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八年级秋季班-第10讲: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八年级秋季班-第10讲: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例6】 填空: (1) 函数 y 3x2 2 ,当 x =___________,函数 y 的值等于 0;
(2) 若函数 y
1
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则 c 的取值范围是
x2 2x c
________.
【例7】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 1 x 3 ; | x | 4
(3)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式子称为函数解析式.
1 / 16
八年级秋季班
2.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 (1)函数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函数自变量取遍定义中的所有值,对应的函数值的全体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
例题解析
【例1】 (1)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l 4a 中,a 是自变量,_______是_________的函数, ______是常量;
9 / 16
八年级秋季班
【例30】 m 取何值时,y 关于 x 的函数 y (m 3)x2m1 4x 是正比例函数.
【例31】 已知直角三角形 ABC 中,∠C=90°AC=6,AB=12,点 D、E、F 分别在边 BC、 AC、AB 上(点 E、F 与三角形 ABC 顶点不重合),AD 平分∠CAB,EF⊥AD,垂足为 点 H,设 CE=x,BF=y,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例32】 已知一正比例函数 y mx 图像上的一点 P 的纵坐标是 3,作 PQ⊥y 轴,垂足为点 Q,三角形 OPQ 的面积是 12,求此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例33】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A = 6,OB =8,直线 OP 与线段 AB 相交于点 P, (1) 若直线 OP 将△ABO 的面积等分,求直线 OP 的解析式; (2)若点 P 是直线 OP 与线段 AB 的交点,是否存在点 P,使△AOP 与△BOP 中,一个面
) B.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与宽 D.三角形面积和高
【例15】 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 3 (k 0) k
B. y (k 2)x(k 2)
C. y 1 (k 0) kx
D. y kx2 (k 0)
6 / 16
八年级秋季班
【例16】 (1)已知函数 y (m 2)xm2 3 是正比例函数,则 m=_________; (2)当 a_________时,函数 y (a 1)x 是正比例函数.
【例26】 已知三角形 ABC 的底边 AB 的长为 3,AB 边上的高为 x,面积为 y, (1) 写出 y 和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画出函数的图像.
8 / 16
八年级秋季班
【例27】 (1)已知直线 y ax 是经过第二、四象限的直线,且 a 3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 义,求 a 的取值范围;
a2
f (a 1)(a 1)的值. 3
【例9】 A、B 两地路程为 160 千米,若汽车以 50 千米/小时的速度从 A 地驶向 B 地,写 出汽车距离 B 地的路程 S(千米)与行驶的时间 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例10】 已知水池的容量为 100 m3 ,每小时灌水量为 Q m3 ,灌满水池所需时间 t 小时, 求 t 关于 Q 的函数关系式,当每小时的灌水量为 5 m3 时,灌满水池需多少时间?
八年级秋季班
模块二 正比例函数
知识精讲
1.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1)如果两个变量的每一组对应值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不等于零),那么就说这
两个变量成正比例,用数学式子表示两个变量 x 、y 成正比例,就是 y k ,或表示为 y kx x
( x 不等于 0), k 是不等于零的常数. (2)解析式形如 y kx ( k 是不等于零的常数)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 k 叫做
【例11】 如图,△ABC 与正方形 BDEF,其中∠C=90°,AC=BC=BD=8,且 BC 与 BD 均
在直线 L 上,将△ABC 沿直线以 2 个单位/秒向右平移,设移动的时间为 t,△ABC 与
正方形 BDEF 在移动的过程中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
义域?
知识精讲
1、 函数的概念 (1)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设为 x 和 y ,如果在变量 x 允许的取值范围内,
变量 y 随着 x 变化而变化,他们之间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那么变量 y 叫做变量 x 的函数, x 叫做自变量.函数用记号 y f (x) 表示, f (a) 表示 x a 时的函数值;
2m 1 _________; (2)函数 y (1 k)x 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那么 k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 【例20】 (1)已知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y 2x 1,那么 y 与 x___________(填“是” 或“不是”)正比例关系; (2)已知 3y x 9 ,y 与_____________成正比例关系,k=___________. 【例21】 (1)已知 2y 3 与 4x 5 成正比例,且当 x 1时,y 15 ,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点(不与端点重合),且 DE⊥BC,设 BD = x,将△BDE 沿 DE 进行折叠后与梯形 ACDE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y:
A
(1) 求 y 和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E
(2) 当 x 为何值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 1 .
4
CD
B
A
C
B
备用图
A
C
B
备用图
A
C
B
备用图
5 / 16
【例17】 (1)已知函数 y 与 x 成正比例关系,且当 x 1 时,y 2 ,当 x 3 时,y 2
_________; (2)已知 y 1与3x 成正比例,且当 x 1时,y 4 ,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__________. 【例18】 (1)若点 B(b,-9)在函数 y 3x 的图像上,则 b= _________; (2)若将点 P(5,3)向下平移 1 个单位后,落在直线 y kx(k 0) 的图像上, 则 k=_________. 【例19】 (1)如果正比例函数 y x 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那么 m 的取值范围是
比例系数.正比例函数 y kx 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确定了比例系数,就可以确定一个正比例 函数的解析式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1)一般地,正比例函数 y kx ( k 是常数, k 0 )的图象是经过 (0,0) ,(1,k) 这两点的 一条直线,我们把正比例函数 y kx 的图象叫做直线 y kx ;
(2) y 2x2 ; x
(3) y 5x ; x 1
(4) y x 2 (x 5)0 . x 1
3 / 16
八年级秋季班
【例8】 将 x 2 y 1 写成 y f (x) 的形式,并求 f (0) ,f (3) ,f (1)(a 3,a 0) ,
3y 2
(2)已知函数 y (2m 1)x 的值随 x 的增大而减小,且函数 y (1 3m)x 的值随着 x 的 增大而增大,求 m 的取值范围.
【例28】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k 2 1)x , (1) 当 1 k 1 时,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是增大还是减小? (2) 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k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面积是 S(cm2 ) 的正方形地砖边长为 a(cm),S 与 a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 其
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 (3)圆的周长 C 与半径 r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______________,其中常量是__________,变 量是____________.
【例2】 在匀速运动中,若用 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那么式子 s vt ,下列
【例29】 已知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增加 4 时,对应的函数值增加 6, (1) 求这个函数解析式; (2) 当 x 6 时,求 y 的值; (3) 当 y 4 时,求 x 的值; (4) 当 2 x 4 时,求 y 的取值范围; (5) 当 6 y 6 时,求 x 的取值范围.
A
F
E
C
D
B
【例12】 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 24cm, (1) 若腰长为 x,底边长为 y,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 (2) 若底边长为 x,腰长为 y,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
4 / 16
八年级秋季班
【例13】 如图,在△ABC 中,BC = AC = 12,∠C = 90°,D、E 分别是边 BC、BA 上的动
(2)已知 y (k 2)x k 2 k 6 为正比例函数,求 k 的值及函数解析式.
【例22】 若 y1 (2 3t)x43t 是正比例函数,又 y2 7x 12 ,当 x 取何值时 y1 y2 .
7 / 16
八年级秋季班
【例23】 已知 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且当 x 3 时, y 1 : (1) 求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3) 如果点 P(a,4)在这个函数图像上,求 a 的值; (4) 试问:点 A(6,2)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B 是否在这个图像上?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s、v、t 三个量都是变量
B.s 与 v 是变量,t 是常量
C.v 与 t 是变量,s 是常量
D.s 与 t 是变量,v 是常量
【例3】 下列各式中,x 是自变量,y 表示对应的值,判断 y 是否是 x 的函数?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