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费主义价值观
一、 什么是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是异化消费的一种, 是指人们一种毫无顾忌、 毫无 节制的消耗物质财
富和自然资源, 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 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究其本质, 是劳
动者在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 创造性工作的途径, 因而使人们逐渐变得无法认知自
我价值, 越 来越依附于消费行为。个人认为,具体而言,人们在规则(包括 潜规则众多
或长期单一、乏味的劳动中,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 性和自主性,因而不是自主、自由
的,于是人们便把注意力转向 了消费领域,试图通过消费行为来补偿应在劳动中获取
的存在 感。在消费领域里,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人们可以 作为一个积极
的主体参与其中,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因 而仿佛是自由的。消费主义导致
对物质产品毫无必要的更新换 代、 大量占有和消耗各种能源和资源, 随意抛弃仍然
具有使用价 值的产品, 采用难以承受的生活方式, 等等, 幸福被等同于消费, 幸福的
大小则取决于消费物品的价值和数量。
二、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
消费主义产生的本质原因是资本主义的逐利本性, 在资本主义初 期,需要节省资
源、积累资本,所以这一时期提倡节俭,但随着 资本主义发展, 产出的加大, 需要增加
生产和消费以维持更快更 多的资本流通,因此,消费变成了新的生产力。消费成为生
产和
销售的唯一目的, 生产者的利益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的需 求,不断地将奢
侈品转化为“必需品” 。此时的生产不但为利润 而制造消费品,而且还必须同时为利
润而创造需要。在政治上, 各国政府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并适度增长, 对消费
主义通 常采取默认、纵容和鼓励的态度,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消 费主义逐渐成
为人们消费行为的一种观念。 消费者心理上, 人们 以追求奢侈、 虚荣的消费行为
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获 得社会认同感。 在文化上, 消费主义否定了人类
与自然的和睦相 处、互助互利关系,而是看作一种征服与被征服、剥夺与被剥夺 的
对立关系, 它主张人类有权无限地占有和挥霍物质财富, 以最 大限度满足人们的感
官需求。 另外, 大众传媒对消费主义的产生 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商业集
团的利益驱使通过大量商业 广告或其他各种的形式推销给大众 。
三、消费主义的危害
1、潜在的经济危机
大量消费的增加使得更多消费者超前消费、 过度消费、 过高预计 自身偿债能
力, 通过资本流通体现在厂商的超前生产, 超前销售 上, 从而带动在短期内社会财富
泡沫急剧增长, 导致政府对经济 形势无法正确估量和有效控制。
2、资源危机
一方面,消费主义使得消费者将大量仍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抛弃, 导致了生产的无
限扩大, 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无限索取; 另一方面, 消费主义主张个人的无限消费, 导
致人均消耗资源量上升, 资源 消耗总量增加, 而地球的资源存量是有限的, 由此带来
了资源危 机 。
3、生态危机
消费主义通过支持“大量生产一大量消费一大量废弃” 的现代 生活方式导致了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因为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所 诱导的人类欲望将超越地球生态圈
的承受限度, 而大量废弃所造 成的垃圾过剩将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转化限度,
结果必然 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4、价值观危机
消费主义没有带来幸福感。 牛津大学心理学家迈克尔〃 阿吉尔在 其《幸福心
理学》一书中指出:真正的幸福是被掩盖了的社会关 系、工作和闲暇。而在消费主
义社会中,社会关系特别是家庭和 团体中的社会关系被忽略了, 所以在消费主义社会
中, 尽管消费 者能够得到充裕的物质满足, 但他们也并不感到特别的快乐。 消 费主
义的消费是以贫富悬殊、 社会不公和人类的延续危机为前提 的, 以社会上一部分人
甚至多数人的生存需要和基本需要的牺牲 为代价的。就一个国家来说,在生产力发
展的一定水平上,社会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是有限的, 因此, 富人过多的消费必然
意
味着穷人的消费不足; 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全球性总供给也 必然是有限的,
因此, 富国的过度消费意味着穷国人民的消费不 足; 当代人过多地消费资源和财富,
必然影响着后代人的生存条 件。
5、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破坏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层次分为五个层次, 异化的消费主义社会中的 人把人生的目
的及人的价值实现都归结为物质消费, 虚荣心的满 足,始终停留在虚假的 “社会需
求” 、 “尊重需求”上,而否定 了人的最高价值体现“自我实现” ,即个人对社会的贡
献。因此, 消费主义中人对商品、 金钱的过分追求, 反而使人本身被商品所 控制,人
们越来越重视赚钱和享受,就越忽视德性、品格以及指 导人全面发展的哲学智慧的
培养, 就越不能找到 “生活的真正乐 趣” 。
6、消费主义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 因而消 费主义对他们
的负面影响备受学者的重视。 消费主义对青少年的 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理想
的失落, 自主意识和创造力匮乏, 个性的丧失,批判精神的泯灭,文化人格的病态,最终
导致青年 精神的整体溃败 。高收入家庭青少年与低收入家庭青少年在消 费方面的
社会断层, 对低收入家庭青少年的成长存在着一定程度
的负面影响, 可能会导致这部分人发生越轨行为, 从而对社会造 成危害 。
四、抵制消费主义的手段
1、经济手段。主要是运用税收政策,对高收入者实行累进个人 所得税, 对豪华
奢侈消费征收高额消费税, 但目前也有学者认为 对我国而言, 过高的消费税会造成
税收流失, 而对抵制消费主义 没有普遍的、实质的意义。
2、法律手段。制定完备的法律保护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保护 公有财产是为了
防止公款消费, 保护私有财产是为了让财产拥有 者对财产的使用有长远打算。制定
相关法律对媒体实行监督。
3、舆论手段。树立人们对工作和人生观的积极态度,创造公平、 和谐的工作氛
围, 加强对正确消费观的宣传, 教育人们进行理性 消费,正确发展休闲教育引导人们
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