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北农林科大--园林艺术景观设计一
西北农林科大--园林艺术景观设计一
•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为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个人私有,主 要为个人和家庭服务,古称园、园亭、园墅、山庄、别寺观内 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进程
• 1.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 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 3.全盛期——隋、唐朝(公元589——960年) • 4.成熟期——宋、元、明、清初(公元960——1736年) • 5.成熟后期—— 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一个包括建立适于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EK-ISTICS)和 对“人类自然环境”(man’s physical environment)进行保 护的大学科。
第二节 园林艺术与其它门类艺术的关系
• 一、园林美 • 1.自然美
• (1)地形起伏美 • (2)水景艺术美 • (3)植物配置美 • (4)气象变换美
• 2.生活美 • 3.艺术美
二、园林艺术的特征
• 园林是融汇了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艺术 • 园林的艺术形象直接和它的功能(包括物质功能,
精神功能)有关
• 园林比建筑更全面、更直接的反映了人类经济、 文化、政治生活的水平。
• 园林是有生命的艺术
三、园林与文学、书法、绘画、雕刻、音乐等的关系
• 文学:主要表现为题名、匾额、对联、石刻等 • 书法 • 绘画 • 音乐 • 戏曲
视角45°的范围内。从最适视域中垂直视角和水平视角的大小可得最佳观赏视距,或者 求出最佳景物的高度或宽度。 粗略估计,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3倍, 小型景物约为3倍;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 园林建筑如有华丽的外形,可分别在建筑物高度的1倍、2倍、3倍、4倍距离处,设空场 布视点使在不同视距内对同一景物能收移步换景的效果。
园林艺术
---风景园林专业
第一章 绪 论
(2学时)
• 第一节 园林与园林学 • 第二节 园林艺术与其它门类艺术的关系 • 第三节 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第一节 园林与园林学
一、园林的概念
• 园林(garden) • 绿化(greening) • 绿地(green) • 风景(scenery) • 名胜(historical relics) •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四、园林意境的创造 简略、夸张、构图
第六节 园林色彩构图
一、园林色彩的艺术处理 • 单色处理或类似色处理 • 对比色处理 • 调和色处理 • 渐层 • 中性色的运用 • 色块的镶嵌应用 • 多色处理 二、园林空间的色彩构图 • 1.要考虑游人的心态 • 2.要确定基调、主调、配调和重点色
点
线
面
地形起伏美
水景艺术美
植物配置美
气象变换美
题名
匾额
对联
石刻
听琴
第二章 园林发展史概说 (8学时)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中国古典园林 外国园林 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类型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先秦,在农耕经 济、集权政治和封建文化下培育成长,受 封建王朝盛衰消长的影响而经历了有起有 落的发展过程,与同一历史时期世界其他 园林体系相比,是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 长、分布范围最广,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 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追忆,怀古;慑服(雄伟壮丽,庄严肃穆的)
第二节 景的观赏
一、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 在园林中人们欣赏景物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前者是坐或立在景物之前细细观看欣赏, 常常可以结合在游园中休息时的观赏。后者是游园过程中边步行边赏景,或者在行进中 的车船中观赏外间的景物,只能宏观享受景色。
二、赏景点与赏景视距 • 最适视距,如主景为雕像、建筑、树丛、花坛、喷泉等,最好能在垂直视角30°、水平
1.形象的表达 2.典型性的表达 3.游离性的表达 4.模糊性的表达 • 间接表达方式
1.光与影 2.色彩 3.声响 4.香气 5.气象因子
第五节 园林意境的创造
三、点景:在园林造园设计中,对于处于重要地位的风景,根据园 林空间景观的特点结合历史传说,运用牌匾、检联等艺术品,给 予高度的概括,作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的园林题咏加以引导, 让欣赏者能深入领会的称为点景。
三、环境可持续思想的园林本质
• 1.功能原则 • 2.经济与高效原则 • 3.循环与再生原则 • 4. 生物多样性原则 • 5. 乡土与地方精神原则 • 6.整体与连续性原则
第四节 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类型
一、公共绿地
1.综合性公园
2.动物园
3.植物园
4.纪念性园林
5.名胜古迹园林 6.儿童公园
7.体育公园
一、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以庭园著称,其布局的一般形式是:庭院中心为池, 池内按中国“一池三山”的概念设岛,岛与陆地以桥相连,有瀑布、 溪流等各式理水,一般在溪流上游筑土山并栽植盆景式乔木和灌木 以象征林地,常设有石灯笼、洗手钵等园林小品。主要形式有筑山 庭、平庭和茶庭。
二、欧洲园林
1.意大利园林 2.法国园林 3.英国园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 1.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 2.建筑美与自然美高度融糅 • 3.诗画情趣盎然 • 4.注重意境的创造 (碧水园)
四、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世界造园的影响
1.日本 2.欧洲 3.园林文化出口
第二节 外国典型园林
外国古代园林中的西亚、希腊流派,与中国古典园林并称世 界三大园林流派。外国古代园林的历史悠久程度及造园风格特点, 同样对世界园林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具有代表性的有东方的 日本园林、古埃及与西亚园林和欧洲古典园林,其中欧洲古典园 林又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代表。
二、造园要素
• 山石(地形):桥头、岸边、踏垛以及建筑角 隅等处经常使用
• 水体:河、湖、溪、瀑、潭、喷泉等. • 植物: “柳浪闻莺”、“竹深荷净”、“梨花伴
月”. • 建筑:包括道路、广场、亭、廊、桥、榭、
棚架以及雕塑小品等.
三、园林学
• 要搞好园林建设,必须掌握与植物有关的知识。 • 建筑学包括设计与施工两部分。 • 园林这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 •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园林这门动态学科已经发展成为
渐变
粉墙黑瓦
色块镶嵌与多色处理
第四章 造景与赏景
(4学时)
第一节 景观的概念与发展(0.5) 第二节 景的观赏(0.5) 第三节 造景手法(2) 第四节 园林空间布局(1)
第一节 景观的概念
• 景观的概念: “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 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指园林绿地中自然的 或经人为创造加工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的供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 从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展的“景观评价” (landscape evaluation)。目前较为公认的有四大学派:
长安大学惜阴园设计
体
质感
空疏
紧密
粗糙
细腻
空疏
紧密
均衡与稳定
对称均衡
不对称均衡
质感均衡
流水别墅
竖向均衡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
园林意境的直接表达方式
形象的表达
典型性的表达
模糊性的表达
园林意境的间接表达方式
光 影
声
色
味
园林色彩艺术处理(1)
单色与类似色
园林色彩艺术处理(2)
对比色
白色的调和
二、园林风格
•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风格特点。 中国式、日本式、意大利式、英国式。
• 地方风格特点 北方皇家、江南私家园林、广东岭南园林
• 民族和个人风格
第四节 园林艺术构图的原则
一、统一与变化 (Unity ﹠Change) 二、均衡与稳定 (Balance ﹠Stable)
1.对称均衡 2.不对称均衡 3.质感均衡 4.竖向均衡
8.专类花园
9.寺观园林
10.街头小游园
11.花园林荫道 12.风景游览区
13.游乐公园
二、环保绿地
1.工厂企业绿地
2.校园绿地
3.街道绿化
4.居住区绿地
三、生产绿地
1.苗圃
2.花圃草圃
3.果园
END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日本园林
第三章 园林艺术构图基础
(8学时) • 第一节 基本造型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2) • 第二节 园林艺术构图的概念(1) • 第三节 园林的规划形式与园林风格(1) • 第四节 园林艺术构图的原则(2) • 第五节 园林意境的创造(1) • 第六节 园林色彩构图(1)
第三节 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 适用性原则 • 经济性原则 • 美观性原则
本章重点
• 园林的概念 • 园林艺术的特征 • 园林设计原则
踏步旁景石
桥头景石
岸边石景
建筑角隅
柳浪闻莺
竹深荷净
梨花伴月
河流
湖泊
溪 流
瀑布
潭
喷泉
道路
广场
景亭
廊
景桥
水榭
花架
雕 塑 小 品
王维 辋川别业二十景: 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 敧湖、柳浪、欒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二) 按园林的隶属关系
•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和皇族私有,按不同的使用情况 可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称谓有苑、苑囿、宫苑、 御苑、御园等。
第一节 基本造型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
一、形态
• 1.点 点的数量:点的出现有单一、少数、多数的 点的分布:有规则的和自然的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