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浇箱梁技术交底

现浇箱梁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书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强度提高0.5倍以上),工作安全可靠,构件轻,装拆方便,克服了传统式普通钢管支架用材量大,零部件多,搭拆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该脚手架立杆轴心受力,根部有可调节支座,顶部有可调节托座,对箱梁支架搭设十分方便。

2.支架基础首先清除基底表层土进行碾压,浇筑C15混凝土8cm,宽度为箱梁宽度+4m,由中间向两边做成2%横坡利于排水,对承台位置按照设计下发通知,用低压缩性土分层填筑。

3.底座支架立杆底部设可调底座,底座底板尺寸10cm×10cm,可调底座直接落在砼基础面上,并用丝杆调整地面不平整而引起的高差,丝杆最大露出长度不超过底托长度的1/3。

4.支架布置悬臂板位置:支架立杆纵向排距90cm,横距90cm,水平横杆步距120cm。

其他梁板位置:顺桥向间距60cm,横桥向间距60cm,水平横杆步距120cm。

水平杆及剪刀撑:为保持满堂支架的整体稳定, 支架顶、底20cm处采用Φ48钢管及扣件设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扫地杆,步距5.5米, 桥墩处分上、中、下三处用水平杆与砼面夹紧或顶紧,以增加支架的附着力。

顺桥向剪刀撑设置在腹板及支架外侧, 横桥向剪刀撑设置在横隔梁处,并按每2m一道设置,钢管采用Φ48钢管及扣件,钢管与地面夹角呈45°~60°。

5.龙骨架布置在支架可调U型顶托上横桥向放置10cm×15cm方木主龙骨,中心间距为1.2cm。

6.箱梁模板箱梁底模,侧模采用1.22m×2.44m厚18mm竹胶板,面板钉在10cm×10cm 方木上,两竹胶板结合部位应调整于主龙骨方木上,直接承受箱梁荷载。

7.操作要点1.支架基础按技术交底进行处理,并找平。

2.水平杆伸出扣件的长度均应大于10cm,以防杆件滑脱,水平杆在墩柱处用纵横水平杆与墩柱抱死,增强支架稳定性。

3.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30m以下架子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0cm。

4.可调底座顶托丝杆伸入立杆长度不小于30cm,以确保在浇注砼过程中,丝杆与立杆之间连接可靠。

5.斜撑杆的布置密度,当脚手架高度低于30m时,为整架面积的1/2~1/4,斜撑杆必须对称布置,且应分布均匀。

斜撑杆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关系很大,应按规定要求设置,不应随意拆除。

6.搭设支架时在箱梁两侧顺桥向安装工作梯,在挑臂外侧安装防护栏杆及安全网。

8.支架预压(1)支架预压的目的根据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现浇连续箱梁的支撑体系、模板体系施工完后,应对支架及脚手架等承力系统进行预压,以消除架体的非弹性变形,确保箱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如下图:每跨支架要设三个观测横断面,即跨中、支点附近三个断面。

每个断面设10个测点,即基础5个点,支架5个点(与基础点位置相对应底板位置),基础点位用红丝油漆标识(最好埋钢筋头,支架上的点位采用挂钢丝垂球地面作检测点和的办法。

c、观测阶段观测分成五个阶段:预压加载前,50%荷载、80%荷载、100%荷载、130%荷载、卸载后。

每个观测阶段要观测2次。

堆载结束后,测量观测6个小时安排一次,若沉降不明显趋于稳定可卸载(沉降两次差值小于1mm),卸载后继续观测一天。

注意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基础沉降明显、基础开裂、局部位置和支架变形过大现象,应立即停止加载并卸载,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d、观测成果沉降观测数据要如实填写在沉降观测记录表上,计算出支架弹性压缩量及基础沉降量,支架的弹性压缩结果用于底模预高,绘制加载-支架沉降曲线。

e、验收支架搭设预压验收后,分析数据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f、预压时应注意的事项①起吊作业要有专人指挥,不得超载,下降时要缓慢,避免对支架造成冲击。

②加载时应从跨中,向两边分层均匀加载,加载时设专人跟踪观察支架各部位的变形,发生险情时及时停止加载。

③加载期间应备齐遮雨篷布,在下雨时及时遮盖,以避免沙石吸水增加重量。

9.支座安装满堂支架搭设完毕后,即进行支座安装。

本桥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0#台两侧采用单向滑动支座GPZ(Ⅱ)2.0DX支座;1#墩采用固定支座GPZ(Ⅱ)6.0GD;2#墩采用单向滑动支座GPZ(Ⅱ)6.0DX; 3#台采用单向滑动支座GPZ (Ⅱ)2.0DX。

(以周庄东生产桥为例,本标段其余桥梁参看设计图纸,并严格按照图纸执行)安装方法如下:(1)支座进场开箱后,应检查安装使用说明书、标牌、合格证是否完整,并详细阅读、核实。

(2)在支座下面设置支承垫石,并按制作底板地脚螺栓间距与地脚螺栓规格预留螺栓孔位置,支承垫石表面要平整。

(3)安装时在支座设计位置处划出中心线,同时在支座顶盒底板上也要标出中心线。

(4)将地脚螺栓穿入底板(顶板)地脚螺栓孔并旋入底柱内,底板与底柱之间垫以直径略大与底柱直径的橡胶垫圈;(5)支座就位对中并调整水平后,用环氧树脂砂浆灌注地脚螺栓孔及支座底板垫层,待砂浆硬化后拆除调整支座水平用的垫块并用环氧树脂砂浆填满密实灌注垫块位置。

(6)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采取措施对支座进行防护,以免碰损表面及有害物体浸入。

2.2.2模板制作和安装⒈满堂架施工的箱梁底模、内外模均采用竹胶板。

面板直接钉在方木上,在钉面板时,每块面板从一端赶向另一端,保持面板摆放方向统一,表面平整。

根据设计图纸内容,本工程不需要设置预拱度。

⒉侧模板提前按图示尺寸制作,其它模板在现场制作。

⒊模板竖向肋带采用10×10cm的方木制作,间距为40cm,侧模纵向肋带采用双排φ48㎜普通钢管,并用对拉杆将内外钢管连接。

4.为保证箱梁线形顺畅,侧模竖向肋带顶端与翼缘板横向方木相连,底端放在箱梁底板横桥向方木上。

竖向肋带底端外侧布置一条通长方木,钉在箱梁底板横桥向方木上,并与竖向肋带顶紧,用方木或双排φ48㎜普通钢管加固。

5.箱梁外模必须平整,拼缝在一条直线上,模板拼缝用双面胶带夹紧。

模板采用铁钉沿模板四周与方木钉牢,铁钉间距30cm。

6. 内支撑立杆采用上下两道水平φ48×3mm钢管,形成“井”字框架,从下至上水平杆的布置间距为:20+80+30cm。

7.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工作配合进行。

模板的安装顺序为:底模→外侧模→翼缘板底模→底、腹板钢筋→内侧模→顶板底模→顶板钢筋→浇筑砼。

8.底模安装时每侧应比箱梁底尺寸宽20cm,以便侧模的安装。

9.底模安装完毕后,在底模上用全站仪测放箱梁边线及腹板中线,并墨线精确标出侧模的位置线。

侧模按铅锤方向安装。

安装侧模时,为防止模板发生位移或变形凸出,保证腹板的结构尺寸和外观,采用φ16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外套PVC管,以便砼浇注完后将对拉螺杆拔出。

拉杆的竖向间距为60cm,纵向间距为75cm。

10.为防止模板发生位移或倾斜,在模板的底部和顶部设置水平和斜向支撑。

11.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面标高、拼缝及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浇注砼时,设专人负责检查模板的稳固情况,若发现模板有超出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及时纠正。

12.腹板和底板按设计要求预留通气孔。

通气孔采用PVC管制作,安装时应确保与模板接触面密贴,并堵塞上口,防止浇注砼时堵死。

2.2.3钢筋加工和安装1.钢筋进场后必须按不同的钢种、牌号、等级、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设立明显的识别标志。

钢筋露天堆放时,应按规定垫高并加覆盖,防止钢筋锈蚀。

2.进场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进场后应按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3.钢筋加工场地必须平整、硬化,并按规定搭设钢筋加工棚。

禁止在下雨天露天加工。

半成品按品种分别码放,设立识别标志。

4.钢筋表面应清洁,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污、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或弯曲的钢筋均先调直。

5.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表4.2.4的规定。

6.钢筋的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或电弧搭接焊,焊条使用502焊条,。

7.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8.钢筋绑扎前,先按设计画出下层钢筋位置,按设计及规范绑扎底板钢筋,垫保护层块,上下钢筋间设置架立筋, 架立筋采用φ12短钢筋(两端用90°弯钩),按梅花型布置,固定绑扎成整体。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置于箱梁腹板上部,并交错布置。

2.2.4预应力施工本桥纵向设有预应力,预应力筋拟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预应力筋的锚固拟采用OVM体系锚具。

1.预留孔道(1)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设置预应力孔道定位筋,以确保预应力孔道在混凝土浇筑等过程中始终处于设计的坐标位置,严格检查波纹管,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刚度不变形,管壁严密不易漏浆,安装位置准确,管节连接平顺且紧密,所有管道沿长度方向直线段100cm,曲线段为50cm设一道定位钢筋,并点焊在主筋上,确保波纹管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出现变形、变位及漏浆现象。

当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发生干扰时,适当移动普通钢筋保证钢束管道位置准确。

垫板喇叭管内不允许有毛刺,在与波纹管连接时应平顺且密闭。

(2)管道接头处的连接管宜采用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类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直径的5~7倍,接头管两端用防水胶带缠裹紧密,防止漏浆。

(3)所有管道均应设压浆孔,并在竖曲线的最高点设置排气孔,排气管用内径20㎜的铝塑管,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金属或塑料扣件。

2.预应力筋的下料及穿束(1)进场的钢绞线其技术条件、质量证明书等内容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由工地试验室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绞线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禁止锈蚀或被油污染。

预应力材料的制作时,根据配备的千斤顶,锚具及图纸提供的预应筋长度进行制作,预应力筋下料长度按计算长度、工作长度和原材料试验数据确定,钢绞线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切断,严禁使用氧气、乙炔火焰进行操作切割。

(2)钢绞线编束时应逐根理顺,绑扎牢固,防止互相缠绕。

3.混凝土浇注在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到位,且钢筋、波纹管、模板、护栏伸缩缝和泄水管的预埋件等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箱梁混凝土浇注。

(1)砼浇注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检查合格签证后方可浇注砼。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以及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若有缝隙,应堵塞严密。

(2)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混凝土,两台输送泵车同时从一端向另一端平行浇注,砼供应应有保障措施,不得中途中断。

泵送至浇筑点纵向斜向分段,水平分层浇注,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每层砼应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在倾斜面上浇注砼时,从低处开始逐层扩散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