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含乳饮料的作业指导书

含乳饮料的作业指导书

含x乳x饮料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促使班组质检员自身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技术服务、指导上满
足生产的需要,对生产过程实行质量全方位控制,使产品符合质
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
食品有限公司含乳饮料生产技术组,生产班组,全体生产人员。
三、程序说明
1、含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料奶验收 稳定剂、白砂糖

等辅料
净乳 软化水

预热(90—95℃) 溶解(90-95℃)

混料 配料、定容
(柠檬酸、乳酸、柠檬酸钠)加酸
缓冲、平衡、加香精

(55℃、20-22MPa)均质
超高温灭菌(120—125℃)
灌装、封口
二次灭菌(90—98℃,10—40)

抽样检验 合格装箱 出厂
不合格 报废
2、含乳饮料的生产工艺说明:
(1)原料乳验收控制
须符合GB/T6914质量保障生产要求收购。
(2)调配工艺流程控制图:
砂滤
井水 树脂软化水 配料用水

加热至85—95℃
干粉混合机
稳定剂+白砂糖(1:5) 高速搅磨溶解
持续搅拌 鲜牛奶
乳酸

柠檬酸 冷水 料液 初步
柠檬酸钠 溶解 搅拌 定容 香精、软化水
加酸 搅拌

检验
(3)均质
均质化就是使脂肪球由原来直径0.1-22um不等的脂肪球变成均匀
的直径为1-2um的脂肪球。并且均匀的分散于乳中,可长期保持不分
层。

较高的温度下,均质效果较好,但温度过高会引起乳脂肪、乳蛋
白的变性。另一方面,温度与脂肪球的结晶有关,固态的脂肪球不能
在均质机内被打碎。一般均质温度采用55-80℃,均质压力采用10
-25Mpa为宜。若温度降低后均质,不仅降低了均质效果,而且会使
脂肪球形成奶油粒。
均质后的脂肪球均匀分布在乳料中,防止了脂肪上浮,不易形成
稀奶油层,所以脂肪就不易附着在包装的内壁和盖上。均质后除脂肪
均匀分布在物料中外,其他如稳定剂、白砂糖等与牛乳充分融合。蛋
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也呈均匀分布。促进了其在人
体内的吸收和同化作用。

(4)超高温灭菌:
由于饮料的PH值一般在3.8-4.2之间,因此它属于高酸食品,其
杀灭的对象菌为霉菌和酵母菌。故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就能达到商业
无菌的效果。因此本工艺采用120—125℃的条件下进行杀菌,以求
最大限度地避免制成品中维生素的流失。

(5)灌装:
通过超高温加工生产出的产品,是以整体形式存在的,为使产
品具有商业价值,必须分装于单个的包装中以进行贮存、运输和销售。
因此,灌装系统是生产超高温灭菌产品不可缺少的。是保证产品在健
康卫生的情况下到达消费者手中的

必经过程灌装系统是生产线的心脏,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工
序,通过灌装系统完成饮料的质量要求,包括以如下几个方面:

a瓶顶空处应保持最低的空气量:空量多会使饮料的香味易于发生
氧化作用.
b保证产品的稳定封盖应封闭严密. 封盖的质量是否有高、歪盖、
大小边现象.

C最短时间完成灌装与封口并及时入锅。
(6)二次灭菌系统是生产线的心脏,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工
序,通过二次灭菌系统完成饮料的质量要求,包括以如下几个方面:

a升温灭菌快速达到90—98℃
b保持所需温度与压力。
c、保温期间随时观察气压与温度变化,气压低时即开启气泵加压
阀加压,反之泄压,温度低时即开启蒸汽阀加热。

d、降温时观察压力表与温度变化,随着温度变化,压力同步变化
不得有误差。

e将冷却好的半成品倒入冷却池即可。
(7)半成品的检验
半成品工序检验除了日常的巡检外,要根据现有的抽检频率进行
从二次灭菌后的成品取出7进行检验,结合产品质量指标严格执行.

(8)各工序的关键控制点
四、容器的清洗:
上瓶、盖
瓶内刷洗、消毒、反冲

五、设备的清洗:见CIP清洗操作程序

工 序 关键控制点
容器清洗 消毒液浓度、
原料乳验收 酒精试验、相对密度、脂肪、蛋白、感官、称重
配 制 配料计算、称重、溶解温度、溶解状态、定容、PH值、感官
均 质 温度、压力
超高温瞬时杀菌 温度
灌 装 卫生、温度、净含量
封 口 外观、温度
二次灭菌 温度、压力、时间
包 装 结合包装指标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