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论文开题报告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以XX区家族企业为例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家族企业始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至今己有200多年的历史。

家族企业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制度,家族式管理也被看成是一种落伍的管理方式。

事实上,家族不仅是稳定人心力量的源头,也是人类拓展事业及经营财务的基本单位。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且在各国占据了重要地位。

对我国而言,深入研究家族企业发展问题特别是代际传承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因为中国是一个“家文化”传统最为悠久和深厚的国度。

中国家文化积累之深厚,及其对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之大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家文化所难以比拟的,家族企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未来。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数众多的家族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家族企业在代际传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却成了这些企业的一个隐痛。

据统计,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许多家族企业往往在创业者去世或不再管理公司之后结束,大约
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成功进入第二代,只有10%的家族企业能成功进入第三代,仅3%能进入第四代,这些数据都显示出继任对于家族企业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家族企业也到了由第一代换班到第二代的时期,家族企业继任问题显得比任何时期都重要。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学者对家族企业的研究比较重视,并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

在我国,由于家族企业的实践起步较晚,中国学者对家族企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表现出对家族企业研究的关注,但是理论界对此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系统的理论,更多的研究是借用西方的理论进行诠释,缺少指导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本文作者所在的XX市,位于东海之滨长三角南翼,是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是我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拥有省一级管理权限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市。

而作者工作地XX区,位于XX西北角,是XX市最大的中心城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XX市和XX区的经济都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优越的区位优势更得益于改革创新的先发优势,即民营经济的兴起、迅速发展及其体制机制的领先。

然而XX民营企业大都以家族企业的模式存在,并且大部分家族企业目前仍由第一代家族企业家所经营,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下家族企业原有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特别是在当前XX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之际,家族企业如何成功进行代际传承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界甚至是理
论界着力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此,本人拟对工作地XX区内的家族企业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以XX区的家族企业为蓝本,就当前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面临的挑战等作一粗浅分析研究,并通过运用国内外家族企业及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理论研究成果对正在或即将进入继任期的家族企业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本人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期间,先后学习了《西方管理思想史》、《现代企业管理研究》、《西方管理理论》、《宏观经济管理》等课程,并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了《接班人计划》、《家业永续》以及有关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国内外家族企业管理与发展模式等书籍和文章,为开展此项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此外,本人工作地XX市XX区市场经济氛围浓厚,民营经济发达,家族企业众多,为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同时由于本人从事共青团及青联工作,工作中经常与已从“第一代”手中接过接力棒或正在准备接过接力棒的“第二代”家族企业的青年创业者接触,也为开展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可能和便利。

二、论文结构(主要观点)
第一章
1、序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当前家族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以及代际传承的重要性
1.4本文的结构
1.5创新观点(待调研后确定)
第二章
2、理论综述
2.1 家族企业理论研究综述
2.2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理论研究综述
第三章
3、调研设计
3.1 调研地区简介
3.2 调研方法与步骤
3.3 问卷设计
3.4 问卷结果总体情况
3.5 调研情况分析
第四章
4、继任期家族企业主要特征及代际传承模式分析(以XX区为例)
4.1 继任期家族企业主要特征
4.2 继任期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分析
4.3 继任期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面临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4.4 家族企业继承人选择问题
第五章
5、对继任期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5.1 注重战略管理
5.2 注重建立继任规划
5.3优化企业的产权结构
三、论文写作安排(进程安排、待解决问题)
(一)进程安排
1、完成开题报告:10月中旬前
2、启动并完成理论综述:10月至12月
3、启动并完成问卷设计:11月
4、启动并完成问卷调查:12月
5、完成初稿:1月底前
(二)待解决问题
1、大量相关理论书籍的收集与阅读
2、问卷调查表的设计以及发放对象的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