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建筑史考研简答论述

外国建筑史考研简答论述

三、简答题
1、简述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贡献。

19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主要观点是形式追随功能,强调功能的重要性,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但不反对装饰,装饰表达功能。

贡献: 1)突出功能在建筑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形式的主从关系,为现代建筑摸索了
道路。

2)探索新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使芝加哥成为高层建筑的故乡。

3)建筑艺术符合新的技术特点,立面简洁,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贡献:1)在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建筑设计上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明快与适用的独特风格。

2)提出探索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高层建筑(从功能出发,在有限的地区里建造)
3)以沙里文为代表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
4)总结了高层办公建筑原则、思路、方法。

5)探讨了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建筑艺术反映了新技术的特点。

6)培养了赖特等一批人才。

2、请简述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设计特点和主要作品。

①设计特点:以设计大规模城市建筑和建筑群著称。

他认为应从整个城市的规划结构出发,而不能孤立的对待个体建筑,他在建筑设计中善于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作品的雕塑感很强。

②代表作品: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波士顿汉考克大厦、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等
3、简述罗马凯旋门的立面造型特征。

它的典型形制:方方的立面,高高的基座和女儿墙,3开间券柱式,中央1间采用通常的比例,券洞高大宽阔,两侧的开间比较小,券洞矮,上面设浮雕。

女儿墙上刻铭文,有象征胜利和光荣的青铜铸的马车,门洞里面侧墙上刻主题性浮雕。

4、简述包豪斯校舍的建筑设计特点。

一、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二、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

三、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

5、简述新建筑五点。

1926年,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五点”:底层的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的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的立面。

四、论述题
1、请论述法国凡尔赛宫的艺术成就和建筑特色。

①绝对君权最重要的纪念碑。

凡尔赛宫平面布置复杂。

包括宫殿、花园与放射性大道三部分。

建筑风格属古典主义,主要建筑师为J.H.孟莎凡尔赛宫的西边花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和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也是规则式园林的典型。

②三条大道其实只有一条是通向巴黎的,但在感官上使凡尔赛宫有如是整个法国的集中点。

③镜廊——即国王接待厅。

长73米,宽10米,上面的角形拱顶高13米,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大厅。

厅内侧墙上镶有17面镜子。

与对面的法国式立地窗和从窗户引入的花园景色相映成辉。

④宫前大花园由勒诺特设计建造,面积6.7平方公里,纵轴长3公里。

园内道路、树木、水池、
亭台、花圃、喷泉等均呈几何形,有统一的主轴、次轴、对景等等,并点缀有各色雕像,成为勒诺特式花园,是法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2、论述雅典卫城的布局特色。

1、布局和祭祀雅典娜的仪典密切相关。

2、根据使用功能进行流线动作设计:
a、考虑山下的游行队伍的观赏,建筑物大都沿周边布置。

b、为了照顾山上人的观赏视点,建筑物不是机械的平行或对称地布置,而是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将最好的角度朝向人群。

c、尤其是胜利神庙,雅典娜像的设计考虑了人们的心理活动。

d、利用建筑群体向的均衡、形成完整统一的外部空间形象。

3、整体与个性的统一。

a、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与地形结合巧妙完美,从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完整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

b 卫城上的建筑物有形制和大小的变化,柱式也不同,每个建筑都有个性,但是整个建筑群统一。

具体手法:帕提弄神庙是中心,它的位置最高,体量最大,形制最隆重,装饰最华丽雅典娜像以垂直的体量,把周围分散的建筑同意起来,所有建筑都是白色大理石砌筑。

3、请论述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论并列出代表作品。

1、20-30年代:功能主义
2、1926年,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五点”:底层的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的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的立面。

3、城市集中主义。

4、二战后,浪漫主义者
5、粗野主义和塑性主义
总之,前期表现出更多的理性主义,后期表现出浪漫主义:
建筑设计方法上提出“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

建筑形式方面,他赞美简单的几何体。

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甚至将住房比做机器,并且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性学习,他同时强调建筑的艺术性,强调一个建筑是不是一个工程师而是一个艺术家。

代表作品有萨伏伊别墅、马塞公寓、朗香教堂、印度昌迪加尔规划等。

4、请论述现代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的建筑理论并列出代表作品。

①建筑理论: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

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在建筑内部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

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语汇,并重新组合于几何空间。

主张回复到20年代荷兰风格派和勒·柯布西耶倡导的立体主义构图和光影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建筑空间和体量。

②代表作品: 法兰克福装饰艺术博物院、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亚特兰大高级美术馆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