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水池施工方案(大开挖)

事故水池施工方案(大开挖)

世林化工4*30万吨/年煤制甲醇一期工程污水处理站/事故水池施工方案受控号: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公司目录一、编制说明 (3)二、工程概况 (4)三、施工顺序 (5)四、施工方法 (5)4.1测量放线 (5)4.2土方开挖前的准备措施 (6)4.3土方开挖 (7)4.4土方开挖的安全保证措施 (8)4.5基坑监测 (9)4.6水池开挖作业应急措施 (10)4.7排水沟及集水井 (11)4.8砂袋护坡 (11)4.9基槽验收 (11)4.10事故水池施工 (11)4.11水池防水及防腐 (16)4.12砂石回填 (17)五、施工组织机构 (18)六、劳动力计划 (18)七、施工机具计划 (19)八、施工进度安排 (19)九、工程质量管理及技术保证措施 (20)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6)十一、夏季、雨季及夜间施工措施 (38)一、编制说明1.1编制原则以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为依据,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科学严谨地编制施工方案。

编制原则如下:(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严格执行建设程序。

(2)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3)科学的安排雨季施工项目,保证工程生产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4)结合本工程具体特点,配备具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选择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科学合理的配备生产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

(5)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

(6)高效、有序、优质、安全、文明地组织施工。

(7)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优化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储存物资,减少物资场内二次倒运量。

(8)科学布置施工平面图。

1.2 编制依据1、基础文件(1)设计施工图纸及说明(2)施工手册2、国家现行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和规范、验收标准,主要有:(1)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2)GBJ50202-2002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5)JGJ107-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6)JGJ/T 8-9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7)JGJ59-1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10)JGJ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3、我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文件及公司《安全工作手册》4、施工现场地质勘察报告二、工程概况该项目为世林化工4*30万吨/年煤制甲醇一期工程,本方案为污水处理站/事故水池施工而编制的施工方案,事故水池为单体水池,设计深度为-9.9m,池壁长宽为40m*25m,水池底板尺寸为43.6m*28.6m。

事故水池南边为已施工好的泵房(基础底标高为-2.0m),西边为煤气变电所(基础已浇注完成,回填完成,基础底标高为-2.5m),平面布置见附图所示。

事故水池深度为-9.9m,地下水位为-2.0m,根据事故水池向北及向东平移后的位置,事故水池采取大开挖的方式,并采取H型钢及钢管、砂袋护坡。

三、施工顺序事故水池整体开挖至-2.0m移树、水渠改道土方开挖H型钢打设、砂袋护坡垫层施工底板施工池壁施工柱砼施工后浇带及底板配重混凝土浇注水池顶板混凝土施工池内、外壁防水防腐施工回填砂石至设计标高水池顶面覆土四、施工方法4.1测量放线依据设计图纸和业主提供的资料,复核起点坐标和水平基准点标高,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测量工作。

1)在施工测量之前对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塔尺、钢卷尺等测量仪器工具校核准确,精度须符合国家标准。

2)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及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用全站仪建立施工现场平面控制网,分别将建筑物各条轴线引测在建筑物外2m以上位置,设置半永久性的轴线控制点。

3)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控制点,将其引测到施工现场,并建立好标高控制网。

4)所有测设好的平面轴线控制点和标高控制点均要用混凝土保护好。

5)根据平面轴线放出基础开挖边线,轴线桩在土方开挖时将被挖掉,为了便于恢复轴线,在建筑物轴线的延长线上设置控制桩。

6)对所有测量做好详细记录,或标注在相关图纸上,做到清晰、准确,并妥善保存;测量完成后,测量成果及整理好的资料及时请工程师审查。

7)现场工程师对各种测量及记录进行核查时需做的任何附加测量,我方人员将积极予以配合,以证实各种测量是否符合实际。

所有测量均应以项目监理认可的测量记录为准。

8)测量过程中实施测量控制双检制,确保建筑物及道路的测量定位和标高的准确性。

4.2土方开挖前的准备措施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及业主本项目施工要求,事故水池现采取大放坡土方开挖的方案,开挖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措施:1、事故水池北面及水渠内的树应先移走,位置由业主指定。

2、因大开挖的方案将会把北面水渠开挖掉,为防止下雨水渠的水流入基坑内,水渠必须在开挖前截断,并埋设DN800临时钢管进行改道。

3、开挖前将场地内的建筑材料进行清除。

4、根据总平面布置图事故水池北面有二根已施工完的地管在开挖区域内,开挖时将会被截断,水池施工完后将按设计出具的修改方案进行修复。

5、准备好支护所需的H型钢、钢管、砂袋及护坡用的彩条布等。

4.3土方开挖a)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反铲挖土机开挖,按照业主下发的文明施工要求,开挖土方全部外运至甲方指定点场外1.2KM堆土处,回填时再取土回填。

b)本工程水池因比较深,地下水位较高,土方开挖时将采用整体大开挖,放坡比例为1:2。

c)事故水池开挖深度深(-9.9m),开挖时使用二台反铲挖掘机采取二层接力开挖方法进行施工,一台挖机在坑内作业,一台挖机在坑上作业。

d)开挖平面尺寸将考虑水池工作面0.4m,外双排脚手架搭设1.2m,再进行1:2的放坡。

并在-6.0m的位置设置1.5m的放坡台阶。

e)考虑到污水泵房基础底标高为-2.0米,事故水池土方开挖前先挖除土方至-2.0米,再采取分台阶放坡开挖。

f)开挖过程中将在-6.0米及-9.9米基础底部采取打设H型钢及堆砂袋的方法对边坡进行支护(见图所示)。

g)为防止超挖,机械挖土至基坑底标高以上200~300mm,待天晴时改用人工挖除,修整坑底,并立即进行验槽及垫层砼施工。

h)在基坑边缘等处设置围栏。

i)事故水池宜落在未扰动的原土上。

在开挖时,如遇暗浜、明沟或有机质较多的土、杂填土、耕植土必须挖去,建(构)筑物回填砾石砂垫层,并分层回填夯实,密实均不小于95%。

4.4土方开挖的安全保证措施4.4.1建立本项目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安全责任人。

4.4.2根据事故水池的施工作业特点及基坑作业深度,对参与作业的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4.3专人定期检查基坑安全,并每天认真检查基坑监测记录。

基坑的排水沟要经常清理,保证排水通畅。

4.4.4在基坑内应设备排水井,并经常检查、维修潜水泵等排水设备,并备有一定的储备,以保证暴雨后能在较短时间内排除积水。

4.4.5材料堆放尽量远离基坑,临时堆放材料应及时调往工作面,基坑顶部需泵车停靠的临时车道铺20cm碎石便于行车。

4.4.6经常检查土方边坡的稳定状态,对出现的裂缝进行评估,看是否影响基坑边坡的稳定状态,并对裂缝位置及时修补。

4.4.7水池施工完成后具备回填条件应立即回填。

4.5基坑监测根据事故水池基坑开挖的范围及开挖深度,应对基坑本身及四周环境的位移、沉降等多项内容进行监测,为此,在进行施工前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准备工作:①对周围原有的建筑物进行仔细调查、检测和技术鉴定,并做好记录、拍照、录像等工作。

②详细了解周围地下管线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③在周边建筑物设置沉降及变形观测点。

4.5.1检测项目、检验方法精度要求及测点布置在本基坑施工中,监测的主要项目有:①基坑边坡土方的沉降量和水平位移②临近建筑物(泵房及煤气化变电所)框架的沉降、倾斜③地面沉降④地下水位监测重点为保证未拆建(构)筑物的安全、管线安全及施工人员、机械安全。

监测项目及精度要求序号量测项目位置或监测对象测试工具监测精度图例1 边坡土方的沉降及位移基坑四壁设置水准仪、经纬仪1.0mm P2 建筑物框架沉降、倾斜污水泵房及煤气化变电所水准仪、经纬仪 1.0mm G3 地面沉降基坑周围地面水准仪 1.0mm D4 地下水位基坑周边水位管、水位计 5.0mm WPPPPWW GG GGDD4.5.2观测时间与周期各监测项目在基坑支护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二次 各项监测工作的时间间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在开挖卸载急剧阶段,间隔时间不应超过3天。

其余时间间隔不超过7天,基坑开挖完成且变形稳定后的观测时间不超过15天。

当结构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则需进行连续监测,每次的监测结果及施工单位的处理意见,必须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如实报告。

4.6水池开挖作业应急措施当监测项目超过规定的安全值时,必须迅速停止开挖,查明原因,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待加固处理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开挖,本工程应急措施有:1、迅速原位回填,保证位移不再增大。

2、修改方案,进行加固补强处理。

3、迅速撤离基坑内的作业人员,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4.7排水沟及集水井因地下水位较高,须在基坑内四周人工开挖300×500排水沟,基坑内设砖筑集水井(1000mm×1000mm×1000mm)2个,采用2台φ100 mm污水泵24小时昼夜不间断排水,并设专人昼夜看护。

4.8砂袋护坡因水池开挖深度深,基坑开挖放坡系数较小,且邻边有建筑物,开挖后对基坑四周及集水坑位置基坑底部堆放砂袋,对边坡进行加固。

4.9基槽检验根据槽壁土层分布情况及走向,初步判明全部基底是否己挖至设计所要求的土层,是否己挖至老土;检查槽底土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一样,是否局部过松软或过坚硬的部位。

土方开挖完成后,会同监理、业主、设计及地勘单位对基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垫层浇注。

4.10事故水池施工4.10.1施工顺序:定位放线→基坑开挖→基坑支护→垫层砼(C15混凝土垫层)→底板及池壁(底板面以上2700mm)→砼柱施工→池内C15混凝土配重施工→池壁及砼顶板施工→水池内外壁防水防腐施工→试水→砂石回填→顶面覆土回填4.10.2施工方法:4.10.2.1池底板及池壁支模j) 模板主要采用木模板,Φ48×3.5钢管脚手架及40*75木方作为支撑系统。

k) 为考虑水池内2500mm厚配重施工,水池的施工缝设置在底板以上2700mm位置(如图所示),模板需吊模及对拉螺杆加固施工。

吊模采用木模板支设,用铁马凳垫起固定模板位置,模板背楞采用φ48×3.5钢管,上口用钢管锁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