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期末练习题一、选择题1.已知:298K 时,反应C (石墨)+O 2(g )→CO 2(g ) 1m o l kJ 5.393-⋅-=∆θm r HCO (g )+21O 2(g )→CO 2(g ) 1molkJ 0.283-⋅-=∆θm r H则反应C (石墨)+21O 2(g )→CO (g )的θm r H ∆等于( )A .110.5kJ ⋅mol -1B .-110.5kJ ⋅mol -1C .-676.5 kJ ⋅mol -1D .676.5 kJ ⋅mol -12.反应C(s)+H 2O(g)CO(g)+H 2(g) 0H θmr >∆,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反应前后物质的量相等,故增大体系的压力对平衡无影响;B. 升高温度,Kp 增大,故平衡向右移动;C. 增加H 2O(g)浓度,Kp 增大,平衡向右移动;D. 加入催化剂,提高正反应速率,平衡向右移动。
3.若溶液的浓度都为0.1 mol ⋅L -1,则下列水溶液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Na 2SO 4,Al 2(SO 4)3,NaCl ,HAc;B. Al 2(SO 4)3,Na 2SO 4, NaCl ,HAc;C.NaCl ,Na 2SO 4,Al 2(SO 4)3, HAc;D. HAc ,Na 2SO 4,Al 2(SO 4)3,NaCl; 4.反应H2(g)+I 2(g)2HI(g) 的θm r H ∆>0,该反应达平衡时,若降低温度,Kc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 5. 下列溶液中,pH 值最小的是( )。
A .0.010 mol∙L -1HClB .0.010 mol∙L -1HAcC .0.010 mol∙L -1HFD .0.010 mol∙L -1H 2SO 46.下列硫化物能溶于稀盐酸的是( )。
A.ZnS ;B.CuS ;C.Ag 2S ;D.HgS 。
7.原电池符号为:(-)Zn ∣ZnSO 4(c 1)‖Fe 2(SO 4)3(c 2),FeSO 4(c 3)∣Pt(+)若加氨水于锌电极溶液中,使 Zn 2+生成锌氨配离子[Zn(NH 3)4]2+,这时电池电动势将(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8.3p 的磁量子数是( )。
A.0、1、2;B.1、2、3;C.-1、0、+1;D.-2、-1、0、+1、+29.已知反应2HgO(s)→2Hg (l)+ O 2(g) θm r H ∆=181.4kJ ⋅mol -1,则θm r H ∆( HgO,s)值为( )。
A.+181.4kJ ⋅mol -1;B.-181.4 kJ ⋅mol -1;C.+90.7kJ ⋅mol -1;D. -90.7 kJ ⋅mol -1。
10.质量作用定律使用于( )。
A.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系数均为1的反应;B. 基元反应;C.复杂反应;D. 任何能够进行的反应;11.可逆反应2NO(g)→N 2 (g)+ O 2(g) ,θm r H ∆=-180kJ ⋅mol -1,对此反应的逆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K 增大;B. 升高温度,K 变小;C.增大压力平衡移动;D. N 2浓度增加,NO 解离度增加;12.将0.1 mol ⋅L -1下列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后,pH 值变化最小的是( )。
A .HClB .H 2SO 4C .HNO 3D .HAc 13.下列电对:Sn 2+/Sn 、Cu 2+/Cu 、Fe 2+/Fe 、Ag +/Ag 的θϕ值分别是-0.136V 、0.34V 、-0.44V 、0.799V ,其中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是( )。
A .Cu 2+和FeB .Ag +和FeC .Sn 2+和FeD .Ag 和Sn 14.在配合物[Co(NH 3)5Cl]( NO 3)2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是( )。
A .+1B .+2C .+3D .无法确定 15.H 2S 分子的空间构型、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
A.直线形、sp 杂化;B.V 形、sp 2杂化;C. 直线形、sp 3d 杂化;D.V 形、sp 3杂化。
16.难溶物A 2B ,在水溶液中有下列平衡A 2B=2A ++B -,c(A +)=x,c(B -)=y,则Ksp 可表示为( )。
A .yx 212⋅B .y x ⋅C .y x ⋅2D .()y x ⋅2217.使下列电极反应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少一半,而ϕ值增加的是( )。
A . Cu 2++2e -Cu ;B .I2+2e -2I -;C .2H ++2e -H 2 ;D .Fe 3++ e -Fe 2+。
18.下列盐酸溶液的浓度相同,pH 值最高的是( )。
A . NaClB .KNO 3C .Na 2SO 4D .K 2CO 319.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一组是( )。
A .n=2 l=1 m=0B .n=2 l=0 m=±1C .n=3 l=3 m=-1D .n=2 l=3 m=±2 20.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氧化性为主的二元弱酸是( )。
A.H2O2;B.H2S;C.H2SO3;D.H2S2O3。
21.Fe(III)的水合离子的颜色为()A.淡紫色B.黄色C.粉色D.绿色。
二、填空题1.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了反应活化能,活化分子增加。
而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
2.n=3,l=1的原子轨道(符号)是,轨道的形状为,它可以有种空间取向,它们的符号为,总共最多可容纳个电子。
3.酸碱质子理论认为:称为酸,称为碱。
4.配合物K3[FeF6]系统命名是。
实验测得[FeF6]3-的磁矩μ=5.88B.M,中心离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配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5.某元素的+2氧化态离子的核外电子结构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则此元素在周期表中区,第周期,第族,元素符号为。
6. 在反应KClO3+6HCl=3Cl2+KCl+3H2O中,被氧化,被还原,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7.CH4分子中C采取的是杂化,它的构型是。
而NH3分子中N采取的是杂化,构型是。
8.难溶电解质Mg(OH)2,分别在(1)纯水中;(2)MgCl2溶液中;(3)NH4Cl 溶液中溶解,溶解度大小的顺序为> > 。
9.在标态下,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随着氯的氧化数升高而;酸性随着氯的氧化数升高而。
10.胆矾的化学式是;(NH4)2SO4⋅FeSO4⋅6H2O俗称。
三.问答题1.何谓同离子效应?在HAc溶液中加入NaAc,对HAc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2.根据反应式2P(s)+5Cl2(g)⇋2PCl5(g)可知,如果2mol 的P和5 mol 的Cl2混合,必然生成2mol 的PCl5。
此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某些元素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次外层有18个电子,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应属于哪族?哪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g) 2I(g)达平衡时,压缩气体时,I2的离解度如何变化?原因4.反应I是什么?5.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1)H2S+ O2== S↓+ H2O(2)-272O Cr + H 2S+ H +→ Cr 3++ S ↓+ H 2O四、计算题 1.将20.0mL0.002 mol∙L -1的Na 2SO 4溶液与10.0mL0.020 mol∙L -1的BaCl 2溶液混合,问有无沉淀产生?(已知10BaSO ,101.14-⨯=sp K )2.已知:K sp(AgCl)=1.8×10-10,()[]()8NHAg 1091.823-⨯=+不稳,K ,求算AgCl 沉淀在1.0mol ⋅L -1氨水中的溶解度。
3.将锌片分别放入[Zn 2+]=1.0mol ⋅L -1,[Zn 2+]=0.001mol ⋅L -1溶液中,并组成原电池,试写出原电池符号表示式,并计算原电池电动势。
(已知:V 76.0/ZnZn2-=+θϕ)《无机化学》期末练习题答案 一、 选择题1.B 2.B 3.B 4.B 5.D 6.A 7.A 8.C 9.D 10.B 11.A 12.D 13.B 14.C 15.D 16.C 17.B 18.D 19.A 20.A 21.A 一. 填空题1.降低 百分数 增加了单位体积内分子的总数2.3p 对顶双球面形(或哑铃形) 3 3p x 、3p y 、3p z 6 3.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4.六氟合铁(III )酸钾 sp 3d 2 正八面体 5.d 四 VIIB Mn6. HCl 中的Cl -(Cl -或HCl 亦可) KClO 3中的Cl (V )(-3C l O 或KClO 3亦可)KClO 3HCl7.sp 3 等性 正四面体 sp 3不等性 三角锥型 8.NH 4Cl 溶液中>纯水中>MgCl 2溶液中 9. 降低 增强10.CuSO 4⋅5H 2O 摩尔盐 二. 问答题1.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该弱电解质有共同离子的强电解质而使解离平衡向左移动,从而降低弱电解质解离度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在HAc 溶液中入强电解质NaAc 时,使HAc 的解离平衡向左移动,从而降低HAc 的解离度。
2.答:不正确。
因为2P(s)+5Cl 2(g) 2PCl 5(g)为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2mol 的P 和5 mol 的Cl 2不可能全部反应生成2mol 的PCl 5。
即P 和Cl 2反应生成PCl 5的同时,必有一部分PCl 5分解为P 和Cl 2,直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3.(6分)答:NH 3分子中的N 原子在与H 原子成键时,采取sp 3不等性杂化,使得NH 3分子的几何构型呈三角锥形,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CH 4中的C 原子在与H 原子成键时,C 原子采取sp 3等性杂化,使得CH 4分子的几何构型为正四面体,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故CH 4为非极性分子。
3.答:属于IIB 族 ds 区 金属4.答:减少;原因:总体积减少,压力增大,平衡向气体粒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
5.答:(3) 2H 2S+O 2==2S ↓+2H 2O(4)-272O Cr +3H 2S+8H +==2Cr 3++3S ↓+7H 2O计算题 1.解:两种溶液混合后,总体积为30 mL ,因此[Ba 2+]=0.020⨯3010=0.0067 mol∙L -1 [-24SO ]=0.020⨯3020=0.0013 mol∙L -1[Ba 2+][-24SO ]=0.0067⨯0.0013=8.7⨯10-6 10BaSO ,101.14-⨯=sp K由于 [Ba 2+][-24SO ]>4BaSO ,sp K ,所以有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