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区保障住房11#、12#住宅楼
素土挤密桩
施工组织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陕西江夏建设事业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二月
1、工程概况
由工程地质报告知,阎良区保障住房11#、12#住宅楼场地属于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Ⅱ级,所以必须消除场地的湿陷性,故采用沉管成孔素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
2、地基处理、施工、检测、验收标准: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5《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工程》DBJ61-2-2006
1.6施工设计蓝图
3、地基处理设计参数
3.1素土挤密桩施工前的技术要求:
按《建筑场地基坑探查与处理暂性规程》对场地进行探查与处理。
基坑开挖后场地误差应在±50mm,以便控制桩顶标高。
3.2素土挤密桩的设计参数:
桩距900mm 、排距779.4mm、桩径400mm、有效桩长6000mm。
虚桩以图纸为准。
桩体填入素土,桩体内的平均压实系数不应低于0.97,桩间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小于0.93。
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KPa 。
4、施工方案:
4.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用水、用电根据甲方提供的水源、电源位置,由甲方提供到施工现场内。
现场施工材料的堆放,施工准备的临时停放按甲方要求执行。
4.2施工顺序:
建立现场坐标、高程体系→问题坑处理→测放桩位→试桩→试桩检测→工程桩成孔→回填夯实→检测
4.3施工准备:
4.3.1完善施工组织方案,报甲方、监理审批。
4.3.2协同甲方作好三通一平工作。
4.3.3安装现场用水、用电。
4.3.4设备进场、组装、调试。
4.3.5对甲方提供的测量数据、设计图纸检查核对。
熟悉设计意图。
4.4施工放线:
4.4.1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建立桩位控制点,并保护好。
根据桩位控制点按设计的桩间距,放出每个桩进行施工。
4.4.2桩位测量放线由专职测量员进行,采用经纬仪定向和钢尺量进行,施工前应认真阅图,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如有问题及时与监理、甲方联系。
4.4.3桩位点放好后,应进行复查,防止漏桩或重桩,确认无误后,再经监理复查。
4.5成孔:
4.5.1桩机就位,由施工员检查核对桩位,并保证成孔中心垂直对准桩位,对位偏差不大于50mm,桩机保持平稳,使其在成孔的过程中不发生移动。
4.5.2 沉管成孔后,对于发生严重缩径的孔采用机械洛阳铲进行修复,洛阳铲就位,由施工员检查核对桩位,并保证成孔中心垂直对准桩位,对位偏差不大于50mm,洛阳铲保持平稳,使其在成孔过程中不发生移动。
成孔顺序由中间像四周展开,成孔直径为400mm允许偏差-20mm,成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4.5.3成孔时要留意所遇异常情况,如地下障碍、墓穴等。
4.5.4成孔要检查成孔的孔径及深度,并对每个桩孔设专职人员检查,并做记录。
4.6回填夯实:
4.6.1采用夹杆锤夯击成桩,夯机由专人操作,以便控制夯击数,夯机对位应平稳对中,填料前应对孔底预夯2-3击,填料以铁锹计量,每下一铁锹,夯击2-3次。
夯锤直径260mm,重量为180kg,落距为500-700mm。
4.6.2施工员对桩身质量随时抽样检查,由于孔中取样困难,施工过程中,可在距桩顶1.0m处取样,取样数量为成桩的2%,要求桩身的挤密度系数≥0.97.
4.7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防雨工作,避免雨水进入孔中,如遇大雪天气,回填素土须加盖帆布。
4.8工序检验及确定方法:
4.8.1施行施工员自检,质量员复检和项目总工终检的“三检制”,然后报检验处。
任何一道工序未经检验人员和监理工程师认可,不能进入下道工序。
4.8.2对于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提出的问题,项目部应组织专人协调整改,施工质量应随时接受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
4.9质量验收标准:
4.10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4.11水电用量计划:
现场用电,每机组按30KW,现场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施工用水量根据土壤含水量情况确定。
5、施工人员: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按期完成任务,我公司派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人员组成工程管理机构:
项目部技术负责:
桩队技术负责:
现场负责:
施工负责:
安全负责:
质检放线员:
6、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6.1施工进度计划:工期按开工之日依次类推,不包括试桩工期。
前期准备工作3天。
按每天20小时考虑,约25天完成(由2012年2月20日至2012年3月15日)。
因天气情况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工期顺延。
6.2工期保证措施:
6.2.1有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精心组织,协调好各工序,各专业的工作关系。
6.2.2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另外确定施工材料满足施工要求。
6.2.3雨雪天气时待天气放晴后及时清理现场积水,争取早日开
工。
6.2.4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以免影响工期。
6.2.5人力资源准备充分,有人员生病等可及时调配。
6.2.6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科学管理,文明施工。
6.2.7充分利用有效工作时间。
7、工程质量指标及保证措施:
7.1本工程质量等级:合格
7.2质量保证措施:
7.3本工程配置的管理人员自始自终负责本工程施工,中途不更换。
7.4各职能班组分工负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7.5质检组充分发挥作用,对每道工序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工序实行重点检查,对不合格工序坚决另其返工。
并责令该班组认真做好检查。
7.6全体工作人员应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在项目部的统一领导下,紧密团结,分工协作,确保工期,优质完成任务。
7.7根据现场实际测试土的含水率结果,11#、12#楼现场的素土含水率如下:
与阎良区建筑管理中心试验室提供的素土击石报告中的最佳含水率16.56%,相差偏大,所以现场堆放的原基础开挖素土不可作为素土挤密桩使用,采用外购的素黄土。
7.8采用素黄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有机质含量小于5%,不得使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土块粒径不应大于15mm。
8、冬季施工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1冬季施工回填土不得含有冻结的土、含有冰块的土,场地库存的填土进行覆盖,防止雨雪淋湿。
注意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随时掌握当地天气变化。
8.2冬季施工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及保养,注意保持刹车等零部件的完好。
防止雨雪侵蚀影响工作。
8.3对本工程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程、规范。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酗酒进入现场。
8.4配备专业电工进行用电管理。
8.5现场供电线路设计要安全合理,移动电箱必须电缆供电,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主供线路必须有专人负责,任何人不得随意推拉电源开关。
8.6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闲散人员不得入内。
8.7接收甲方、监理及治安单位对现场安全、质量、卫生等工作监督管理。
8.8各种易燃易爆品应停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发生火灾。
9、验收与竣工
9.1规程施工的每道工序都实行工序责任人自检,质量员复检制
度。
9.2每根桩成孔与夯填质量都在自检合格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9.3各种原始记录,原始资料应完好无损,竣工后,向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竣工报告书一式两份,其中包括以下资料文件说明,施工依据资料,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及会议纪要等,测量验收记录。
9.4质量保证资料: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试验报告,工程验收记录,现场施工问题及事故处理记录资料,成孔与夯填记录,桩孔抽样检验记录,竣工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