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学技术20110514

组织学技术20110514


2.丙酮及醇类固定剂
• 系最初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固定剂,其 作用是沉淀蛋白质和糖,对组织穿透性 很强,保存抗原的免疫活性较好。但醇 类对低分子蛋白质、多肽及胞浆内蛋白 质保存效果较差,解决的办法是和其它 试剂混合使用,如加冰醋酸、乙醚、氯 仿、甲醛等。
(1)ke氏改良剂(100%酒精95ml,
2.各种因素对组织标本的取材的影响
• 如各种内窥镜钳取的组织,常因过度挤压
而变形,严重者组织结构被破坏。大组织标本
病变分布广泛,抗原在组织中分布不均一,常
出现人为的组织取材不准确。为了避免上述缺 点,组织取材时应注意:①活检钳的刃口必须 锋利,以免组织受挤压;②取材部位必须是主 要病变区;③必须取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区;
2.脱水、透明、浸蜡
固定后的组织用水冲洗后,组织中 充满水分,妨碍石蜡的侵入,必须用不 同浓度的酒精将组织中的水分脱净,这 一过程称为脱水。脱水后组织中含有酒 精,仍不能与石蜡相融,要用二甲苯或 氯仿替代酒精,组织经过二甲苯后呈现 透明状态,这一过程称为透明。把透明 后的组织块投入融化的石蜡中浸润,使 组织内的空隙充满石蜡,产生一定的硬 度,这叫浸蜡。
• 丙酮的组织穿透性和脱水性更强,常用
于冰冻切片及细胞涂片的后固定,保存
抗原性较好,平时4℃低温保存备用,临
用时,只需将涂片或冰冻切片插入冷丙
酮内5-10min,取出后自然干燥,贮存于 低温冰箱备用。
2. 复合固定剂
Bouin’s液 (饱和苦味酸75ml+40%甲醛25ml+36%冰醋酸
④必要时取远距病灶区的正常组织作对照。
3.取材后的处理
• 为充分保存组织的抗原性,标本离体后应立即 作处理,或立即速冻成冻块进行冰冻切片,或立即用 固定液固定进行脱水、浸蜡、包埋、石蜡切片。如不 能迅速制片,可贮存于 -196℃液氮罐内或-80℃冰箱
内备用。
二、细胞和组织的固定
• 为了更好的保持细胞和组织原有的 形态结构,防止组织自溶,有必要对细 胞和组织进行固定。固定的作用不仅是 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终止或抑制外源 性和内源性酶活性,更重要的是最大限 度的保存细胞和组织的抗原性,使水溶 性抗原转变为非水溶性抗原,防止抗原 弥散。

组织学切片标本制作技术简介
制作光镜组织学标本最常用的方法 是石蜡包埋切片法,即用石蜡把组织块包 起来,使组织变硬,便于切薄。其主要 步骤如下:
1.取材、固定
取材一般在动物死后2小时以内取。 将取下的新鲜的组织块迅速投入固定液 中进行固定。固定液的种类很多,常用 的有:福尔马林、酒精、丙酮及一些混 合固定液。固定的目的在于使组织中的 蛋白质迅速凝固,以停止其死亡前的变 化,从而保持标本的结构接近于其生前 的正常状态。
大家好
组织学技术与方法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技术
常用技术 [1].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ing)术 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 [2].冰冻切片(freezing sectioning) 取材→速冻→冰冻切片→染色→封固 [3].其他:涂片-血液、磨片-牙、铺片-CT等
冰醋酸5ml),用于冰冻切片的后固定。
(2)乙醚(或氯仿)与乙醇等量混合液。
Danos(1976)等认为其组织穿透性极 强,即使涂片上富于过多的粘液,固定 效果仍然良好,是理想的细胞固定液。
(3)AAF液:95%-100%酒精85ml,冰 醋酸5ml,40%甲醛10ml。
(4)Carnoy氏液:100%酒精60ml, 氯仿30ml,冰醋酸10ml,混合后4℃保存 备用。 以上两种固定液适宜糖原,某些抗 原,癌基因蛋白产物检测的 固定,P53 抗癌基因蛋白产物,PC-NA等抗原的保存。
3 .包埋、切片 浸蜡后,把组织块放入装有溶化的固体石蜡的包埋器中,待 石蜡凝固后,组织块便被包埋在里面,成为蜡块,这一过程称 为包埋。把包埋好的蜡块修好,粘在木块上,便可放到切片机 上,切成 5—6μm厚的薄片,然后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置于 60℃左右的温箱内烤干。 包埋器
粘好的 木块
载玻 片
4.染色、封固 贴好的切片,经过脱蜡、酒精侵水等过程后,即可进行染色。常 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 Eosin stain),简称H& E染色法。苏木素是一种碱性染料,可使组织细胞中的酸性物质( 又称嗜碱性物质)染成紫蓝色,如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等;伊红是一 种酸性染料,可使组织细胞中的碱性物质(又称嗜酸性物质)染成 红色,如多数细胞的细胞质、核仁等在H&E染色的切片中均呈红色 ,很易跟细胞核区别。另外,还有硝酸银染色、三色或多色染色等 ,在此不作介绍。染色后,经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即可封固。 封固时,在切片标本上滴一滴树胶,盖上盖玻片,干后即成为既可以 在镜下观察又能够长期保存的标本。
(一)、固定剂
1.醛类固定剂(单纯固定剂)双功能交联剂,其作用是使组织 之间相互交联,保存抗原于原位,其特点是对组织穿透性强, 收缩性小。有人认为它对IgM、IgA、J链、K链和λ链的标记 效果良好,背景清晰,是常用的固定剂。 (1)10%钙-福尔马林液 (40%甲醛10ml,饱和碳酸钙水溶液90ml)。 (2)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 (40%甲醛10ml,0.01mol/L pH7.4 PBS 90ml)。 (3)4%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 (pH7.4) (多聚甲醛40g,0.1mol/L PBS液pH7.4 500ml,两者混 合加热至60℃,搅拌并滴加1n NaOH至清晰为止,冷 却后加PBS液至总量1000ml)。
标签
三、切片观察:
德国莱卡手动切片机
一、组织标本的取材
• 取材的先后:应根据动物死后组织结构改变的 速度的快慢而定。首先打开腹腔,取出消化管, 因为消化管在血液循环停止后,黏膜很快发生 自溶现象;其次为肝脏、脾脏等多血器官及神 经组织;再其次才是其他脏器。
• 取材的大小:切取的组织块应小而薄,大小一 般以2cm×1.5cm×0.3cm为好,但有些特殊要 求的可视情况而定。 • 取材时要注明取材时间、组织名称、固定液名 称、组织块数量,以备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