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儿童画发光彩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儿童画发光彩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儿童画焕发光彩—感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篇)苏州市平江实验幼儿园吕薇【内容摘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在绘画方面的想象力是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

本文从《指南》的学习入手,结合各目标要求,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在正确认识儿童画的基础上,激发幼儿想象的自信;在创设生动情景的模式下,打开幼儿想象的源泉;在尊重个体的差异上,增加幼儿想象的动力。

【关键词】儿童画指南想象“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①一幅幅稚嫩的儿童画,便是一个个心灵的探索。

现实生活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使他们获得了大人们所体验不到的生活情趣。

那生动稚拙的造型,失真夸张的比例是成人所不能及的,孩子们不仅给予它们生命,而且还赋予它们情感和意识。

他们总把现实与梦幻、过去与未来任意交织混杂,发挥出独特的想象。

这种独特的想象力,使孩子的创造思维极为活跃,能画出许多成人无法想象,甚至觉得荒诞可笑的画面,也因此他们的画而透露出一股天真浪漫的稚气和神奇无比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儿童画,激发想象的自信不能读懂孩子的画,作品评价大而化之,影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用一颗童心去感悟孩子的作品。

“你胡涂乱抹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

”这样的话语伤透了一些孩子的心。

“擦掉再重新画一张”如果这样做,那么擦掉的不仅是孩子的画,与之一同擦去的,是孩子的自信心,更会让孩子对绘画不再感兴趣了,甚至沮丧,极力让自己的认识和成人达到一致。

在成人的“指导”下,孩子没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呈现的是“依葫芦画瓢”的“完美作品”。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

”②孩子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会用好奇的、探索的、创造的甚至是破坏的眼光看待这一切,给他一个自由,或许他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可笑而不可理喻的,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他们正是在自己幼稚的做法中,慢慢地认识世界,慢慢地成长起来。

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

我们应珍惜和爱护孩子的这一特征,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

“你的画真不错,如果你能把人物再表现得好一些的话,就更好了!”、“你画得挺好的,如果你把颜色涂得再鲜艳些、大胆些的话,可能会更漂亮的!”不断去鼓励孩子,让孩子尽量愿意表现自我,展示自我。

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就不要过分挑剔。

只有让孩子建立自信,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获得成功的体验,孩子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儿童画。

二、创设生动的情景,打开想象的源泉1、自然观察中激发想象“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物。

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

”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

在“美丽的云朵”绘画活动,我带领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大操场中,让他们三三两两地躺坐着,观察那多姿多彩的云朵,让孩子尽情地想象云朵像什么?有的说像两座小山飘来,有的说像小姑娘在跳舞,有的说像狮子在奔跑。

回到活动室,我让大家把刚才看到的、想到的表现出来,不用问,孩子们的作品丰富多彩,个性十足。

可见,观察是想象的重要前提,通过有目的地观察,既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孩子去联系,去思考。

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

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2、媒体教学中促发想象“创造条件带领幼儿多途径地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④现代电教媒体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具体化,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会变的图形”想象画活动中,通过课件演示各种图形演变成现实中的各种物品,再通过图形间的组合幻化成各种图案,使孩子们不由地惊叹想象的奇妙,更是激发出了孩子大胆想象的积极性。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对于优化教学过程,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多媒体课件中的声像结合,变小为大,化静为动,让幼儿在视觉,听觉上有新鲜感,有着其他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能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引起学习兴趣。

在“快乐的圣诞节”美术活动中,我打开课件:随着“铃儿响叮当”音乐声,圣诞爷爷坐着雪橇,肩上扛着大口袋向小朋友问好,给一年中表现最好的小朋友送礼物来了,漂亮的圣诞树上一闪一闪的彩灯和各种小挂件展现在幼儿眼前,幼儿被生动的画面吸引,注意力非常集中,十分投入。

在自由创作时,孩子们画出了可爱的圣诞爷爷,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圣诞树上挂满了自己想要的礼物。

准确而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创作兴趣,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音乐欣赏中大胆想象“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⑤音乐与美术都是表达人类心灵的产物。

欣赏音乐能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

音乐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烘托气氛,让孩子们能身临其境。

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播放一些相应的音乐,让孩子在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中,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快乐的鱼”美术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乐曲《水族馆》,引导孩子充分地发挥想象,并一起感受、讨论着不同的旋律可能表现的不同画面,然后在音乐声中进行想象创作活动。

瞧:这幅是鱼儿们在水草中捉迷藏、吐泡泡,这幅是鱼儿们围成圈在跳舞,那幅是大鲨鱼在追赶鱼群。

我让孩子们一一展示了作品,每一幅作品都非常生动、活泼又充满情趣。

当音乐走进美术,旋律与节奏,是幻想世界的载体,只有通过幻想和想象,才能亲临其境,有所观赏和领悟。

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

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活动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

因此让音乐走进美术活动,可以使美术活动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既有利于孩子们愉悦身心,又可以激发想象。

4、文学作品中再造想象“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

”⑥在听过“贪吃的毛毛虫”的童话故事后,孩子们被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于是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在活动后我开展了延伸活动,毛毛虫还会去吃些什么东西,它又会变成什么?让孩子们充分的发挥奇思妙想。

虽然他们受现有技能的限制,也许画面布局不够完美,形象表现上也有欠缺,但是我们要允许他们因已有技能水平而出现一些差错,要鼓励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进行想象,进行创作,给孩子一片自由发挥的天地。

这样能使处在不同水平的儿童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通过绘画,让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头脑中产生,达到再造想象的目的。

三、尊重个性的差异,增加想象的动力1、在个体差异中捕捉闪耀的想象灵感“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

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

”⑦每个孩子,其绘画水平不是一条线,个体差异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在绘画活动中也不例外,有的聪明灵活,有的思维较呆板,呈现出的绘画作品也就千姿百态。

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鼓励孩子的奇思妙想、好奇心,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兴趣倾向,及思维的闪光点。

在“我喜欢的太阳”绘画活动中,超超画了个蓝色的太阳,瑶瑶画了个冰激凌形的太阳,他们希望太阳能在夏天给人们带来凉爽;冰冰给太阳穿上了彩色衣,希望太阳能和自己一样每天换一件漂亮的衣服;浩浩在太阳的四周画上了许多小圆球,原来这是太阳的宝宝,这样太阳就不会觉得寂寞啦。

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拿起笔来,当画第一笔时,他的创造性思维就开始启动了,不管他画的怎样,成人都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

对于不敢大胆画的孩子,除了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外,还要肯定的告诉他们“你能画好,你一定能画好,我们相信你”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孩子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孩子沟通,不断地激发出想象的动力,让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有效的提高。

2、在集体氛围中营造和谐的想象空间“营造安全的心里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⑧美术活动是一个个别化的活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象和创作,但每个人的思路毕竟是有限的。

即使在集体活动时,他们也不可能知道别的小朋友在想些什么,画些什么,有什么独特的表现。

教师营造良好的氛围,恰当地使用提示,可以沟通孩子之间创作的中介。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介绍个别孩子的创作思路,会紧紧抓住其他孩子的心,并能不断开阔思路,开拓想象。

在“我帮乌龟拿第一”的想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较快的东西可以帮助跑得慢的乌龟在比赛中跑得快些:滑轮、绳索、螺旋桨、火箭。

孩子们的想象越来越奇特,一幅幅有趣的作品跃然纸上。

在这种氛围下所产生的自由竞争是没有功利目的、最健康的竞争。

对孩子来说,影响最大的是活动的过程,而非完成作品。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⑨儿童美术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也是人性培养的教育。

这片天空是空白的,但也是色彩斑斓的,她赋予我们更多的挑战,也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回报。

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艺术天空中翱翔吧!【参考文献】1、引文出处:①—⑨出自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聂宝风:《美术教育的领悟于实施》;3、乔卉: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有感;4、邵玥娟:《幼儿艺术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要点的感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