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片段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片段设计模板

.
可编辑word
佛山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片段设计模板

教师 黄一学校 佛山市第六小学 电话
82220960


课题 面积单位—公顷 教材 人教版小学 三 年级 下 册
教学
目标
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
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 学 思 路 在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这几个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可以用画正方形的方法描画出来,还能用一些实物进行比拟,如1平方厘米可用指甲来比量,1平方分米可用手掌来比量,1平方米可以用数地砖或用四把米尺接成正方形等方法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观察、画图、摸实物等方法,非常直观地观察、理解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建立起对它们的初步印象。但对于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时除了在描述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用到之外,生活中比较少见,学生
少有接触到,甚至有的学生对公顷、平方千米的印象是一片空白,另外,由于这两个单位
比较大,1公顷相当于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千米相当于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
的面积,城市中除了运动场等特殊场所外,要找到一片“1公顷”或“1平方千米”的空
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实际情况也决定了教学中难以开展“看看1公顷
(或1平方千米)有多大”的课堂活动。
怎样帮助学生建立起公顷、平方千米的印象,初步认识这两个土地面积呢?儿童的思
维是随着年龄增长,从具体的感性思维逐步向抽象的概括性的理性思维发展的,我认为,
在本课中不妨再用“程咬金的三道板斧”,即结合实际生活、课前预习和知识系统化:1、
.
可编辑word
既然学生在学习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时,能与实际相联系,通过一些实

物帮助认识、理解知识,学习公顷、平方千米时也找一些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建立印象;
2、还是要学生去看看,不过把“看”的活动放在课外,我布置了两个预习作业——要求
学生课前到新广场运动场或人民体育场上走走看看,尤其在跑道上走时留心观察100米有
多长;在课前通过问家长、查资料等途径了解公顷、平方千米的知识,收集一些城市、国
家面积的数据。3、把各个面积单位进行对比,把所学的面积单位系统化起来,加深学生
对它们的理解。
除此以外,我还要引导学生把想象力的力量发挥出来,借助想象去理解不可触摸不可
直接看见的东西。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面所限,其想
象形象不全面,教师应起“引路人”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教学过程
中注意加强用词的丰富形象性,增强学生形象思维,运用逻辑、推理、辨证等方法,使学
生学会想象的同时合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科学地分析、奇妙地组合,促进认知能力的提
高。我还准备了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场上画一个边长10米的正方形,计算出这个
正方形面积是1/100公顷。通过想象、推理、实践活动,加强教学效果。
片断教学过程预设
片断一 时间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或实录)
设计意图

片断一 新

向学生讲授“1公顷=100米×100
米”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1公顷是很大,但有多大呢?在一个
平原上画了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
我们站在这个正方形一个角上,左面那
条边要走100多步,右面那条边也要走
100多步,这两条边夹着的土地就是约1
公顷。”接着,结合课本中“生活中的
数学”,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收集
回来的数据。再问学生:“我们学校的

当得知“1公顷=100米×100
米”,刚开始时有的学生马上大惊
小怪起来:“1公顷太大了,有一
座西樵山那么大!”有的说:“象新广场运动场那么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闭起眼睛想象。展示课前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学校占地面积有没有1公顷”的推理。 通过想象,把1公顷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活化起来,通过一些身边的数据加强想象
的效果,如一个
教室的面积约
50平方米,200
个这样的教室,
面积约1公顷。
通过推理活动,
.
可编辑word
跑道有100米长吗?长还不够100米,
宽够100米吗?我们学校占地面积有1
公顷吗?”

让学生进一步
明确“1公顷
=100米×100
米”。

片断






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用粉笔在地上
画出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告诉学
生,要有100个这样的正方形拼起来才
是1公顷。与学生一道,沿地上的正方
形走了10圈,告诉学生,这10圈的路
程相当于沿着1公顷的正方形走了一
圈。

几名学生帮助老师拉卷尺,丈
量出10米后,其他学生沿卷尺用
粉笔画粗线,逐一画出边长10米
的正方形的各边。观察地上的正方
形,全班学生在正方形内站一站,
想象有100个这样的正方形该会
是有多大。走一走,体验1公顷是
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

如果说课
堂上的教学以
理论、想象为
主,那么,这个
教学环节就是
让学生参与到
实践活动中去,
把课堂教学中
抽象的知识具
体化,再通过具
体的活动巩固
所学知识。
在实践活
动中涉及了如
何丈量、如何画
出一个边长10
米的大正方形、
如何记录走的
圈数等问题,通
过解决实际问
题,提高学生的
能力。让全班学
生一起画出正
方形的边的环
节,也起到增强
班级凝聚力的
作用。

自我反思

片断设计的有效性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于他们来说概念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通过合理想象,
可以把抽象变为具体,把看起来难以触摸的知识变成可以观察、可以体验(当然,这种
体验是在学生脑海中完成的,为使这种“体验”真实起来,教师要注意引导方法。),为
.
可编辑word
析 了让想象更为接近现实,展示公园面积数据、城市面积数据等资料就起到强化想象、调

整想象接近真实情况的作用,而课后的实践活动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变得更为真实。

课堂教学后的效果分析 从学生完成练习题“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填空: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 );上海的面积大约是6340( )。”的情况可以看出,全班只有
4、5个学生出错,学生正确率比较高,通过多种途径,学生初步认识、理解1公顷、1
平方千米有多大,并会恰当地运用这两个土地单位。在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出现了意外
的收获,走完1/100公顷正方形的10圈周长后,有一名学生从现实推导走向臆想:沿面
积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走一圈要走4000多步,约需1小时。
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本课教学从抽象知识出发,借助想象、实际数据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再通过实践活
动巩固所学知识,但体验活动中均没有出现真正的“1公顷”、“1平方千米”,虽然通过
各种途径把知识具体化,但毕竟这种“具体化”是间接的,是在缺乏教学条件下的退而
求次,为教学活动带有一点遗憾。如果学校中有运动场或找来1公顷或1平方千米土地
的图片、录象展示给学生看就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注:凡提交的有效教学片断设计必须是经过参赛教师实际上课验证过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