的其它相关课程的开设奠定坚实的计算机基础。
教学评价
1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说课
说课人:李庆玲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与管理工程系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课程性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特色、创新、评价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院各专业必修的公 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 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软硬件的安装调试;熟练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自动化等软 件的应用;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为后续 课程的学习及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 能型人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认识本课程体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念,激发学习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生识别、安装、维护计算机主机、各种外 部设备和相应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的能力。 1、培养学生熟练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利用控 制面板进行相关设置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件管理、磁盘管理、数字媒体等 的基本操作的能力。 1、培养学生熟练完成Word文档录入、编辑、格式 化、页面设置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各种对象插入和排版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熟练完成Word文档表格制作和编辑能 力; 3、培养学生使用Word进行图文混排和页面设计的 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使用Excel完成各种数据输入、计算、 数据图表的处理及工作表的管理和编辑能力; 2、培养学生使用Excel完成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 1、培养学生使用PowerPoint创建、保存、打开、 编辑、幻灯片的放映设置、打印等能力; 2、培养学生制作动态幻灯片,并进行相关美化的能 力。 1、培养学生能够进行网页浏览、信息搜索、文件 下载等操作,具备一般上网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电子邮件收发、网络基本应用能力。
项目三 文字处理软件
项目四 电子表格软件
项目六 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课程共6大项目,14个任务,48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24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
1、使学生掌握“适度、够 用”的计算机理论知识; 2、熟练操作Word2010字 处理软件、Excel 2010电 子表格处理软件、 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 制作软件; 3、具备一般的上网能力, 会收发电子邮件、信息的 搜索等操作; 4、要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创新点
实现教考 分离
以“信息处理工程师”认证考试为标准,真正实现了教考分离。 为了适应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从 2009年以来,我系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期考试,全部以信息处理工程师”认 证考试为标准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突出各专 业特点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处理日 常办公业务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 信息平台达到自主学习的能 力。 (3)培养学生遵守国家法 律,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 不撒布网络虚假信息,诚实 守信的思想意识。 (4)培养学生积极沟通、 协作、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目标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旗县和农村,学生的基础参差 不齐,对应用软件认识不多,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根据学生来源,技 能基础和个性差异, 在设计的教学内容,要顾及到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 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 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考核方式采用的认证考试, 期末结课考核与“信息处 理工程师”认证考试相结 合,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 操作能力。期末结课考核 除了参加“信息处理工程 师”认证考试外,还有学 生平时完成的大作业,以 学生完成知识综合的大作 业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各个 模块的学习效果。
为了能使学生取得证书和满 足专升本的需求,我们自编 了配套教材。该教材在内容 上首先选择了较先进的 Windows XP、Word、 Excel及PowerPoint软件知 识,并加入了较新的计算机 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 其中特别增加了网络知识的 实用内容,使该教材更加适 应市场的需要。其次在编写 上,以课程标准为标准,精 心选择实用性较强的案例为 中心,内容上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
知识目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了解计算机结构、系统 程序安装和基本维护等知识。 (2)掌握计算机外设连接、 驱动软件的安装。 (3)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 的基本操作、控制面板的使用、 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 知识,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 页,搜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 网络实时通讯、文件的下载等 基本操作。 (5)熟练掌握办公软件Word、 Excel、PowerPoint的使用。
1、课堂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法,教师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 适当调整授课内容与进程,学 生通过由简到繁的情境教学掌 握知识要点,从而完成教学任 务。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 做,做中教”中实现知识和能 力的有机结合。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案例 式教学法,使学生在从案例到 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和应用 知识和技能。 3、加大加强实训力度,学生每 次上机都有明确的上机任务。
将教学的内容分模块进 行考核。其中Windows和 网络操作为一个模块、 Word操作和文字录入为 一个模块,Excel操作为 一个模块、PowerPoint 操作为一个模块,目的 是保证学生掌握的内容 更全面。逐步完善考试 系统,系统自动评卷, 实现无纸化考试。
利用业余时间,把基 础水平差的学生组织 起来,由任课教师进 行个别辅导,辅导的 内容主要是加强上机 操作。
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计算机系统软 件的安装和维护。 (2)能够进行计算机常用外 部设备的连接,驱动程序的安 装,以及各种应用软件的安装 和卸载。 (3)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网 页浏览、信息搜索、收发电子 邮件和文件下载等操作。 (4)能够熟练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利用控制面板对计 算机进行相关设置。 (5)能够熟练使用Office软件。
3
4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督导评价:
毕业生反馈:
考核方案
考评项目
考评方法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学习情况,由 教师综合评定学习态度的得分。
比例
学习态度 平时成绩 组织纪律
30%
根据上课考勤情况,由教师评定得分 考核各章的知识点,采用国家信息产业 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员”认证考试。
20%
期末考核成绩
50%
六、课程特色
A
授课特色
B
考试特色
C
自编教材
三、课程内容
项目名称 任务名称 任务一 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项目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 任务二 认识微型计算机 任务三 文件资源管理 项目二 Windows XP操作系统 任务四 计算机管理 任务五 撰写求职简历 任务六 编排毕业论文 任务七 设计求职简历表格 任务八 制作电子报刊 任务九 制作学生成绩统计表 任务十 制作学生成绩分析表 任务十一 制作自我介绍 项目五 文稿演示软件 任务十二 制作公司庆典发布会 任务十三 上网搜索信息 任务十四 收发电子邮件 “讲练一体” 学时 2 4 2 2 4 2 6 6 20 4 4 8 12 4 2 4 2 2 4 2
教学内 容设计
教学过 程设计
教学方 法设计
四、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项目四 项目五 项目六
任务1
任务2
任务1
任务2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任务1
任务2
任务1
任务2
任务1
任务2
2、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登记表
姓名 籍贯 有何特长 起止时间 学 习 简 历 性别 出生年月 健康状况 学 校 证明人 民族 相 片
课程难点
1、由于地区差别、兴趣 差别等原因,新生计算机 能力差别较大;中学所学 计算机知识无系统性、不 扎实,与课程内容的衔接 难度较大; 2、 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 到生活实际中。
解决办法
1)采取分层次教学,对不 同层次的学生用采用不同 层次的教学方法。 2)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讨 论重点难点解决方法,经 典案例共享、优质课互评。 3)设计经典案例,讲清讲 透基本知识点和技术,并 使用具体案例来实战演练,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 中。
1
任务导入
2
创设任务
3
任务实施 任务评价
4
主 要 表 现
5
小结作业
奖 惩 情 况
3、教学方法设计
2
案例教 学法
分层次 教学法
任务驱 动法
五、教学改革
增减教材内容 组织本课程教师进行 研究、分析社会对高 职高专毕业生在计算 机基本操作方面的实 际需求,在课程负责 人的整体规划下,组 织本课程组的教师集 体筛选、编写相应的 教材和相配套的上机 指导书。 差生个别辅导 改革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