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符号学的产品仿生设计分析

基于符号学的产品仿生设计分析

基于符号学的产品仿生设计分析摘要:符号学就是研究符号、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及符号性质和规律的科学。

本文运用符号学原理分析产品仿生设计,可以帮助人们以更广泛、更新颖的视角重新审视仿生设计作品。

关键词:符号学;产品;仿生设计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5-0064-01
现代符号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物质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符号意义的符号系统。

人类之所以脱离动物界,是开始于对符号的创造与使用。

人类不仅创造了称为语言或思想的符号系统,也创造了称为工具或产品的符号系统。

在这种创造的同时,人类也在不断的摆脱单纯地对本能的依赖,成为一个自觉的使用符号的人。

在使用过程中,人类总是一边不断的冲破符号体系,一边又将自身周围的新事物不断的纳入既有的符号体系中。

在设计创作中,符号的产生和运用也是如此。

符号的运用影响着产品仿生设计的表现性思维的表诉,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产品仿生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一、符号学与产品仿生设计
符号对人们来说既平常又抽象,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到处都充满着符号,但究竟是什么是符号呢?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任何一个符号都是由三种要素构成的,即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
解释关联物。

符号学就是研究符号、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及符号性质和规律的科学。

人类通过自己创造的符号认识自己和世界,通过联想把符号和其所指的对象联系起来,使世界作为意义被主体理解和掌握。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一种形态才能成为符号呢?皮尔斯强调的是符号的联系特性,也就是说,符号只存在于对象和阐释之间的关联中。

产品仿生设计是人性化的设计,将自然界生物巧妙的导入了设计中,有选择的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特征原理进行设计,从而创造出具有生命意义的形象语义,到达产品形态与人亲和的效果。

二、产品仿生设计的形式符号
产品仿生设计的形式符号来源于自然,它通过形象,线条,颜色等符号就可以直接指示、负载产品的功能和艺术想象的意象世界,打破了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认识上的差异和局限。

它将无形变为有形,简单扼要,说明性强,因而能将深刻的道理简化,将不可表达的变为可表达的。

在产品仿生设计中,符号的形象表现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生命化。

生命化是赋予产品以生命的形态象征,使产品具有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萨利夫”柠檬榨汁机就是产品生命化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萨利夫”柠檬榨汁机看上去就像是一只来自外太空的蜘蛛,通过三只又长又细的腿站立支撑,顶部压榨出来的果汁通过锥形的身体流进放在榨汁
机底部的玻璃杯中。

这种独特而新颖的外观形态是自然本质带给产品的,在吸引人们视线的同时,还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二)象征性。

象征性是通过一个具象的视觉形象传达一种深刻的意义或者信息。

例如产品的整体造型能与力量、速度等意义之间建立起象征含义的联系,其艺术性品味也源自于象征。

由伯托亚设计的“22号钻石椅”,采用完全由手工焊接的钻石形态的金属丝制作,体现了伯托亚追求视觉透明感的思想。

同时座椅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与艺术符号元素,即战后设计的美感转向以新材料为载体的轻盈新颖的造型以及人们对未来的乐观与憧憬。

(三)夸张性。

夸张性是突出对象中的某个特点或某一部分以使对象更好地传达一定的意义的创作方法。

夸张是从生活原型走向艺术形象的重要步骤,又是艺术形象与生活本身拉开距离的必经途径。

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现代超现实设计师萨尔瓦多·达利的作品。

梅维斯的嘴唇是达利设计的家具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达利参照好莱坞影星梅维斯的性感嘴唇,制作了一个性感十足的沙发,沙发的整体造型就是梅维斯的嘴唇。

它不仅仅是一个沙发,同时在菲格里斯的博物馆里,从一定角度望去,它与其他绘画元素以三维的方式精确地再现了梅维斯美丽的脸庞,成为了独一无二具有浪漫气息的艺术品。

(四)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由于对事物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而获得的情趣意味。

通过产品的形态、功能、肌理以及产品的背景及
相关的故事能够吸引消费者,同时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创造出快乐愉悦的审美感受。

设计师雅各布森的代表作品“天鹅椅”、“蛋壳椅”、“蚂蚁椅”的形态都表现出强烈的趣味性。

三、结语
产品仿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产品客观的实用价值与主观情感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人们对产品个性化和高度艺术性的需求,更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和美好,而这种目的的实现正是要求我们对符号学的正确理解与运用。

符号学能够帮助人们以更广泛、更新颖的视角重新审视设计作品,因此将符号学与产品仿生设计紧密结合,能够有效地指导人们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