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1. 文学:文学是通过语言塑造的形象和情境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
2.灵感:灵感是指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领悟,它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3.共鸣:共鸣是文学鉴赏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情感感应现象。
4.艺术真实:指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按作家的美学理想对生活真实进行艺术概括和艺术的创造性加工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的风貌和本质的形象与情景。
5.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介质的艺术。
6.虚静说:老子《道德经》里最早提出“虚静”:“致虚极,守静笃”。
庄子《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
静,方可倾听天籁。
虚,方可囊括万物。
创作者要“无知无欲”“绝圣弃智”,使自己进入一个大明境界,从内心深处把握宇宙万物,洞悉它的变化规律。
创造的主客二体融和为一。
方能造出化工造物般的艺术珍品。
但这种虚静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的。
简答题1.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答:(1)写实型:直接取材于社会生活。
(讲究细节真实,逼真可信)(2)写景型: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3)抒情型:即直抒胸臆。
(4)幻想型:包括神话传说、神怪小说和科幻小说等。
(5)寓意型:这主要以西方现代派的一些作品为代表2.审美意象有哪些特征?答:(1)哲理性(本质特征);(2)荒诞性(现象特征);(3)象征性(表现特征);(4)抽象思维直接性(思维特征)。
3.散文有哪些特征?答:(1)题材广泛多样;(2).结构自由灵活;(3)抒写真实感受;(4).短小精悍。
4.意识流文学的特点?答:一、常以人物独白的形式,描写人的心曲隐微,尤着重于无意识、潜意识、下意识的开掘。
第二,主要以意识的流动、幅射、起落、结散为叙述线索,第三,借鉴电影蒙太奇而独创的奇特表现手法。
5文学惯例有哪些要素?答:文学的惯例往往是未经言明的,模糊的、不确切的、变动的:(1).语言的特异处。
②想象、虚构、体验、情感等特性的形象世界。
③.独特完整的意义系统。
④.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等等。
⑤. 可能的社会生活描绘。
6.文学的惯例往往是未经言明的,模糊的,不确切的,变动的,其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语言的特异处;(2). 想象、虚构、体验、情感等特性的形象世界;(3.)独特完整的意义系统;(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等等;(5). 可能的社会生活描绘。
7.戏剧文学的特征有哪些?答:(1)在一定时空限度内高度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
(2)强烈而富于表现力的戏剧冲突。
(3)动作话和戏剧化的人物语言。
8.大众文化在文学文本中的体现?答:是指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学文本第一、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第二、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
如《一封家书》之后有《祝你平安》、《常回家看看》等一批仿作第三、故事的类型化。
第四、观赏的日常性第五、效果的愉悦性9.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与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描述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文学叙事不同于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具有内指性。
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
10.文学风格的特征。
(一)独创性,(二)稳定性,(三)多样性论述题举例阐释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艺术真实;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按作家的美学理想对生活真实进行艺术概括和艺术创造性加工而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风貌和本质的形象与情景,叙事性作品着重于生活真实的艺术再现,抒情性作品着重于真实情感。
生活真实;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即包括与人社会相联系山水风光,天候物象等自然现象。
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必然性的揭示。
作为数码价值的取向并表现在家的生活中,真实是内蕴真实,假定真实。
画出文学创作流程图,并以郑板桥的话作简要阐释。
勃,遂有画意。
其实郑板桥《题画竹》“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
”眼中之竹——对作的审美体验,审美感受(艺术发现)胸中之竹——在发现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完整的艺术意象(艺术构思)手中之竹——将“胸中之竹”经过“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而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艺术传达)眼中之竹}经过了艺术家意象孕育和改造。
(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胸中之竹}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手中之竹:艺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用特定的形式符号凝定下来。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1、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
2、作家的思想感情被真实的客观世界的描写所遮蔽。
3、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追求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与典型环境描写相结合。
4、结构严谨,语言朴实,叙述冷静浪漫主义:1、强调主观世界的想象表现。
2、大胆抒发浓烈的思想感情。
3、想象奇技结构大开大阔。
语言瑰丽,多运用夸张、象征等手法。
单项选择题1.小说是( D )的艺术。
A视觉 B听觉 C综合 D语言2.文学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是( A ) A经济因素 B社会思潮 C阶级斗争 D物质生活水平3.《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从其思想内容来看( C )A全部都是精华 B精华和糟粕兼有之,平分秋色 C精华为主,也有少量糟粕 D糟粕为主,只有少量精华4.现实主义一词的最早提出者是( C ) A库尔贝 B恩格斯 C席勒 D贺拉斯5.不属于文学起源的基本类型有( D ) A劳动说 B心灵表现说 C巫术说 D写实说6. 下面说法不属于文学(创作)主体性的表现的是( A )A为政治服务的必然性 B反映内容的主体选择性 C评价、加工生活的差异性D反映生活的创造性7.“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C ) A别林斯基 B布瓦洛 C布封 D康德8.文学批评的对象为( D ) A作家和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不同观点的批评意见和错误的创作倾向 C有错误缺点的作家作品及不正确的文学现象 D以作品为主包括文学批评自身在内的一切文学现象9.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 B ) A句式整齐 B节奏 C韵律 D对仗工整10. 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一篇( C ) A新闻 B传记文学 C报告文学 D中篇小说11.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D ) A视觉 B听觉 C综合 D语言12. 文学的发展同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关系是( D ) A保持同步进行 B永远不会平衡 C物质生产发展先于文学发展 D大体平衡、有时不平衡 13.下面不属于文学的起源的说法是( D ) A模仿说 B游戏说 C 劳动说 D 神授说 14.不属于原始文艺的特点的是( D) A 混合性 B审美性 C 实用性 D 集体性 15.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类型有(D ) A写实型 B抒情型 C幻想型 D画面型16. 下面说法不属于文学(创作)主体性的表现的是(A) A为政治服务的必然性 B反映内容的主体选择性 C评价、加工生活的差异性 D反映生活的创造性 17.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 B) A普通 B审美 C科学 D生理 18.对于文学的社会作用,提出“兴观群怨”说的人是(D) A刘勰 B 庄子 C老子 D孔子 19.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是( C) A世界 B自然 C人 D情感20. 通俗文学并不具有的特征是( C) A极具感性化、消遣娱乐性 B通俗化、大众化 C商品化 D触及更为根本的生存意义问题的审美超越化分析判断题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直接抒情。
(×)2.戏剧的人物语言富有“潜台词”。
(√)3.文学形象的概括性不同于抽象性。
(√)4.典型形象就是具有典型性的形象。
(×)5.历来的文学作品都描写爱情、生死、嫉妒、复仇等,可见“永恒的主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6.只有描写了重大题材的文学作品,才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7.散文诗既是散文,又是诗,兼有二者特点,在“四分法”里很难归类,可见,文体的分类具有相对性。
(×)8.不少影片的开头总要公然声明:“本片纯属虚构”,这说明它们同真实生活并无关系。
(×)9.作家描写社会生活内容的阶级性虽然得到了强化,使自然山水也化景物为情思,但是并未染上了阶级色彩。
(×) 10.艺术真实不包括作家主观的真情实感。
(×)11.情节和结构是一切文学作品中都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
(×) 12.只有描写了重大题材的文学作品,才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 13.鲁迅说,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所以,喜剧中的人物都是讽刺批评的丑恶对象。
(×) 14.“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 15.影视在今天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它说明影视文学已达到了足以同其它文学类型相媲美的高度成就。
(×) 16.历来的文学作品都描写爱情、生死、嫉妒、复仇等,可见“永恒的主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 17.语言的形象性是文学作品语言与科学理论语言相区别的唯一标志。
(×) 18.神仙鬼怪并非现实生活所有,所以,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并不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19.文学作品中要有“自我”,但文学作品又不应是作者的单纯的“自我表现”。
(√)20.林黛玉和薛宝钗都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地方,又都住在大观园里,她们所处的典型环境是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