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汽油机的点火系统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汽油机点火系统的作用。
使学生掌握蓄电池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磁电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蓄电池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件的结构及原理。
2.掌握电子点火系统的类型,重点了解无触点晶体管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磁电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及高压电产生的原理。
三、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汽油机点火系的功用与分类,计划0.5学时。
第二节蓄电池点火系统,计划1.5学时。
第三节晶体管点火系统,计划1学时。
第四节磁电机点火系统,计划1学时。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点火时间对汽油燃烧的影响,点火提前角应怎样随着发动机负荷,转速及油品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2)蓄电池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的构造及原理。
(3)磁电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难点
(1)蓄电池点火系统中影响高压电的因素。
(2)晶体管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五、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1.将汽油机点火系统出现故障时与汽油机的故障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点火系统的作用。
2.在讲述点火系统点火提前角的调节装置的作用时,结合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如果真空式点火提前角调节机构中的真空管没有与进气管接上,对发动机的影响怎样。
3.讲述磁电机点火系的原理时应与蓄电池点火系统进行比较,讲解其区别与联系。
六、教学手段及注意内容
1.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以多媒体中的动画演示,建立学生的形象思维;中间穿插情景教学模式,设置故障现象,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适当提问,以加深学生对某些重点知识的印象。
2.在讲解晶体管点火系时,注意电感储能式与电容储能式工作原理的区别。
七、主要参考书目
[1]《拖拉机汽车学》上册(内燃机构造与原理),高连兴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汽车拖拉机学》第一册(发动机构造与理论),许绮川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八、思考题和习题
1.思考题
(1)蓄电池点火系统的高压电是怎样产生的?
(2)蓄电池点火系统的附加电阻有何作用?
(3)点火提前角应怎样随着发动机负荷、转速和油品性质的变化而变化,为什么?
2.习题
(1)晶体管点火系统中霍尔效应式传感器是怎样工作的?
(2)磁电机点火系统高压电是怎样产生的?
(3)蓄电池点火系统中的电容器起什么作用?
第一节汽油机点火系的功用与分类
一、点火系统的功用
二、点火系统的分类
1.按点火系的组成和高压电产生方法的不同分
2.按初级线圈中电流产生方法的不同分
三、点火时间对汽油燃烧的影响
重点讲解点火提前角是应怎样随发动机负荷、转速和油品性能的变化而变化,阐述其原因。
第二节蓄电池点火系统
一、蓄电池点火系统的组成
(一)蓄电池和发动机及调节器
(二)点火线圈
1.开磁路点火线圈
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点火线圈附加电阻。
2.闭磁路点火线圈
(三)分电器
1.断电器
讲解断电器的作用、触点间隙值。
2.配电器
3.电容器
容量0.15~0.25μF。
作用是容纳自感电动势,保护触点不被烧蚀。
4.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
讲解点火提前角定义,结合挂图讲解离心式和真空式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辛烷值校正器的作用。
(四)火花塞
(五)点火开关
二、蓄电池点火系工作原理
(一)蓄电池点火系工作过程
(二)蓄电池点火系工作特性
第三节晶体管点火系统
一、电感储能式有触点晶体管点火系统
二、无触点晶体管点火系统
1.磁脉冲式无触点晶体管点火系
2.霍尔效应式无触点晶体管点火系
三、电容放电晶体管点火系统
第四节磁电机点火系统
一、有触点磁电机点火系统
1.旋转磁极式有触点磁电机点火系统
2.飞轮磁电机点火系统
二、无触点磁电机点火系统
以KCF-1型无触点磁电机为例讲解其工作原理。
第十章发动机性能试验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发动机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发动机性能试验的意义;使学生掌握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台架实验装置的组成和测试原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评价发动机性能好坏的指标因素。
2.掌握发动机性能试验的方法
3.掌握台架试验装置的组成及测试原理
三、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概述,计划0.5学时。
第二节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测量,计划1.5学时。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发动机主要的性能指标。
(2)测试设备的结构及测试原理。
2.难点
(1)发动机实际功率的测量。
(2)发动机耗油量的测量。
(3)发动机机械效率与排放的测量。
五、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1.讲解发动机功率的测量时,要介绍功率是从哪个部位测出来的,功率的计算方法。
2.讲解发动机耗油量的测量时,应讲清楚发动机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是燃油消耗率而不是百公里耗油量。
六、教学手段及注意内容
1.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以挂图,建立学生的形象思维;设置故障现象,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适当提问,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2.讲解实际性能指标的测试时,应先交代好各性能指标的定义,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指标的含义。
七、主要参考书目
[1]《拖拉机汽车学》上册(内燃机构造与原理),高连兴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拖拉机汽车学》下册(车辆底盘与理论),高连兴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汽车拖拉机学》第一册(发动机构造与理论),许绮川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汽车拖拉机学》第二册(底盘构造与车辆理论),李文哲主
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八、思考题与习题
1.思考题
(1)发动机的测功设备有哪些?各自的测试原理如何?
(2)发动机燃油消耗量的测试设备有哪些,各自测试原理如何?
2.习题
(1)何谓发动机机械效率,是怎样测出来的?
(2)发动机排放的测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各通过什么设备进行测量?
第一节概述
一、实验内容
主要包括:调速特性、负荷特性、速度特性、功率的稳定性、燃油消耗量的测量、机械效率及排放的测量。
二、实验程序与方法
三、实验中的安全工作
四、实验装置
1.试验台架
2.辅助系统
3.各种测量仪器、仪表及操纵台。
第二节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测量
一、功率的测量
1.测功器
分机械式、水力式和电力式三种。
(1)机械式测功器
(2)水力式测功器
主要介绍其结构及测试原理,水力测功器特性。
(3)直流电力测功器
内燃机带动直流电力测功器旋转,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扭矩的测量,进而完成功率测量。
(4)电涡流测功器
利用内燃机带动电涡流测功器旋转时产生涡电流效应,吸收发动机功率,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扭矩的测量,进而实现功率的测量。
2.曲轴转速的测量
(1)离心式转速表
(2)数字式转速计
(3)频闪观测转速计
3.耗油量的测量
(1)燃油消耗量的测量
分容积法和质量法两种
(2)机油消耗量的测量
4.发动机机械效率与排放的测量
(1)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
分示功图法、倒拖法、负荷特性法、单缸熄火法。
(2)发动机排放的测量
包括烟度的测量、排放成分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