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论文

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由此可见,任何一门学科,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肯动脑筋去思考,才会感到学习的轻松愉快;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时,则会感到学习的空乏无味,并产生厌恶情绪,不愿动脑筋思考,也就不可能学好。

初中化学是一门“姗姗来迟”的学科,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或者认为化学内容少,很容易学好,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对化学学习不愿用心,没有兴趣,只是疲于应付。

对此,我也曾感到迷茫、困惑。

但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我必须得想方设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得到愉悦的体验,并以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为化学学习过程的催化剂,来保证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愿能抛砖引玉。

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能否对化学这门课产生兴趣,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刚捧起化学课本时的第一感受。

因此我们对第一节课应该精心设计和实施,让化学的“第一乐章”精彩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争取让学生感到自己正在走进一个“有趣而奇妙的世界”。

第一节课应该是妙趣横生的,应该是别开生面的,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造成渴望、追求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心理状态,才能使学生在情绪高昂的思维过程中获取知识,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的关键一步。

例如,绪言课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给学生一系列疑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为什么火柴可擦着,而木梗不行?”,“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火药能爆炸?为什么火箭能上天?”“热天时食物为什么会迅速腐烂?”。

通过对这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的探讨,学生会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并在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和理智上的共鸣,学生便会满怀兴趣和期待地开始学习化学这门学科,为学好化学构建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把学习活动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活动,一时的兴趣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教材恰当的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大量生动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讨论和引导学生思索。

例如:我们在粉刷墙壁时,软软的石灰乳刷到墙上为什么隔几天就会变得非常坚硬?我们重新给它加水,它还会不会变软呢?烧水的壶用久了,壶的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水垢”,水壶使用的时间越长,积存就会越多,“水垢”究竟是哪里来的呢?我们应该怎样除去它呢?化石燃料被我们开采使用完后,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又可以使学生觉得化学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三.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镁带的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奇型怪状的铜树,
不同ph色板与酸、碱、盐的作用等实验现象,使学生感到世界是这样的奇妙。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更易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

例如:学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实验,设计这样一个实验问题:盐酸、硫酸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什么现象?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有何现象?又如,学习制备物质的实验,把大实验划分成小实验,先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实验中的实验要点和要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如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先把大实验划分成: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怎样检验氧气?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通过设
置实验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理解和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深入钻研、主动创造的精神。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让生硬的知识点活“起”来
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独到的优势,它能通过图文、声像的综合作用,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使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这些特点,非常有利于化学教学的开展,尤其是从微观角度反应各种化学变化的实质和过程,形象直观,有着独特的教学效果。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重难点一般有:化学用语、重要的实验现象和过程,
溶液的计算等。

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不要要求学生一天就把它记完,可采取分批分段记忆,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四步走”:一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二配,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三注,注明反应条件及符号;四查,最后检查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不正确。

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熔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

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

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总之,兴趣对于学生取得学习和学业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无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我相信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拓宽学生视野,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能稳步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