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学术论文
日语教学初探
关键词:教学方式评估方式
一、传统日语教学与评估方式的弊端
1.传统日语教学方式的弊端
传统日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内容的讲授,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
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及机械化地学习。
传统教学
的弊端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过于程序化和模式化,
教学效率低、学习效期短,往往辛苦教会的东西很快消逝无踪。
第二,教师对知识的正确性具有最高权威,教师与学生缺乏信息反馈。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应该
开创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期教学的需求。
2.期末笔试的弊端
3.期末口试依然存在弊端
二、新教学方式的尝试与收获
1.新的教学与评估方式
1.1听录音及会话表演
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使用录音,还要要求学生课后反复地听教材配套的录音。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跟着录音说多遍,直到会说之后,
分组练习课文的对话部分,在下一次课堂上发表会话。
由于学生反
复练习过,发表内容比较熟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
兴趣,也将每一课学习的内容牢牢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教师可以在
每个小组发表的时候,给他们打分并记录在案,作为平时成绩。
1.2短剧表演和演讲
2.新教学法的信息反馈
尽管笔者对以上所述的新教学方法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对学生过分严格、学生负荷过重而厌烦这种学习方式,也会
达到反效果。
为此,笔者特意在自己所任教的几个班级做了一次关
于“新旧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的分析”的不记名问卷调查。
根调查
结果表明:88.6%的学生都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方式。
可见,新的教学
方法是可取的。
四、结论
总之,传统的日语教学与评估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开创新的教学与评估方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历史的使命,是
势不可挡的。
日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日语教学传统的评
估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清楚学习日语的目的、善于开口,学以致用,从而达到优化日语教学。
参考文献:
[2]谢安邦,唐安国,唐玉光.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日语教学浅谈
1日语教学现状
1.1日语教学的成果
1.2日语教学的问题
虽然日语教学在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一些问题。
长久以来,日语的学习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现象,传统的日语教学仍以读写课为主,且教学模式单一。
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有较高的阅读写作能力和较
大的词汇量,却在口语交流上存在较大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2)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虽然当今教学手段已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的使用,日语教学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
但很多时候,日
语教学的模式仍较为单一,老师教学生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仍占主导
地位。
老师讲解语法知识、剖析课文,学生埋头记笔记、背诵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较低,主动性较差。
同时由于考核方式的
问题,学生较多的忙于应付考卷上的知识点,背诵记忆变成学习考
试的主要方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对日语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忽视中日文化差异。
2日语教学改革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日语人才是综合性的应用人才,对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科学技
术的广泛应用都要求更高素质的复合型日语人才。
只有具有扎实的
基础、良好的交流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要培养具有更高日语水平的学生,日语教学的改革也是
必不可少。
2.1改进课程体系,提高应用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应在教学课程体系上进行改进。
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上,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听和说的机会,进
行更多的口语交流,将学到的词汇语法都表达出来,提高语言应用
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应进行鼓励教育,给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学
习氛围。
一般在实际交流时,学生都会比较紧张,特别是学习初期,老师应多说肯定的话语,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大胆地进行对话,在交流中更加流畅自如。
2.2改善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2.3引入文化因素,培养交际能力
文化因素的介绍是目前日语教学较缺乏的方面。
很多学生学习日语,掌握词汇,熟悉语法,却对日语中反映的日本文化不太了解,
这也阻碍了他们在日语学习中的进一步深入。
在日语教学中,老师
可穿插讲解所涉及的日本人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等,使他们了解语言中包含的文化背景,也可通过给学生播放日剧的方式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日本的特点以及与中国的文化差异,邀请一些赴日留学的人才举办讲座等,也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
这样在实际交际中,也能更好更灵活地使用所学的知识,与日本人进行交流。
3结语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因此,对日语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日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在教学中引入日本文化因素,让学生全面了解日本文化,更好的应用在实际交际上,适应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