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沟通桥梁搭建与沟通五问(上)
搭建沟通桥梁的四大信念
沟通障碍需要沟通桥梁来跨越。
谁有能力搭建这座桥梁,谁就是赢家。
如何搭建沟通桥梁呢?
1.换位思考
什么是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放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然后找出彼此间的共同点。
但找出共同点不能停留于表面观察,因为人的表面行为并不代表他的最终想法。
如果不能换位思考,行为持续下去的结果只有与真正的目的背道而驰。
例如,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妻子通过哭闹吵架的方式,希望弥合双方的感情,但结果却往往是让丈夫更加冷漠,婚姻最后以失败告终。
通过换位思考寻求共同点
业务员与客户的共同点在于,业务员希望将产品出售,而客户则希望买到合适的产品。
销售者与购买者都希望达成交易。
只有寻求到共性才能促成交易的达成。
2.价值同步
一般情况下,沟通障碍来源于沟通各方价值观的差异。
因此,具有专业素养的业务员或沟通者都懂得,不应与沟通对方争论,更不应指责、批评沟通对象。
在日常生活的沟通中,也有类似的问题。
比如父母教育子女、领导批评下属等等。
过多的批评、指责,除了令对方失去自信之外,并无其他正面效果。
3.暂时行为不等同于人格
无论是销售沟通还是日常生活,沟通说服中最大的毒药就是将人一时的行为等同于行为人的人格,或者说,通过一时的行为为行为人的人格定义。
【案例】
A与B是多年好友。
A:我的孩子生病急需医药费,你能借我2万元吗?两个月以后就能还给你了。
B:没问题。
B将2万元借给了A。
但在一个偶然情况下,B发现A的孩子根本没有生病。
两个月过去后,A也没有归还B这两万元,反而找借口一拖再拖。
从此,B认为A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开始否定A的人格。
人的暂时性行为,不能绝对等同于行为人的人格。
例如,上述案例中的A,可能当时有其他的紧急用途需要钱,因为怕B拒绝而用了孩子生病的理由。
这种情急之下的举动,并不能一概地与行为人的人格划上等号。
一个好的沟通者,不能只凭偶尔的情况对一个人轻下断言。
大凡是销售专家、沟通专家都会坚持一个原则:在被一个人拒绝五次之内都不算真正拒绝。
在这样的信念支持下,就能一次次与他人主动沟通,最终达成目的。
【自检3-1】
换位思考在沟通中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3-1
4.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特定的目标和出发点
【案例】
最近一段时间,五岁的小明非常调皮,在家惹父母生气,在学校不认真学习,与同学打架生事。
父母、老师非常生气。
但他们都忽略了小明行为背后的原因:父母最近工作非常忙,对他疏于照顾,让他认为,父母不再关心自己了,从而希望通过调皮行为引起父母的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父母越忙,孩子越容易生病。
这是因为父母工作忙,就疏于对孩子的照顾,有的孩子就会通过装病来获取父母的关注,久而久之,这样的潜意识就深入孩子的内心,形成生理机能的同步反应。
人非圣贤
一个超级说服大师必须懂得,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恶劣的一面。
人性的弱点包括好逸恶劳、自私、贪心等等,但人也有很多优点,比如有爱心、追求成功等等。
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自身坚持的目标和出发点。
善于沟通的人正是善于发现行为背后的出发点。
发现行为背后的目的出发点
人们的行为背后都有特定的目的,所以,当他发现了更好的选择时,就一定会去做更正确的事情,放弃以前错误的做法。
在了解了人的头脑和行为的运作模式后,就会大幅度提升沟通和说服的能力。
【案例】
B总是在领导和同事面前过度积极表现,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同。
B的上司A并没有直接制止B的行为,而是与B积极沟通,通过专业性提问,得知B的行为背后,实际是希望达到提高业绩,获得大家认可的目的。
A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帮助B找到了有效的工作方式,纠正了B的销售方式,B的销售业绩迅速提高,同事也开始慢慢认同了B。
与客户沟通,最有效的方式是找出他背后真正担心的是什么,对症下药地解除对方的内心障碍,从而改变客户原有的抗拒行为。
总之,改变人的行为不能从表面现象着手,而应找出行为背后的正面含义。
而找出行为背后的目的,主要需把握以下三点:
①一般人最根本的目标是希望被对方接受、尊重、认可。
②常见的目的也包括希望得到帮助以解决问题。
③第三个常见目的是:表达内心的感觉或感受。
可以说,一个懂得沟通或说服的超级推销员,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
通过运用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知识,了解人的思想,从而寻找出最终根源,对症下药。
第六讲沟通桥梁搭建与沟通五问(下)
沟通五问
沟通五问并不是针对客户的五个问题,而是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需要业务员进行自身沟通的五个问题。
1.沟通情绪是否得到很好的掌控
作为一个业务员,如果与客户沟通不顺利,他会把对方目前的方式态度定义成什么?恶劣?没素质?态度差?不懂得尊重他人?人品不好?一旦将对方的方式态度进行了负面定义,业务员自身的情绪也会随之恶劣,变得焦急、难以掌控。
在这样的情绪下,沟通就难以继续了。
因此,业务员要控制好自身情绪,不急不躁。
然后,仔细思考研究对客户对自身的态度定义是什么?可能是不信任,可能是不尊重。
通过初步诊断,找出病源。
2.是否已经彻底了解了客户传递的信息
在找出沟通的病源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自己是否彻底了解了客户传递的信息。
【案例】
客户李先生从业务员小王处买了一块地毯,铺放在客厅里。
一个月后,李先生找到小王。
李先生:小王,这个地毯有瑕疵啊。
小王:李先生,这个地毯有什么问题呢?
李先生:你的地毯中间有个洞啊?
小王:怎么可能,我们卖出去的地毯都绝对保证质量,不会有这样的问题的。
李先生:可它现在就是有个洞在那儿啊。
两个人开始争执起来。
后来,公司老总知道了这件事情,对小王说:“你还没有完全了解李先生的具体情况,不要先和客户争论,先把问题搞清楚啊。
”同时,公司老总对李先生说:“李先生,对不起,我们没有教育好员工,给您添麻烦了。
您有没有带地毯的照片来?我们看一下问题出在哪里好吗?”
李先生说:“没什么,我只是来找你们业务员,请你们把地毯洞补上。
”
最终,公司花很少的费用就替李先生将地毯洞补上了,李先生非常满意。
而在此之前,业务员并没有真正了解客户李先生传达的信息,没有了解李先生的需求,从而导致了长时间的争执。
3.如何转换负面的定位,保持自身的正确立场
有的业务员不能正确定位客户的立场,有时,客户只是希望业务员提供更多的信息,却被业务员理解为客户不尊重自己。
业务员应当适时进行定义转换,从而让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把握高端的情商。
4.为了获得更好的自我感觉,应当做些什么
沟通的目的在于双方感觉良好。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转换自身的负面情绪。
情绪是自身能量的表现,因而,情绪是可以传递的。
当自身情绪愉快时,就很容易感染、带动周围的人快乐起来,反之亦然。
所以,在影响别人之前先要影响自己。
5.应该用什么方式与对方沟通
不同的沟通方式,会给对方不同的感觉。
通过正确的沟通方式,才能使双方获得良好的感觉,有效解决问题。
图 3-1 沟通五问
【自检3-2】
“沟通五问”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