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围手术期的心脏风险

围手术期的心脏风险


中危 中等水平运动(4~6METs或心率为100~130bpm [70%~
85%同龄组预期值])诱发缺血,具有1或多个下列指标: 水平或下斜型ST下移>0.1mV 典型心绞痛 运动后缺血反应持续时间为1~3min 3或4个导联存在异常
低危 无缺血或高水平运动(>7METs或心率>130bpm [>85%同
术前心血管功能评估
• 病人的运动能力是其能否很好耐受手术的一个 重要指标。
• 如果一个病人能够适度运动(4~5代谢当量 [METs])而无症状,则手术的相对危险性较低。
• 在非心脏手术前进行运动激发试验对评估术前 运动功能具有重要的客观意义,对功能状态不 清楚的病人尤为重要。
通过运动试验评估心脏风险
围手术期的心脏风险
围手术期的心脏危险因素
①手术类型(胸腔和腹腔手术较肢体手术的危险性高) ②冠状动脉疾病是否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尤其是不稳
定性疾病(心力衰竭或不稳定型心绞痛) ③左心室功能状态(左心室射血分数-EF) ④年龄 ⑤重度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 ⑥严重心律失常 ⑦伴随的疾病状况,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氧
能否以6.4km/h的速度在平地行走?
能否短距离跑步?
能否在家里干重活,如擦地板、提重物或搬重家 具? 能否适当进行娱乐活动,如高尔夫球、保龄球、 跳舞、网球双打、棒球或足球?
能否参与剧烈运动,如游泳、网球单打、足球、 篮球或滑雪?
• 如果病人有能力进行中度运动(4~5METs) 而无症状,则围手术期危险性相对较低。
6周进行。
冠心病支架术后的手术时机
• 支架术后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波立维)的 应用推迟了非心脏手术的时间
• 介入治疗后立即进行手术的围手术期风险是 最高的
• 接受裸支架置入的患者应该将非心脏手术延 迟到至少术后6周
• 接受药物支架置入的患者应该将非心脏手术 延迟到术后6月
慢性心衰患者的围手术期要点
• 对于有明确CHF的病人,术前药物的治疗应尽可能 完善,但必须避免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过量所致的 脱水和低血压。
• 对于存在明确CHF的患者,术前或术中使用SwanGanz导管监测是有用的,尤其是在高危手术中,此 方法可以很好地监测静脉内液体量和指导药物治疗。
• 随机试验未显示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能减少围手术 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 适当的镇痛方式对老年人尤其重要。
心律失常的围手术期处理
• 有症状或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心律失常病人 应在非心脏手术前得到治疗。
• 对于服用洋地黄的病人,既使只有轻度低血钾, 在术前将其纠正也是很重要的。
• 无症状的传导系统疾病,如束支阻滞、双束支阻 滞或甚至三束支阻滞,不一定预示在非心脏手术 中会有高度或完全性心脏阻滞发生,不需进行预 防性临时起搏。
• 一般情况下,术后心脏事件常发生于术前 运动激发试验异常的病人和不能耐受中度 工作脉疾病的影响
• 无心脏病临床表现者,围手术期心肌梗死(MI)的 危险性低(约为0.15%)。
• 围手术期的MI死亡率显著高于与手术无关的MI的 死亡率。
• MI后6个月内围手术期再梗死的危险性最高。 • MI后心肌血管完全再通者,择期手术可在MI后4~
血症、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 ⑧全面的功能状况
心脏风险的预测因子
• 高危手术 • 缺血心脏病史 • 充血性心衰病史 • 脑血管病史 • 术前应用胰岛素 • 术前肌酐水平大于2.0mg/dl
根据预测因子计算发生 主要心脏并发症的概率
预测因子数
0 1 2 ≥3
心脏风险,%
0.4 0.9 7 11
非心脏手术的心脏危险*分级
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
• 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围手术期状况,应尽可能坚持长期服 用,它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病人。应防止此类病人在 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 虽然钙拮抗剂和麻醉剂均有扩血管和负性肌力作用,但对 于大多数服药病人,进行麻醉是安全的。
• 虽然轻或中度高血压时通常不需要推迟手术,但重度(即 收缩压>180mmHg和舒张压>110mmHg)高血压者应 在术前控制血压。
高危(据报道心脏危险性常>5%) 急诊大手术,特别在老年人 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 外周血管 预期时间长的手术伴大量体液或血液丧失
中危(据报道心脏危险性一般<5%)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头和颈 腹膜内和胸腔内 矫形外科 前列腺
低危△(据报道心脏危险性一般<1%) 内窥镜 表浅手术 白内障 乳腺
*指心源死亡和非致命心肌梗塞 △一般不需要进一步术前心脏检查
龄组预期值])才诱发缺血,表现为: 水平或下斜型ST下移>0.1mV 典型心绞痛 1或2个导联存在异常
各种活动能量需要的估测值
1MET 4METs >10METs
能否照顾自己?
能否吃饭、穿衣或使用卫生间?
能否室内散步?
能否在平路上以3.2~4.8km/h的速度行走1~2 街区? 能否在家里干轻活,如吸尘、洗碟? 能否上一段楼梯或爬上小山坡?
怀疑或证实是冠心病的患者
高危 低水平运动*(<4METs或心率<100bpm或<
70%同龄组预期值)即诱发缺血,具有1个或多个 以下指标:
水平或下斜型ST下移>0.1mV 无梗死导联ST段抬高>0.1mV 五个或更多的导联存在异常 运动后缺血反应持续时间>3min 典型的心绞痛
﹡依据工作负荷和心率进行危险程度评估时,应考虑病人的年龄。对于未服用 心脏活性药物者,最大目标心率在40岁和80岁年龄段分别为180bpm和140bp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