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讲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学 教学课件
第二讲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学 教学课件
• 2、西方 • “communication”,来源于拉丁文communis
(分享);与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 根 ,指人群内部资源共享的行为或过程。 • dispersal propagation传播
• 3、英文世界有关传播的几种表达 • Communication 交往、交流、通讯、传播;
相》 )
• “介”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 。
• 西方:
• “media”是“medium”的复数形式, 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指使事物之间 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
• 麦克鲁汉(M.MeLuhan)认为:
• 万物皆媒介,而所有媒介都可以与人体发 生某种联系 。
• “蚊虫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绣球是传 递爱情的媒介” 。
运行的保障。
二、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 请思考: • “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谈谈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
• 几个关键性的概念: • 死文化——活文化; • 本文化——他文化; • 主文化——客文化——本土运动。
三、文化传播
• 1、什么是文化传播? • 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产生于社区、群体
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 化互动现象。 • 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 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 • 方式有:直接传播、间接传播。
第二讲 文化传播
一、传播 二、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三、文化传播 四、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 五、文化传播的背景 六、文化传播理论
一、传播
1、中国:
• “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北史·突厥 传》。
• “传”义为以车马给使者,是中国古代 特有的信息传布形式。凡辗转引伸,皆曰 “传”。
• “播”义有二:一曰播种,是指先辈古人 维持生存而驯化农物的行为;一曰种子, 特指农作物种子。
• 1、什么是媒介 • (1)广义 • 中国: • “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 (《旧唐书·张行成
传》 ) • 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 • 在先秦时期,“媒”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
生的诱因。 •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诗·卫风·氓》 ) • “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文中子·魏
Dissemination 传播、扩散、宣传;
• 5、影响传播的要素 (1)基本要素:
• 信源、信宿、信息、媒介、信道、反馈。
(2)隐含要素: • 时空环境、心理因素、文化背景和信息质量。
• 6、传播的价值: (1)彼此关怀,共享世界; (2)确证自我; (3)社会调节:观察,守望,决策,社会
• 负面作用:
• 本原性的丧失;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工具 理性压倒价值理性;文化暴力;人类想象 的匮乏……
• 网络: • 符合民主观念——集权的天敌,民主的温
床。 • 网络文化一身二任——传播者,受传者。 • 信息超市、广场、公共领域、栖息之地。
• 网络传播,有没有负面作用? • 网络舆论压力; • 实名上网?还是匿名上网? • 网络诈骗;……
• 文化传播的特征
• 社会性;目的性;创造性;互动性;永恒 性;开放性;多元性;融合性。
• 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 •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沟通功
能;社会整合;协调和控制社会。
• 文化传播的意义 • 拓展时间和文化空间,促进多元文化的生
成和发展,加速全球化进程。
四、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
• 1、什么是媒介 • 2、传播媒介与传播的区别 • 3、媒介衍变及其作用 • 4、文化的媒介化 • 5、媒介的文化化
• 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 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 肤的延伸。
• 海市蜃楼;
• 暗送秋波……
• (2)狭义
• A.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 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 。
• 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 物体、信息传播器材 ;声波、光、电波等。
• B.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 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
• (3)传播媒介与传播渠道
• 渠道(Channel),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 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 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同 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 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 行定型。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
• 3、媒介衍变及其作用 • (1)衍变: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 • (活字印刷、印刷机) • 纸质媒介、银屏媒介、音质媒介
• 文化传播学: • 是研究社会文化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
科学。
• 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转型时代(张灏)
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 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 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 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 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 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信息、符号、媒介)
• (2)传播媒介与传播形式
•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 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 。
• 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和综合传 播等。(文艺、音乐、忆苦思甜、参观访 问;书籍、报纸、杂志、传单、小册子 )
• 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 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 在的物体。
• 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 乐。
• C.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 词、印刷单词等等 (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 渠道和信源 )。
• 2.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 渠道的区别
• (1)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
• 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 码(如语言、文字、图像等)
• 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 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 实体。
(2)作用: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改变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整个生 活世界,影响人们的价值心里和价值观念。
• 4、文化的媒介化
• 技术对文化的双刃剑作用表现在哪里?为 什么?
• 网络媒介对人类交流、交往和社会的发展 起什么作用?
• 正面作用:
• 改变了传播形态和传播效果,媒介化的文 化能打破时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