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中招生考试数学冲刺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种生物孢子的直径为0.000 63 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63×10-3 mB .6.3×10-4 mC .6.3×10-3 mD .6.3×10-5 m 2.下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是( ).A .a 2 + b 2B .-a 2-b 2C .(-a 2)+(-b )2D .(-a )2 +(-b )2 3.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P A ⊥y 轴于A ,则⊥POA 的面积等于( ). A .4 B .2 C .1 D .4.在⊥ABC 中,⊥C = 90︒,AC = 4,BC = 3,则⊥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 ). A .B .2C .D .3 5.若关于x ,y 的方程组有无数组解,则a ,b 的值为( ).A .a = 0,b = 0B . a =-2,b = 1C . a = 2,b =-1D . a = 2,b = 1 6.汽车由绵阳驶往相距280千米的乐山,如果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千米/小时,那么汽车距乐山的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小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 ).A .B .C .D . 7.已知弓形的弦长为4,弓形高为1,则弓形所在圆的半径为( ). A . B .C .3D .4 8.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 几何体的表面积是(球的表面积公式为4πR 2)( ).xy 2=212325⎩⎨⎧=+-=++012,01y bx ay x 325t /小Os /千米4 280t /小Os /千米4 280t /小Os /千米4 280t /小Os /千米4 280俯视主视图左视图2 32 2A .9πB .10πC .11πD .12π9.从某项综合能力测试中抽取100人的成绩,统计如表,则这100人成绩的标准差为( ).分数 5 4 3 2 1 人数2010303010A .B .C .3D .10.若二次函数y = x 2 +(k 2-1)x + k -1与x 轴的两个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k 的值为( ). A .1或-1 B .1 C .-1 D .0 11.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 30︒ 到正方形AB ′C ′D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1-B .C .1-D .12.小明按如图所示设计树形图,设计规则如下:第一层是一条与水平线垂直的线段,长度为1;第二层在第一层线段的前端作两条与该线段均成120°的线段,长度为其一半;第三层按第二层的方法,在每一条线段的前端生成两条线段;重复前面的作法作到第10层.则树形图第10层的最高点到水平线的距离为( ). A .B .C .D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若︱x ︱= 6,则 x = . 14.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5.如果对任意实数x 不等式ax >b 都成立,那么实数a 、b 的取值情况是 . 16.矩形纸片ABCD 中,AD = 9,AB = 12,将纸片折叠使A 、C 两点重合,那么折痕长的是 .35102583333432111024170410241705102412-=x xy ABCDD ′C ′B ′30︒CP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17.如图,在小山的东侧A 庄有一热气球,由于受西风的影响, 以每分钟35 m 的速度沿着与水平方向成75︒的方向飞行,40 min 时 到达C 处,此时气球上的人发现气球与山顶P 点及小山西侧的B 庄在一条直线上,同时测得B 庄的俯角为30︒,又在A 庄测得山顶P 的仰角为45︒.则A 庄与B 庄的距离为 ,山高是 . (保留准确值)18.如果有2009名学生排成一列,按1、2、3、4、5、4、3、2、1、2、3、4、5、4、3、2、1、…… 的规律报数,那么第2009名学生所报的数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先化简,再求值:(a 2b -2ab 2-b 3)÷ b -(a + b )(a -b ),其中,b = 1.(2)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1-=a ⎪⎩⎪⎨⎧-≥+-<-,221,132x x x20.(本题满分12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某初级中学开展了向山区“希望小学”捐赠图书活动.全校1200名学生每人都捐赠了一定数量的图书.已知各年级人数比例分布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学校为了了解各年级捐赠情况,从各年级中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进行了捐赠情况的统计调查,绘制成如图⊥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捐赠图书最多的是 年级; (2)估计九年级共捐赠图书多少册? (3)全校大约共捐赠图书多少册?21.(本题满分12分)一个家庭有3个孩子.(1)求这个家庭有2个男孩和1个女孩的概率;(2)求这个家庭至少有一个男孩的概率.九年级 35%八年级七年级 35%图⊥八 年 级 九 年 级O七 年 级 年级人均捐65 4.5图⊥22.(本题满分12分)如图,⊥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 AC 上,连接D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连接DC 、BE ,若 ⊥BDE +⊥BCE = 180 .(1)写出图中三对相似三角形;(注:不再添加字母和线) (2)请在你所找出的相似三角形中选取一对,说明它们 相似的理相由.23.(本题满分12分)某单位用2160万元购得一块空地,计划在该地块上建造一栋至少10层、每层2000平方米的楼房.经测算,如果将楼房建为x (x ≥10)层,则每平方米的平均建筑费用为560 + 48x (单位:元).为了使楼房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费用最少,该楼房应建为多少层?(注:平均综合费用 = 平均建筑费用 + 平均购地费用,平均购地费用 = )购地总费用建筑总面积CDA BEF24.(本题满分12分)如图甲,直线P A 交⊥O 于A 、E 两点,P A 的垂线CD 切⊥O 于点C ,过点A 作⊥O 的直径AB . (1)求证:AC 平分∠DAB ;(2)如图乙,将直线CD 向下平行移动,得到CD 与⊥O 相切于C ,AC 还平分∠DAB 吗?说明理由;(3)在将直线CD 向下平行移动的过程中,如图丙、丁,试指出与∠DAC 相等的角(不要求证明).甲 乙 丙 丁OBE AP CDED C F OBAAD C FOB E CDOBE A25.(本题满分14分)在矩形AOBC 中,OB = 4,OA = 3.分别以OB ,OA 所在直线为x 轴和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F 是边B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 ,C 重合), 过F 点的反比例函数(k >0)的图象与AC 边交于点E . (1)求证:⊥AOE 与⊥BOF 的面积相等;(2)记S = S ⊥OEF -S ⊥CEF ,求当k 为何值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3)请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 ,使得将⊥CEF 沿EF对折后,C 点恰好落在OB 上?若存在,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xkyBMNECF AOxyBECF AOxy参考答案一.1.B 2.C 3.C 4.C 5.B 6.C 7.B 8.D 9.B 10.C 11.A 12.C 二.13.±6 14. x ≠±1 15.a = 0,b <0 16. 17. 1400m , 700(-)m 18.1三. 19.(1)原式=(a 2-2ab -b 2)-(a 2-b 2)=-2ab =-2×()×1 = 1. (2)-1≤x <2 20.(1)八.(2)九年级的学生人数为1200×35% = 420(人),捐赠图书 420×5 = 2100(册). (3)七年级的学生人数为1200×35%= 420(人),捐赠图书 420×4.5 = 1890(册). 八年级的学生人数为1200×30%= 360(人),捐赠图书为360×6 = 2160(册). 全校大约共捐赠图书为 2100 + 1890 + 2160 = 6150(册). 答:估计九年级共捐赠图书2100册,全校大约捐赠图书6150册. 21.用“树状图”列出所有结果为:共有(男,男,男),(男,男,女),(男,女,男),(男,女,女),(女,女,女),(女,女,男),(女,男,女),(女,男,男)八种可能的情形. ⊥ 这个家庭有2个男孩和1个女孩的概率为,这个家庭至少有一个男孩的概率. 445262218387男女男女 男女男 女男女男 女男女22.(1)⊥ADE ⊥⊥ACB ,⊥AEB ⊥⊥ADC ,⊥CEF ⊥⊥DBF (2)证明略 23.设楼房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费为y 元,则(x ≥10,x 是整数)=≥2000. 当且仅当,得 x = 15,y 取最小值2000. 所以为了楼房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费最少,该楼房应建为15层. 24.(1)连结OC .⊥ OA 、OC 是⊥O 的半径,⊥ OA = OC ,得 ⊥OAC =⊥OCA . ⊥ CD 切⊥O 于点C ,⊥ CD ⊥OC .又 ⊥ CD ⊥P A , ⊥ OC ⊥P A ,于是得⊥P AC =⊥OCA , 故 ⊥OAC =⊥P AC ,表明AC 平分∠DAB . (2)AC 平分∠DAB .连结OC . ⊥ CD 切⊥O 于C ,⊥ CD ⊥OC .又 ⊥ AD ⊥CD ,⊥ OC ⊥AD ,于是得⊥COB =⊥DAB . 而 OA = OC ,所以 ⊥CAO =⊥ACO ,因此 ∠DAC =⊥ACO =⊥CAO ,表明AC 平分∠DAB . (3)∠DAC =∠BAF .25.(1)设E (x 1,y 1),F (x 2,y 2),⊥AOE 与⊥BOF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 由题意得 k = x 1y 1,k = x 2y 2.⊥ S 1 =x 1y 1 =k ,S 2 =x 2y 2 =k , ⊥ S 1 = S 2,即⊥AOE 与⊥BOF 的面积相等. (2)由题意知:E ,F 两点坐标分别为 E (,3),F (4,), ⊥ S ⊥CEF =CE ·CF =(4-)(3-), 于是 S ⊥OEF = S 矩形OABC -S ⊥OAE -S ⊥OBF -S ⊥CEFxx x x y 10800485602000100002160)48560(++=⨯++=3048)15(48560)225(485602⨯+-+=++x x x x xx 15=212121213k 4k21213k 4k= 12-k -k -S ⊥CEF , ⊥ S = S ⊥OEF -S ⊥CEF = 12-k -2×(4-)(3-), 得 , ⊥ 当 k = 6时,S 有最大值3.(3)设存在这样的点F ,将⊥CEF 沿EF 对折后,C 点恰好落在OB 边上的M 点,过点E 作EN ⊥OB ,垂足为N .由题意得 EN = AO = 3,EM = EC = 4-,MF = CF = 3-. ⊥ ⊥EMN +⊥FMB =⊥FMB +⊥MFB = 90︒, ⊥ ⊥EMN =⊥MFB . 又 ⊥ ⊥ENM =⊥MBF = 90︒,⊥ ⊥ENM ⊥⊥MBF , ⊥ EN : MB = EM : MF , 代入值,可得 . ⊥ MB 2 + BF 2 = MF 2, ⊥ ()2 +()2 =(3-)2,解得 . ⊥ BF ==,即存在符合条件的点F ,它的坐标为(4,).2121213k 4k3)6(12112122+--=+-=k k k S 3k 4k49=MB 494k 4k 821=k 4k 3221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