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主要障碍与解决机制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主要障碍与解决机制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主要障碍与解决机制
[摘 要] 大量事实表明,权力传承已成为家族企业发
展过程中的“生死结”。如何实现权力平稳过渡,引导家族企业持续健
康发 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存
在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家族企业传承机制 的构想。
[关键词]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机制;障碍

家族企业是全球范围内一种最普遍的企业类型。目前,我国内地
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70%以上。研究表明,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
他国家,仅有33%的家族企业能传到第二代以上,其中2/3的企业能
走完第二代,13%的企业能走完第三代。大量事实表明,权力传承已
成为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死结”。如何实现权力平稳过渡,引导
家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构建行
之有效的家族企业传承机制进行讨论。

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主要障碍
1.缺乏权力传承规划。缺乏权力传承规划是很多家族企业权力传
承失败的主要原因。许多家族企业的创业者陷入了权力陷阱,他们认
为只有在他的统领下,企业才能发展,没有人能够替代他在企业中的
地位和作用,直至在因年龄、健康等原因无力支撑时,才考虑权力传
承问题。另外,企业的象征作用也会妨碍传承计划的制定。对家族企
业主特别是创业者来说,参与企业经营,不仅是工作,而且是一种生
活方式。企业早已成为他们核心认同的一部分,是个人身份的象征。
他们把失去对企业控制权和退休视为在家族中特权地位的改变和权
力基础的严重削弱。
2.接班候选人之间的冲突。家族中子女间在接班问题上的勾心斗
角难以避免,这种争斗包括所有权之争和经营权之争。人们普遍认为
家族企业的产权十分清晰,其实不然。相对于国有企业、集体制企业
而言,家族企业的产权是明确的(产权属家族所有),但在很多家族企
业内部,产权并没有明确到每一个自然人。例如,兄弟姐妹、夫妻或
者父子共同创业的家族企业,其内部产权往往是不明晰的。在创业初
期,这一问题不会受到特别的关注。但当企业的继承问题出现时,产
权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即使企业内部产权是明晰的,在所有权的继承
上,冲突也难以避免。当企业掌门人有多个子女时,所有权和经营(控
制)权的分配等问题都会引发候选人之间的矛盾。
3.接班人与企业员工的冲突。在家族企业的权力传承过程中,无
论最终的接班人是家族成员还是外来职业经理人,接班人与企业员工,
尤其是企业元老之间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创业者将企业的控制
权交给下一代,这时对企业内部应得利益的分配权就由创业者转移到
家族下一代接班人手中,接班人能否给予创业元老更多的应得利益,
会影响到创业元老对于接班人的满意程度;同时创业者的经营魅力下
一代能否继承、继承多少,也关系到创业元老对于家族企业发展的信
心。另外,家族企业的接班人能否认可企业元老的工作作风、工作能
力、价值观念也至关重要。可见,家族企业接班人和创业元老的冲突
中主要源于创业元老对家族接班人能力的认可和对自身的利益考虑,
以及接班人对非家族元老的信任等方面。
家族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家族企业在企业创业者后代成员中
的不断延续和发展,在于后代人能够保持和发展家族所有的企业,并
为家族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因此,制定系统化的继承机制对中国家族
企业来说十分必要。尽早制定家族企业的继承计划是避免发生继承矛
盾的有效措施。因为,第一,未来继承人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必须为
掌握企业的权力和建立永续经营而做好准备,需要获得家族成员、员
工、供应商、顾客等利益相关者的肯定、依赖和支持,需要在周详计
划的引导下接受严格的训练。第二,为增强企业的安全性,防止不可
抗拒因素的发生,如企业主去世、失能或突发事件的出现等,做到未
雨绸缪。家族企业制定继承机制的关键就是要制定与家族企业战略所
匹配的继承计划。继承计划是中国家族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其实施
的第一步是确定继承候选人。如果家族企业能顺利解决继承人的选择
问题并搞好权力交接,则家族企业可以实现持续发展,并不断走向繁
荣,否则极有可能分崩离析,最终衰亡。

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机制的构建
1.注重继承人的选择与培养。接班人选拔制度应包括两部分:家
族内继承者的选拔和职业经理人的选拔。初步选定家族内继承者是家
族企业权力传承计划实施的第一步。初步选定的候选人可以是一人,
也可以是多人。业主选择候选人时应综合考虑年龄、学历、能力、发
展潜力等因素。其中,能力是重要因素,发展潜力是关键因素。作为
企业未来的掌门人,能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
预测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为了保证选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可以聘
请权威的人力资源测评机构,对候选人进行专业测评。如业主有多个
子女,应将有继承意愿的子女都列为候选人,营造竞争氛围,激发他
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优胜劣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确
定最终继承者时的矛盾冲突。如果对家族内接班人的评价结果是否定,
现任领导者应果断地放弃将企业传承给家族成员的想法,开始广泛地、
有针对性地寻找成功执掌过同类企业(如家族企业或产品类似的企业
等)的职业经理。
实施继承计划的第二步就是对继承人进行培养。家族企业要实现
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高度重视家族成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加家族企业
的人力资本。在继承人的培养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对继承候选人进行
筛选和淘汰。继承候选人有可能在若干年后接掌企业,成为企业的领
导人,因此,他不但应熟悉和掌握本行业的生产、经营、技术等专业
知识和技能,更应具备一个成功领导者应具备的领导能力。企业接班
人应具备的知能大体可分为:管理理论;技术知识;人文知识;实践
经历。
在候选人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国内企业通常的做法有以下三种:
一是通过让候选人在家族企业内从事某些具体工作进行培养。这有利
于候选人充分了解企业的现状和问题,有利于候选人与企业人员建立
良好合作关系,但候选人天然的身份(企业领导者的子女),会使其在
企业工作中,办起事来,一帆风顺,少有挫折,不利于候选人能力的
全面培养。二是让子女在其他企业里实践,然后接任企业领导者。这
一方式有利于候选人吸收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教训,并客观评价自
身能力,但由于对本企业的现状缺乏了解,事前和员工沟通较少,因
此,接任者适应工作慢,遇到的困难较多。第三种方式是先让候选人
先在其他企业实践几年,再在本企业工作非最高领导者职位上锻炼几
年,然后接任。这一方式吸收了方式一、二的优点,克服了缺点,是
较为理想的方案,但也有着明显的不足:耗时较长。因此,为了增强
这一方式的有效性,应让候选人尽早(如大学毕业)进入与本企业具有
相似性(如同是家族企业或同行业企事业)的先进企业。
2.保持家族企业的继承战略与员工期望相一致。家族企业继承过
程的关键在于使员工的期望与战略一致。在具有强大的主导文化的地
方,员工怀疑变革的必要性并会抵制变革。因此,在实施继承过程加
以管理的过程,员工都会提出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给予充分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