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基础 项目四任务2

网络基础 项目四任务2

WAP上网: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即无线应用 协议,是一项全球性的网络通信协议。

WAP使移动Internet 有了一个通行的标准,其目标是将
基 础
Internet的丰富信息及先进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之 中。
WAP定义可通用的平台,把目前Internet网上HTML语言的信息


PC与交换机的连接示意图
➢ 2)交换机配置模式介绍
计 算 机 网 络 基 础
➢ setup配置模式

一般在交换机第一次启动的时候进入Setup配置模式,在Setup配置模式中可以 做一些交换机最基本的配置,譬如修改交换机提示符、配置交换机IP地址、启动

Web服务等。
机 ➢ 一般用户配置模式
越工作组或者跨越工作组内地理间隔的地方,VLAN提供了一
种改进型的第2层解决方案
VLAN的分类
➢ 1) 基于端口的VLAN

将VLAN交换机上的物理端口和VLAN交换机内部的PVC(永久虚

电路)端口分成若干组,每个组构成一个虚拟网,相当于一个独

立的VLAN交换机

优点:定义VLAN成员简单,只需将所有的端口都定义为相应的

VLAN组即可,适合于任何网络

缺点:如果某用户离开了原来的端口,到了一个新的交换机的某

个端口,必须重新定义
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方法
➢ 2) 基于MAC地址的VLAN

根据每个主机的MAC地址来划分,即对每个MAC地址

的主机都配置他属于哪个组(基于网卡),VLAN交换
机 网
机跟踪属于VLAN MAC的地址
➢ 全局配置模式

进入特权用户配置模式后,使用命令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

模式“switch(config)#”

当用户在其他配置模式,如接口配置模式、VLAN配置模式时,可以使

用命令exit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络 基
在全局配置模式,用户可以对交换机进行全局性的配置,如对MAC地址 表、端口镜像、创建VLAN、启动STP等。用户在全局模式还可通过命 令进入到端口,对各个端口进行配置
Mbit/s。
IEEE 802.11g:使用2.4 GHz频段,传输速度为54 Mbit/s,可向下兼容802.11b。
➢ WLAN的常用设备

无线网卡:类似于以太网的网卡,作为无线网络的接口,实现型的不同,主要分为4种

类型,即PCMCIA无线网卡、PCI无线网卡、USB无线网卡和无
ADSL、Cable Modem和小区宽带的无线共享接入。
计 算 机 网 络 基 础
➢ WLAN的实现

将无线AP通过网线与网络接口相连,例如LAN或ADSL宽

带网络接口等

无线AP为配置了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或台式计算机提供

无线网络信号,当搜索到该无线网络并连接之后,计算机
络 基
就可以在有效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登录局域网或Internet了
• 交换机的子网掩码
• 交换机的网关
➢ 5)交换机基本配置方法介绍

带外管理
算 机
• 带外管理(out-band management):通过console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管理。通常在首次配置交换机或无法进行带内管理时使用。

• 带外管理方式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管理方式。带外管理的时候,我们可
础 ➢ 接口配置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使用命令interface 端口,进入到相应的接口配置模 式
➢ VLAN配置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使用命令VLAN vlan_id,进入到相应的VLAN配置模 式
➢ 3)配置技巧

支持快捷键

帮助功能





(3)对输入的检查

• 键盘输入的所有命令都要经过Shell程序的语法检查。当用户正确输入相 应模式下的命令后,且命令执行成功,不会显示信息。如输入不正确,

两种方式: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

传输介质的使用不同—无线局域网利用电磁波取代了网线。
网 络
➢ WLAN的常见标准

IEEE 802.11a:使用5 GHz频段,传输速度为54 Mbit/s,

与802.11b不兼容。
IEEE 802.11b:使用2.4 GHz频段,传输速度为11
计 算 机 网 络 基 础
交换机的连接方式
➢ 级联:最常见的连接方式,使用网线将两个交换机连
计 接起来。分普通端口RJ-45和使用Uplink端口级联两
算 种情况
机 网
➢ 堆叠:利用堆叠(Stack)接口可以将交换机通过专
络 用的堆叠线连接起来,扩大级联带宽。堆叠的带宽是
基 交换机端口速率的几十倍


算 ➢ 网络的安全:不同VLAN不能直接通信,杜绝了广播信息的不

安全性
网 ➢ 管理灵活:更改用户所属的网络不必换端口和连线,只需更改

软件配置
基 础
➢ 带宽利用:VLAN能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 减少延迟(延迟为数据帧从入端口传送到出端口所需的时间,
即发送时延):在以前需要通过路由器(第3层)才能实现跨

线网络适配器。

无线AP (Access Point) :无线接入点,其作用类似于以太网

中的集线器。当网络中增加一个无线AP之后,即可成倍地扩展网

络覆盖直径。另外,也可使网络中容纳更多的网络设备。
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就是无线AP与宽带路由器的结合。借助
于无线路由器,可实现无线网络中的Internet连接共享,实现
➢ 4)为交换机设置IP地址

交换机具有合法IP地址是为了能够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的管

理和配置。

在大部分的二层交换机上,只有一个VLAN接口可以分配IP

地址(缺省为VLAN 1),定义IP地址后,该VLAN即作为
络 基 础
管理VLAN。 在设定交换机IP地址时,需要指定以下信息:
• 交换机的IP地址
机 网
➢ 按组建园区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层次分

核心层交换机

汇聚层交换机

接入层交换机
➢ 按照OSI的七层网络模型分
基于MAC地址工作的第二层交换机,用于网络接入层和汇聚层 基于IP地址和协议进行交换的第三层交换机应用于网络的核心层 第四层交换机,可以根据数据帧的协议端口信息进行目标端口判断 第四层以上的交换机称之为应用型交换机,主要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
础 ➢ 级联和堆叠的区别
连接方式不同
通用性不同
连接距离不同
计 算 机 网 络 基 础
WLAN简介
➢ GPRS手机无线网络:一种借助移动电话网络接入Internet的无线上
计 算 机 网
网方式,用户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通过开通的GPRS上网业务上网, 是目前真正意义上的一种无线网络。但资费过高,速率较慢。

络管理员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

优点:用户的物理位置改变了,不需要重新配置所属的
络 基 础
VLAN 缺点:效率低,检查每一个数据包的网络层地址是需要消
耗处理时间的(相对于前面两种方法)
计 算 机 网 络 基 础
基于网络层协议的VLAN划分
➢ 4)根据IP组播的VLAN

认为一个IP组播组就是一个VLAN。这种划分的方法将VLAN扩大到了广 域网,因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容易通过路由器进行扩展,适合于不在

用户进入CLI(Command Line Interface)界面,首先进入的是一般用户配置模

式,提示符为“switch>”,当用户从特权用户配置模式使用命令exit退出时,
基 础
可以回到一般用户配置模式。 在一般用户配置模式只能查询交换机时钟和交换机的版本信息。
➢ 特权用户配置模式
在一般用户配置模式使用enable命令,如果已经配置了进入特权用户的口令,则 输入相应的特权用户口令,即可进入特权用户配置模式“switch#”。当用户从 全局配置模式使用exit退出时,也可以回到特权用户配置模式。另外交换机提供 “ctrl+z”的快捷键,使得交换在任何配置模式(一般用户配置模式除外),都 可以退回到特权用户配置模式。

优点:当用户物理位置移动时,即从一个交换机换到

其他的交换机时,VLAN不用重新配置

缺点:是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进行配置
计 算 机 网 络 基 础
基于MAC地址的VLAN划分
➢ 3) 基于网络层协议的VLAN

按网络层协议来组成的VLAN,可使广播域跨越多个VLAN

交换机。这对于希望针对具体应用和服务来组织用户的网
在会使用EtherPeek协议分析仪的基础上,掌握捕获并分析数 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帧的方法。
基 础
➢ 重点与难点
重点
VLAN的概念
交换机配置基础
难点
VLAN的分类
交换机的分类
➢ 从应用区域划分

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基础平台

局域网交换机: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
交换机配置基础
➢ 1)配置线缆的选择和连接
计 算 机 网 络 基 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