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9章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概述 民法课件
第29章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概述 民法课件
第三分编 侵权行为之债
侵权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一)含义: 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因不法侵犯他人的利益,根据 法律规定,应对所生损害负赔偿责任的行为。
(二)特征: 侵权行为是违法行为 侵权行为是行为他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 侵权行为一般是行为人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实施或未正确实施义务所要求的行为而致他人损害的行为。 (三)根据行为人的人数,可分为: 单独侵权行为:行为人仅为一人的侵权行为。 共同侵权行为:行为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造成
他人损害的行为。
侵权行为的类型
案例:某广告公司在金某出差时,在金某房屋的院墙上 刷写了一条妇女卫生巾广告。金某1个月后回来,受到他 人耻笑,遂向广告公司交涉。
受害人选择不同的请求权时应考虑的因素: 1、主观构成要件的区别;2、举证责任不 同;3、责任范围不同;4、责任形式不同。
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责任的竞合
案例:1953年5月,旅美华侨刘某购得坐落于上海市南京 路394号砖木结构房屋一栋。1966年,该屋被房管部门接 管。后金陵商店并入。1982年,有关部门根据落实私房政 策的有关规定,将该房产权发还给刘某,金陵商店因一时 无法退让而继续租用该房。1990年双方签订了一份“私房 租赁合同”,确定金陵商店承租期从1987年开始,到 1992年结束。租赁期满,刘要求收回房屋未果,遂于 1992年3月向法院起诉,要求收回出租房屋,并补付租金。
问题:本案中,广告公司侵害的是什么权利? 相关法条: 1. 《民法通则》第75条第2款:“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
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 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2. 《民法通则意见》第140条:“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 他人的隐私,或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 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 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受害人选择请求权的行使,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诉讼 时效不同;2、归责原则不同;3、举证责任不同;4、赔 偿范围不同;5、诉讼管辖不同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甲将摄录自己婚礼庆典活动的仅有的一盘录像带 交给个体户乙制作成VCD保存,乙的店铺因丙抽 烟不慎失火烧毁,导致录像带灭失。下列说法哪 个是正确的?
侵权行为的类型
(一)根据行为所侵害的对象,可分为: 侵害人身权的行为:包括侵害他人人格权和身份权的行为。 侵害财产权的行为:包括侵占财产和损害财产两种情况。 (二)根据行为体现方式,可分为: 作为的侵权行为:违反对他人负有的不作为义务而致他人
损害的行为。 不作为的侵权行为:违反对他人负有的某种作为义务,未
责任要件,权利人只能请求责任人承担一种责任 的情形。 (二)特征: 责任竞合是由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事实所造成的。 责任竞合是因同一法律事实产生的数个责任之间 相互冲突。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形式:1、当事人的行为既构成违约又违反了法律规定的 强制性义务。2、侵权性的违约,即在某些情况下,侵权 行为直接构成违约的原因。3、违约性的侵权,即在某些 情况下,违约行为造成侵权的后果。4、行为人因故意或 重大过失实施侵权行为时,在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事先存 在合同关系,从而使加害人的行为可以作为侵权行为,也 可以作为违反当事人事先约定义务的违约行为。
问题:租赁期满后金陵商店仍然使用该房屋的行为属于什 么性质?刘某可以基于何种请求权起诉金陵商店,有什么 不同的结果?
侵权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二)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 区别:1、违反义务的性质不同
2、侵害的权利对象不同 3、侵害的后果不同 联系:1、同属民事违法行为的范畴,被置于债法的体系中 2、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当事人可以选择任 一请求权行使。 《合同法》第122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 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承担 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问题:你认为哪个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侵权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 区别:1、侵犯的客体不同 2、法律后果不同 联系:在规范竞合的情况下,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也
存在联系。 《民法通则》第110条:“对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需
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 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1款:“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 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 带民事诉讼。”
侵权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案例:王某与市有线电视台之间于1998年订立了有线电视 收视服务合同 ,一直按时交费。1999年6月,电视台在播 放电视连续剧时,大量插播广告,甚至平均一集70分钟左 右的电视剧中插播了27分钟的广告,其中还包括一条治疗 性病的广告。据此,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有线电 视台立即停止插播各种广告,并在报纸上赔礼道歉,赔偿 其在收看电视剧过程中收到侵害的费用,每集20元,共计 960元,并免除该台所有用户一年或半年的有线电视收视 费用。一审法院以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正常收视权” 为由,判定被告向原告进行一定的赔偿。被告不服,提起 上诉。二审法院认为被告的行为不构成侵权,终审判决驳 回王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A. 甲可对乙提起违约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B. 甲可对乙提起侵权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C. 甲只能对丙提起侵权之诉,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D. 甲可对乙提起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不能请求精
神损害赔偿。
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责任的竞合
表现形式:1、无权处分;2、非法出租他 人财产;3、非法使用他人之物并获取收益; 4、侵害他人知识产权而获益;5、因侵害 他人人格权而获益。
侵权责任的含义与特征
(一)含义: 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侵权债务所应承担的
民事责任。 (二)特征: 侵权责任是因违反侵权之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侵权责任的内容为损害赔偿请求权 侵权责任的方式具有法定性
侵权责任与其他民事责任的竞合
(一)含义: 责任竞合是指同一法律事实符合民法规定的数种
侵权之债的内容
侵权之债是法定之债中最为重要的类型 《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公民、法人由于
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 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3款:“没有 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 担民事责任。” 侵权所生义务并不等同于侵权责任 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侵权之债的内容,也是侵权责 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