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遮罩动画》研究课
【课型】新授课
【适用年级】七年级
【设计意图】
Flash动画制作技术性比较强,难于理解,而遮罩动画又是Flash学习的一个难点,作为一节新授课,我尝试解决两个问题,在突破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
Flash动画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以“再现生活”为整个学习的主线,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原型”,尝试利用动画自主探究再现,真正实现知识的触类旁通。
【教学内容分析】
《遮罩动画》是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的内容。
所用工具软件为FlashMX。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形状补间动画、移动补间动画和引导动画,尝试用Flash再现了飞机起飞、月亮绕地球旋转、瓢虫爬行等有趣的情境。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面向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Flash动画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探索精神,但分析问题水平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遮罩的概念;
2)掌握遮罩动画的制作要领;
3)能够恰当使用遮罩层再现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情境。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升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遮罩概念的理解;
2)恰当使用遮罩层再现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情境。
教学难点:
遮罩概念的理解。
【教法分析】
抛锚式教学法:以引导动画知识为基础搭建“脚手架”,借助影片中的望远镜情境设置锚点,引入本课,练习设置以基础练习-巩固练习-进阶挑战层层递进的方式实行。
分层教学法:组织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适合自己的实践探究活动。
【学法分析】
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究情境——从生活中寻找遮罩“原型”并重现,让他们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实现学以致用。
【教具准备】
网络教室(安装红蜘蛛电子教室软件)、辅助学习网站、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分钟)
顾引导动画知识)情境创设,电影中望远镜片段欣赏。
设问:如何利用Flash再现望远镜效果。
2、思考如何再现望远镜效果
设计意图:动画来源于生活,也能够再现生活。
利用电影中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2.对比分析理解概念(2分钟)
教师活动:将影片中的望远镜效果和望远镜效果动画实行横向对比,从动画制作的角度思考需要的图层和各图层运动情况。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演示和讲解思考、领会,理解遮罩概念。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的望远镜效果与动画中的望远镜效果实行横向对比,引出遮罩概念,有助理解。
教学环节3.样例学习体会要领(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演示望远镜图层和背景图层的制作:
1、绘制望远镜元件(两个有填充色的圆形相交);新建风景元件,导入风景图。
2、将默认图层改名为“风景”,拉入风景图元件;新建望远镜图层,拉入望远镜元件,望远镜设置移动动画。
教师活动:揭开遮罩神秘面纱-将望远镜层属性设置为“遮蔽”即可实现“透过”望远镜浏览风景的效果。
提炼遮罩动画制作步骤
1)准备元件
2)制作各图层动画
3)设置遮罩层观看演示,领会遮罩动画制作过程
设计意图:1、基础操作看演示,效率高;
2、提炼操作步骤,协助学生理解。
教学环节4.基础练习初步体验(6分钟)
教师活动:下发图片素材,组织学生制作望远镜效果动画并上传,教师查看并即时纠正练习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制作望远镜效果动画
设计意图:基础实例练习,理解操作要领
教学环节5.巩固练习加深理解(5分钟)
教师活动:给出古诗字幕、电影文字效果动画,请学生观察并分析动画构成:遮罩层与被遮罩层,各层中元件的运动情况。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给出的分析格式,分析两个动画中的遮罩层与被遮罩层,各层中元件的运动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度析和思考,加深对遮罩动画的理解,为下一步自主创作作准备。
教学环节6.进阶挑战拓展所学(15分钟)
教师活动: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境能够用遮罩动画模拟再现?(探照灯、古诗表现、水波涟漪、地球自转……)
自主探究:
请学生选择其中一个熟悉的情境尝试用Flash遮罩动画再现,并利用教学软件提交给老师。
(学习网站中附有样例演示录像。
)
学生活动:1、结合遮罩动画的特点,讨论哪些情境可用遮罩动画再现。
2、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自主创作或参考样例制作一个遮罩动画,再现生活中
某一情境。
设计意图:1、从简单的样例模仿逐步尝试自主创作,促动知识的迁移。
2、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性,为不能完全独立实行创作的同学提供不同难度的参考样例及演示录像,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教学环节7.作品交流评价总结(5分钟)
教师活动:1、展示点评部分学生作品(原创性、技术性、艺术性);
2、总结遮罩动画概念及制作要领,结课。
学生活动:1、欣赏同学作品。
2、回顾遮罩动画基本知识。
展示作品,分享成功喜悦;
设计意图:随堂总结,巩固知识点。
《神奇的遮罩动画》教学后记
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Flash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越是学到后面,两个图层甚至多个图层动画的制作时,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图层混淆的情况就越多,所以我从第一节课开始就特别强调让学生形成一些好的习惯:把每个图层的名字修改为与图层中的内容对应起来,制作完成一个图层后锁定好该图层,在动画效果出现问题时通过显示/隐藏图层查找原因。
遮罩动画制作又是Flash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难在遮罩概念的理解。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化解难点:1、观看望远镜影片,让学生猜测元件和图层组成并请一个学生尝试演示制作以发现问题——普通图层无法实现最终效果,从而引出遮罩层的概念和特点。
2、展示古诗字幕和电影文字两个动画效果,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遮罩层与被遮罩层,元件运动情况,加深理解。
随着基础练习和巩固练习的顺利完成,学生对于遮罩的概念已经较好地理解,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力,我设置了进阶挑战环节,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遮罩并借助动画实行再现,学生能够自主创作,也能够参考学习网站中的样例制作。
样例提供了源文件截图、演示录像和最终效果swf文件,并设有难度分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
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好,但是最后的作品展示点评的时间还要稍多一点,让学生自己来展示,积极性应该会更高。
对《神奇的遮罩动画》一课的点评
这节信息技术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和校本要求的理念和精神,在教学上大胆创新、精巧设计,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该课的设计以欣赏电影中望远镜片段作教学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将生活中的望
远镜效果与动画中的望远镜效果实行横向对比,引出遮罩概念和制作过程,教学引入和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教学中的“情境引入”、“对比分析”、“样例学习”、“基础练习”、“巩固练习”、“进阶挑战”、“作品交流与评价”等环节设计巧妙、层层相扣。
再现生活情境的实例如:探照灯、古诗表现、水波涟漪、地球自转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由欣赏、模仿逐步过渡到尝试自主探究和创作。
教学中还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参考样例及演示录像,满足其不同的需求,并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