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黄兴中学2011年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时量:120分钟分值:120分制卷:方建红班级姓名计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29分)1、下列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绯.红(fēi)诘.责(jí) 气量.(liàng) 深恶.痛疾(wù) 执拗.(ào)B禁锢.(kù) 奥秘.(mì)愚.钝(yū) 诚惶.诚恐(huáng) 旸.谷(yáng)C不逊.(xùn)黝.黑(yǒu) 炽.热(chì) 颔.首低眉(hàn) 稽.首(qǐ)D滞.留(zhì) 搓.捻(chà) 觅.食(mì) 期期艾.艾(yì) 鞭挞.(d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藏污纳垢粗制烂造相形见拙B、郁郁寡欢鹤立鸡群刀剑入鞘C、器宇轩昂神密莫测杳无消息D、黯然失色麻木不人冥思暇想3、将下列选项的序号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2分)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加强对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
B. 张晓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
C. 语文活动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志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D.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法》颁布后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
5、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指考试不及格)。
A.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蛮横残暴)。
B.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实在标致极了(反语,用来讽刺)..”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指品德高尚的正直之士)C.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地飞翔(高傲:自以为了不起)。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D.策.(马鞭)之不以其道凄.神寒骨(凄凉)媵人持汤.(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沃灌6、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B、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比喻)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比喻)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7.古诗文填空(8分)(1)诗显精神,刘禹锡被贬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的美好祝愿。
(3分)(2)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3)有一句诗“世间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马说》中与此类似的句子是:,。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道出了赋有哲理意义的话:。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的句子是,(6)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言:“,。
”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坚定的人格。
(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8、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5分)(1)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2分)②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2分)(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
(6个字以内)(1分)9、阅读下列诗文,答文后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分)②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结构巧妙,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
B.颔联承首联写归来后的感触,恰当地运用了两个典故,隐含信息量大,暗示的意义也比较多,耐人寻味。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隐含哲理。
现在人们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绕开旧事物。
D.诗作不仅表现了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满,而且表示了他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沉郁中见豪放。
二.阅读(44分)(一)一只乌鸦口渴了(11分)他是听着《乌鸦喝水》的故事长大的。
三岁多的时候,他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他会想问题了。
讲完,他问妈妈:为什么乌鸦一下子叼个大石头呀?那样不是一下子就能喝到水了吗?妈妈笑了:傻孩子,旁边只有小石子呀!你看,你爸爸就是我们家的乌鸦,每月都给我们寄钱,就像这小石子,一颗一颗的,攒起来,攒多了,咱们家就有水喝了。
那时候,他的爸爸在矿区工作。
在他印象里,爸爸的脸总是黑的,像乌鸦。
一开始,他听故事很兴奋,越听越精神。
听完一个,总缠着妈妈再讲一个。
妈妈的故事很有限,妈妈越来越疲于应付。
后来,妈妈有了主意。
妈妈专讲《乌鸦喝水》,讲到故事最后,就教他数数,数石子。
乌鸦开始叼了,一颗、两颗、三颗……数着数着,他仰着小脸儿就睡着了,梦里全是乌鸦,满天飞。
再后来,妈妈接到了一个通知。
妈妈接到通知急急忙忙地将他寄放在姥姥家,一个人去了爸爸工作的地方。
回来时,妈妈的眼睛肿得像桃子。
姥姥说,那是哭的。
从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见过爸爸。
爸爸走后,妈妈没再嫁人,矿上给妈妈安排了个打扫卫生的活儿,靠每月几百块钱维持生计,供他上学。
妈妈成了家里的乌鸦。
妈妈的脸也越来越黑,头发却越来越白,像乌鸦,又像白头翁。
他长大了。
大学毕业,他在爸爸生前工作的矿区参加了工作。
本来,妈妈死活不愿让他再干这一行的,但是,现实往往和人想象的不一样。
有了工作的他,成了家中的乌鸦。
他听过“乌鸦反哺”的故事,他发誓,要让妈妈后半生过上好日子,“喝”上最好喝的“水”。
几年后,他当上了副矿长他不满足每月的那点“小石子”,就和别人合伙开了个私人小煤矿。
他是大矿副矿长,开个小煤矿,在当地算不得稀罕事儿。
他的小矿,除了工人,其他一切所需都可以从大矿调来,他有条件。
有人背后偷偷叫他“公私合营”。
他以低廉的成本逐渐击败了一个个同行,一跃成为当地首富。
他仍不满足,进一步扩展他的“事业”。
妈妈现在已经不愁喝不到水,但妈妈的头发比以前更白了,脸则更黑了。
妈妈看他整天忙得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就一声接一声地叹气。
眼看他的小煤矿规模就要撵上他所在的大矿,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煤矿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致使发生大规模冒顶事故,死亡78人!这件事,成了许多报纸的头条新闻。
作为事故第一负责人,他被公安机关拘捕,正赶上国家集中整治私人小煤矿的风口上,他一审被重判死刑。
狱中,白发黑脸的妈妈来看他,他发现,妈妈真的老了,像一只行将就木的老乌鸦。
对着话筒,他流着眼泪说:妈,儿不孝,没能让您过几天舒心日子。
爸爸死后,您一手把我拉扯大,吃尽了苦头。
现在,儿却不能为您尽孝送终了。
临走前,儿有个要求,再给儿讲个故事吧。
妈妈哭了,流着泪讲了他熟悉的故事——一只乌鸦口渴了,下来找水喝……乌鸦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投进瓶里,水面在慢慢升高。
但是乌鸦着急了,它是一只性急的乌鸦。
它这会儿渴得厉害,不愿意慢慢地等水涨高。
乌鸦飞到别处,拣了一块大石头叼了回来,一下子将大石头投到瓶里。
结果,砰的一声,瓶破了,乌鸦一口水都没喝着。
听完,他失声痛哭起来,回荡在整个囚室。
10、贯穿全文的线索是(1分)11、概括文中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2分)12、体会下面句子中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分)狱中,白发黑脸的妈妈来看他,他发现,妈妈真的老了,像一只行将就木的老乌鸦。
13、从下面三句话中提炼出这里“乌鸦”一词的共同含义。
(2分)(1)你看,你爸爸就是咱们家的乌鸦。
(2)妈妈成了家里的乌鸦。
(3)有了工作的他,成了家中的乌鸦。
14、儿子在狱中,妈妈最后一次讲“《乌鸦喝水》故事新编”,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15、听完故事,儿子为什么会“失声痛哭起来”?(2分)(二)呵,中国心(14分)朋友,当你听到《我的中国心》这支歌的时候,难道你不陶醉在那优美、深沉的旋律里?难道你不被歌曲所抒发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愫所感染?难道你不因此而联想起许许多多有一颗中国心的炎黄子孙?“……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在歌声中,我想起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他蹲在一边,看着一张图纸。
我和几个伙伴在打排球。
突然,球掉进了水沟里。
“哎,这张纸给我擦球行吗?”“我才不呢!”我掏出一块巧克力,说:“你把纸给我,这巧克力就归你。
”他望望巧克力,又望望地上的那张纸——哦,这时候我才看清那是一张中国地图。
他摇摇头。
我故意追问了一句:“你不想吃吗?”“想。
”“那你怎么不给我?”他扑闪着大眼睛,认真地说:“爷爷说,不能出卖祖国。
”热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
这种感情一代连着一代,缠绵不断。
你看,这个幼小的心灵里,不是已经注进了真挚的爱国之情了么!呵,中国心!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记得报纸曾经报道这样一件事,在进攻被敌寇侵占的者阴山的途中,部队碰到敌人布下的雷区。
因扫雷器出故障,无法前进,时间已非常紧迫,容不得半点迟疑!一位战士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放下枪支,从容地滚向雷区。
顿时,雷声四起,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部队滚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路,自己也走完了闪光的人生之路。
祖国——难道还有比这更为神圣的字眼吗?为了她,多少人献出了勃发的青春,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人的心里,祖国的位置永远高于一切,高于一切!呵,中国心,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生命垂危的华侨,叫儿女们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精制的盒子。
儿女们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等父亲用颤抖的手接过去,打开来,一看,原来是一撮黄土!一个家财万贯的企业家,为什么会看重这分文不值的黄土!这是他离开祖国时,含着热泪揣在怀里带走的。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当年,我为生计所迫离开了祖国,可我的心始终没有离开祖国啊!我每每望着这撮土,思念遥远的故土……终于,我的心愿得到了实现,祖国强大起来了!强大起来了!……可惜我已无法为她出力了,这是我终身的遗憾,……”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毕生积累的一笔财产献给祖国;并要求儿女们回到故土去,建设祖国……这是什么时候?——他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这是什么地方?——远离祖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