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与西方极简主义思想探究现代视觉设计

以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与西方极简主义思想探究现代视觉设计

极简主义风格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为各个设计门类所推崇并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及各类产品,也衍生出一种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中国古典的美学思想、美术创作理念、表现形式上,与极简主义也有着共通之处,本文试就这两个方面做一些联合探讨,并试探在现代视觉设计创作中如何将两者结合进行创新设计。

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英文名称是“minimalism”,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形式,主张一种形式上的客观与单纯。

80年代极简主义在西方发展成为一种极为广泛,影响相当深远的设计风格与流派。

极简主义者以米斯?凡德罗“少即是多”为指导思想,广泛的应用于后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各个领域。

崇尚极简主义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善于将最典型的元素提取出来,运用单一的色彩或在适当的地方用强烈夸张的色彩稍加点缀突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所采用的造型元素全都本着简单的理念进行创作。

这里所说的“少”并不是一种盲目的减少,而是推崇简单的结构、节省的材料、简约的造型和洁净的表面处理,以追求作品的简洁纯粹,尽量保持形式的完美,杜绝一切无关紧要的干扰,从而达到一种质的升华,往往能表达出耐人寻味的意味形式,是一种高品质的体现。

极简主义风格在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均有典型代表,美国园林设计师彼德?沃克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

极简主义在日本与禅宗极大的联系,并在建筑、园林、平面等方面形成极具日本特色的风格形式,并产生了多位代表设计师,如安藤忠雄、深泽直人、原研哉等。

作为一代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设计直接关注事物的本质,他追求设计的日常化、虚空、白,崇尚万物有灵。

比如其作为设计总监的品牌――muji无印良品,其产品拿掉了商标,省去了不必要的设计,除去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提供给消费者简约、自然、基本且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生活相关商品,致力于提倡简约、自然、富质感的生活哲学。

中国古典美学观
中国的古典美学思想主要由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构成美学体系,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多种艺术形式。

中国古典美学特别重视“道”、“气”、“意境”等范畴。

佛家禅宗以“意”为美,认为美与艺术在于“虚空”的妙悟意境;老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本源是“道”和“气”,而“象”则指超越了具体物象,需要人凭借想象在心中实现“道”的形象,亦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审美客体不应该是孤立的、有限的“象”,而应该突破孤立的、有限的“象”,由有限进到无限。

“意境”的独特性并不在于重表象,而在于“境生于象外”,因此作品才具有了一种“妙悟”,才能通向作为宇宙本体和生命的“道”。

这些中国艺术独特的审美形式相互影、融会贯通,并通过书法、绘画和工艺美术方面集中体现,进而影响到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

例如中国画的“留白”是特有的绘画语言之一,指在构图或着墨时,部分空间不着笔墨而保留纸面的本色,从而达到一种“虚实相生”之境。

其中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深受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如老子的“大象无形”、“知其白,守其黑”,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等,充分体现出了空白的简洁视觉要素和深厚的精神价值。

这一独特的技法延续至今,也是对现代设计艺术的一种丰富和拓展,在许多现代视觉设计领域中都有将留白的创作观念和技法运用的案例。

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许多设计作品都散发着醇厚的“东方风味”。

在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中儒家“和”的理念、道家“师法自然”的逍遥、禅宗“超脱自在”的堪破均有迹可循,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靳埭强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这是靳埭强艺术设计的一贯理念。

他的许多设计作品中时常出现中国画留白技法的运用,画面简洁有力,充满了传统水墨韵味,达到虚实相生之境又不失现代气息。

由此看出,西方主张的“极简主义”与中国传统审美中崇尚“道”、“空”、“意境”等方
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两者均以朴素自然的审美观念为基础,追求形式上的“少”和“空”,以最简洁的形式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人的心灵与艺术作品的统一。

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主张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结合的理念下,将这两者的特点结合起来运用在视觉设计中,也能为现代设计思维与表现形式上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原研哉认为“设计”和“信息传达”本来就是同一件事情,在视觉设计领域,形式语言简洁比起繁琐的图形色彩,更能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以下探讨极简主义与中式审美观念影响的视觉设计。

两者结合在视觉设计中的表现
1.简洁的色彩
色彩在视觉设计中起着最直观的作用,被视为视觉的第一要素,有影响人们心理、唤起人们感情的作用。

特别是现代物质社会,纷繁芜杂的色彩太多,单一的色彩反而能够给人的视觉及心灵创造一片宁静的天空。

中国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为一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是以墨白两色最基本的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融合于宣纸上得渗化,产生黑,白,灰丰富的层次,表现了色彩无穷的变化。

极简主义设计善于运用简练、协调、自然的色彩语言来表现一种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内心需求,这与中国道家崇尚自然与心灵统一的观念不谋而合。

现代设计中无彩色系的应用往往能提升作品的质感,若是运用有彩色则是选择两至到三种颜色进行搭配。

许多案例证明,简单鲜明的色彩其辨识度要高于多种色彩的组合。

不论是无彩色系或是大面积的有彩色系,只要遵循“少则多”的原则,便能将丰富的情感及内涵直指人心。

2.简练的图形
图形作为视觉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阅读兴趣,在版面的构成中展示着独特的视觉魅力。

在对其进行简洁化处理时,必须抓主主要特征,摈弃不必要的细节,注重空间与形体的自身造型,往往运用一个最具特征的简单轮廓就能表达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的太极标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及其简洁的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

太极图形象化地表达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

图形给人的视觉印象要优于文字,合理的运用图形符号会使信息传达得更有效。

在现代的标志、招贴等设计中,极简主义的表现方式及其广泛,成为了图形设计较为常用的发展趋势。

3.简约的文字
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信息的传播都少不了文字这一重要元素,文字设计可以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是赋予版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技术。

极简主义设计中的文字应避免繁杂零乱,选择的字体应使人易认、易懂,适当的时候可以将文字作为图形来对待,增加其情感的感染力。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其运用外在的点画、章法的和谐体现出内在的气韵、风格的美,是以简单的物质手段来表现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艺术。

沈尹默先生曾这样说道:“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显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绚烂,无声而具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极简主义的文字设计与中国书法艺术都视文字为会说话的图形,以形说理,以意动人。

当今的视觉艺术设计从传统的平面设计到新兴的ui界面设计、手机app图标设计等,均以有效的信息传达为主要目的,例如近年流行的扁平化设计,运用少到极致的图形和简洁的色彩构成充满意味的外在形式,同时也成为了现代社会文化、生活、思想的高度集中的体现。

从视觉的角度来说,极简主义设计意味着平静和将思想带回本真,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与之相似的本质也为极简主义设计创作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这值得设计者去探究更多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