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与凝华解答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____现象.灯泡泡发黑则是由于钨气体遇冷时_________的结果.2.水循环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放热和物态的变化.仿照水和水蒸气间物态变化的箭头,如图所示,标注水和冰之间物态变化的箭头.3.2005年1月18日,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他们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东经77度21分,海拔4093m.科考队员发现,这里的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湿度比北京还大,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4.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_.(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答:_________.5.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为什么?6.大雪过后,小李在户外观雪时发现两个现象:(1)雪景中非常静谧,他试着唱歌,声音也不像平时那么响;(2)阳光照射不到的积雪,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不见了,而地面却是干爽的.请帮助小李分析这两个现象.7.(1)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请用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句俗语;(2)请解释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8.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请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问题:(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2)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9.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请你解释“白雾”的形成过程.1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舞台仙境是怎样营造出来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当它遇热而变成气体时,会令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显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舞台仙境”的是通过发生怎样的物态变化营造出来的?(2)你认为干冰在实际中还有什么应用?11.冬天,地处东北山区乡村的一些村民,为了保持室内的温度,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应将纸条粘在室内还是室外的窗缝处?用你学过的物态变化进行解释?12.北方的冬天早上,玻璃窗上会结一层冰花,那冰花在户内还是户外?为什么?13.小军在学习《物态变化》一章时,听老师说,夏天草地上的露水和冬天地上的霜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来的,前者变成了液体,后者变成了固体,小军想为什么水蒸气会发生两种不同的变化呢?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自选器材设计出研究这个问题的实验方案.14.2009年1月22日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在分析了从“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上传来的各种图片和信息后,确信在火星的两极上有大量的水冰(水以固态冰存在,区别于干冰)存在,水冰的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干冰.请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1)火星上有着怎样的自然环境?(2)火星移民是人类未来遥远的梦想,如今火星上有冰存在为这个梦想的实现创造了可能性,那么如何让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未来火星移民要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应用所学知识,发挥你的想象,谈谈你的想法和道理.(或许你想的和科学家们是一致了呢!)15.夏天买棒冰时,某同学发现,售货员刚从冰箱里拿出棒冰,硬邦邦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又会“出汗”,请你帮助他解释这三个现象吗?16.有时为了缓解旱情,会实施人工降雨.人工降雨常采用向云层喷洒干冰的方法.用飞机在高空中将粉末状干冰洒到云层中,干冰进入云层后很快直接变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中的水蒸气就直接变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又变为小雨滴落到地面上,这就是人工降雨.请思考回答:文章中提到的哪些过程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至少描述两个过程)_________.17.把鲜鱼放在冰箱冷冻室,放久了就变成“鱼干”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18.小明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他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根冰棍,发觉硬邦邦的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拨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向下冒“白气”;把这支冰棍放在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分析上述三种现象的原因,并说明空气冷却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19.简述人工降雨的原理.20.小明家里的白炽灯,用一段时间以后,玻璃壁上总感觉有一层“灰”,但小明将玻璃外壁擦拭一遍以后,效果并不明显,后来他发现这层“灰”原来是贴在玻璃内壁的.小明很纳闷,想不明白这层“灰”是怎么来的,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向小明解释.(说明相应的物态变化名称)21.在我国北方常出现一种“雾凇”,俗称“树挂”,这种“雾凇”很松散,轻轻一碰就纷纷脱落.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种“雾凇”是怎样形成的?22.小汽车和客车后面的玻璃上贴有一些平行的线条,对此,小明认为是为了美观,小丽认为跟后边车辆射来的灯光有关,为此他们采访了小车司机,没想到司机叔叔只知道它们是一整根金属线,通电可以发热,除此之外也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你能帮他们解释吗?23.舞台经常喷洒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关于白雾的形成,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你认为以上两句解释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24.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上面挂了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上面冒出“白烟”,当把它放在茶杯里时,茶杯的外壁出“汗”,这些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相同吗?为什么?25.夏天,小林同学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棒冰,可他发现硬邦邦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试分析这些“粉”、“烟”、“汗”的成因,并说明它们分别与哪些大自然现象相联系?26.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问题.大厅里的雪花177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俄国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作了科学解释.(1)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_________;(2)联系“哪一支蜡烛先熄灭”的实验回答舞会上小姐晕到的原因是_________;(3)读过此文后,你对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的认识是_________.27.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请用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句俗语?28.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镇矿泉水瓶放在外面,上面有一层白色的粉状晶体,过一会瓶子变湿了,并且水流到桌子上,又过一会儿桌面上的水都干了,请解释“粉状晶体”、桌子变湿、桌子变干的形成原因.29.小阳同学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想将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构建一个知识框架图.你能为他设计一个物态变化的知识框架图吗?请将物态变化的知识框架图画在答题纸上.要求标出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__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形成雨的过程属于_________现象,这一过程需_________热.(1)把材料中划线部分填写完整.(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参考答案:1.灯泡的钨丝在温度较高时会直接变成气体,发生了升华现象;当这种气体遇到冷的玻璃时,又会直接变成固体附着在灯泡上,发生了凝华现象;故答案为:升华,凝华.2.水变成冰,是由液态→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冰变成水,是由固态→液态,属于熔化现象;凝固和熔化是相反的变化过程.3.南极内的冰由于发生升华现象,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大,所以造成空气中湿度比北京大4.(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2)根据文中的“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可知:霜的形成条件是:空气湿润且温度在0℃以下;(3)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中,没有提供两种不同的空气湿润环境;故不能验证猜想;故答案为:(1)水蒸气;凝华;(2)空气湿润;气温在0℃以下;(3)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5.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是放热的.所以下霜后,气温升高,霜前比霜后气温低,故“霜前冷”;下雪后,雪要熔化,熔化是吸热的,故“雪后寒”6.(1)雪层疏松,有许多空隙,声音传到雪上不易被反射,而被大量吸收,所以四周显得格外静谧;(2)雪发生了升华现象,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即变成水蒸气消失在空气中,所以地面是干爽的7.(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霜时,温度必须是非常低的,即“霜前冷”;下雪后,雪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雪后寒”.(2)下雪时,是水蒸气凝华为雪花,凝华时放热,故“下雪不冷”;下雪后,雪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化雪冷”8.(1)暖湿气流中携带的水分是气态的水蒸气,与冷空气相遇,降低了暖湿气流的温度,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降雨.(2)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天空中必须有暖湿气流(或大量的水蒸气);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洒干冰的作用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9.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10.(1)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的升华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2)干冰抛洒在云层中就可以人工降雨;还可以作为制冷剂,用于保存食物.故答案为:(1)升华、液化;(2)做制冷剂,用于冷藏保鲜食物(做灭火剂等,答案合理即可)11.纸条应粘在室外,原因:①冬季室内温度比室外高,若将纸条粘在室内窗缝上,当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璃时就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纸条上,使纸条受潮脱落.②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室内水蒸气遇冷窗玻璃会凝华成“窗花“,当温度升高时“窗花“熔化成水,若纸条粘在室内很容易受潮脱落12.北方冬天晚上外面的温度较低,窗户玻璃的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低,室内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在玻璃的内表面凝华变成固态的冰,形成冰花,冰花在户内13.猜想:可能是外界温度高低不同造成的,在温度高于0℃时,发生的是液化,在温度低于0℃时发生的是凝华.实验方案:(2)步骤:在夏天,将两片树叶分别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和冷藏室里,过20分钟后拿出,观察两片树叶上的变化,看从冷冻室里取出的树叶上是否有小冰晶出现,从冷藏室取出的树叶上是否有小水珠出现14.(1)火星上的地表温度应该很低,在干冰的熔点以下.(2)可以想法先用人工的方法让火星上的干冰升华,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增加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人为制造出火星上的“温室效应”,逐步提高火星表面的温度,让冰层慢慢熔化,然后通过植物,逐步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从而在火星上创造出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15.“粉”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棒冰凝华而成的小冰粒;“冒烟”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棒冰液化成的小水珠;“出汗”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温度较低)的茶杯外壁液化成的小水珠.16.人工降雨经过了三次物态变化,分别是干冰变为气体的升华过程,空中水蒸气受冷变为小冰粒的凝华过程,小冰粒下落遇暖气流变为小雨滴的熔化过程.故答案为:(1)干冰进入云层后很快直接变为气体,是干冰的升华现象;(2)高空中的水蒸气就直接变成小冰粒,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17.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鲜鱼放入后,鲜鱼内的水分凝固成冰;过一段时间后,鲜鱼体内的冰不断升华,使鲜鱼失去水分,变成“鱼干”18.(1)“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2)向下冒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3)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子,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综上可见:空气冷却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发生液化现象和凝华现象.19.人工降雨常采用向云层喷洒干冰的方法.用飞机在高空中将粉末状干冰洒到云层中,干冰进入云层后很快直接变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中的水蒸气就直接变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又变为小雨滴落到地面上,这就是人工降雨20.灯泡发光时,温度较高,钨丝升华,变成气态,灯泡不发光时,灯泡内温度下降,升华后的气态的钨会放出热量凝华为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内壁上,所以用久了的灯泡会变黑21.雾凇是固态,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直接变为固态小冰晶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22.冬天气温太低时,空气中水蒸气会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沾在玻璃上,妨碍视线,危害行车安全,给电热丝通电,可除去小冰晶和小水珠23.小明的解释中,第一句正确,第二句错误.舞台上的效果是通过喷洒干冰来完成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温下就会升华为气态;干冰升华要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24.(1)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2)冰棒上冒“白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3)茶杯外壁“出汗”,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25.“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霜和雪也是凝华形成的.“烟”和“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露和雾也是液化形成的26.(1)由分析知,大厅里由于蜡烛燃烧,人很多,空气里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这些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空气发生凝华直接变成雪.(2)由于蜡烛燃烧且大量人员拥挤在封闭的空间,造成大厅缺氧.(3)在生活、自然中会有许多神奇的现象,要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分析解释这些现象,不要搞封建迷信.故答案:(1)水蒸气遇冷凝华、(2)缺氧、(3)在生活、自然中会有许多神奇的现象,要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分析解释这些现象,不要搞封建迷信27.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霜时,温度必须是非常低的,即“霜前冷”;下雪后,雪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雪后寒”28.(1)“粉状晶体”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白色的粉状晶体,附着在矿泉水瓶的表面;(2)“桌子变湿”,一是白色晶体熔化后形成的液态的水;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矿泉水瓶液化后的水;(3)“桌子变干”是桌子上的水汽化为水蒸气升到空中30.(1)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液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云是由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形成雨属于熔化过程,属于吸热过程;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熔化,吸(2)这是因为水的状态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水蒸汽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