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基本技术
切片:用于具有一定硬度的组织,例如肝、肾等
涂片: 用于液态组织,如血液,精液和唾液。
铺片: 用于很薄的组织,如肠系膜。
磨片: 用于很坚硬的组织,如骨和牙。
石蜡切片制作步骤
石蜡切片的制备
(一)取材
注意事项:
材料愈新鲜愈好,动作要迅速、准确,防止组织发 生变形、自溶; 取材所用的刀和剪要锐利,避免损伤组织; 取材部位要恰当、准确,易于说明问题; 所取组织块大小要恰当,便于固定液的渗透。组织
通过化学反应,将抗原抗体结合部位显示出来,借
助显微镜观察,确定检测物质的分布、含量。
2. 标记物种类
荧光染料:例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TMRITC),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酶类: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用光镜或电镜观察。 胶体金:多用于电镜观察。
抗原
抗体
抗原抗体复合物
根据标记不同分: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酶标技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包括PAP
法、ABC法、 SABC法等。与免疫荧光技术比较, 其优点定位准确、对比度好,染色标本可长期保 存,适合光镜、电镜研究。
荧光标记免疫组织化学
直接法
间接法
免疫组织化学(荧光素标记)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呈vWF阳性——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二、组织学技术简介
显微镜技术
组织化学术
图像分析术 细胞培养术和组织工程
显微镜技术
16 世 纪 末 , 荷 兰 的 眼 镜 商 詹 森 ( Zaccharias Janssen ) 和 他 的 儿 子 把几块镜片放进了一 个圆筒中,结果发现 通过圆筒看到附近的 物体出奇的大,这就 是现在的显微镜和望 远镜的前身。
铺片:将需要观察的薄片组织用手工的方法直接铺于
载玻片上,然后经过固定、染色等程序制成的标本。例 如蛙的肠系膜铺片,大白鼠的皮下组织铺片等。
磨片:骨,牙齿等组织,不经脱钙和切片,直接在磨
石上用手工磨成大约 50微米左右的薄片,然后再进行染
色封固在载玻片上的标本。
消化分离:将组织分离成小块,然后利用相应的化学
合适的固定液。
3. 固定液的量:一般为组织体积的6-10倍。 4. 固定时间:在保存组织形态结构的同时,尽可 能较好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 5. 固定温度:低温可以保持好的结构。
高效、方便、快捷的全自动形态检测平台!
(三)染色
HE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组
普通光学显微镜由二
部分构成:
①光学部分:包括聚
光镜、物镜和目镜;
②机械部分:包括镜
臂、载物台等。
尼康E-600光学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由光源、滤片系 统和显微镜三部分构成。光 源为高压汞灯,用以产生波 长短、能量高的紫外光。 原理:紫外光激发标本中的
荧光物质,使之产生各种不
同颜色的荧光,通过观察荧 光的分布与强弱来测定被检
显微镜技术
根据光源不同,显微镜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
类。前者以可见光为光源,后者则以电子束为光源。
—、光学显微镜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二)荧光显微镜
(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境
(五)相差显微镜 (七)微分干涉差显微镜
(四)暗视野显微镜
(六)偏光显微镜 (八)倒置显微镜
尼康E-600光学显微镜
组织标本制作的方法
组织切片法
非组织切片法
组织切片法:利用化学试剂将组织经过一系列的 固定(fixation)、脱水、透明后,再利用石蜡或火棉
胶和明胶等支持物渗透进组织内部,使组织保持
一定的硬度,并包埋 (embedding) 成块,然后依靠 切片机 (microtome) 将包埋好的组织块切成以微米 计的薄片,再根据需要进行各种染色得到的供显 微镜下观察的标本的方法。包括:石蜡切片、火
ABC法:一抗+生物
素化二抗+abc复合物
S-P 法 : 一 抗 + 生 物
素化二抗+ HRP 标记的 链霉卵白素
免疫组织化学(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 大肠肌动蛋白——actin阳性
4. 免疫组化技术的注意事项:
组织固定愈新鲜愈好。固定液多用4%多聚 甲醛,固定时间不宜过长。
组织脱水必需彻底。 切片必需完整,平展,无气泡、皱褶。 切片贴附必需牢固:载玻片需做特殊处理。 切片脱蜡彻底。
组织学基本技术
内容提纲
组织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组织学技术简介 组织标本的制备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术
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一、组织学概念及研究内容
1. 组织学(Histology)概念
研究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 研究内容
是在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
机体进行研究。
荧光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胶体金 免疫组织化学原理模式图
3. 免疫组化技术的种类
根据染色步骤分:
直接法:直接标记第一抗体。该法简单,特异
性强,但敏感性较差。
间接法:不标记第一抗体,标记第二抗体。该
法敏感性较高。
特殊的间接法: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均不标记,
而是用酶标记与第二抗体结合的物质。该法敏感 性高。包括PAP法、ABC法、 SABC法等。
喷 镀
干 燥
脱 水
三、显微组织标本的制备
显微组织标本的制备有多种方法,例如:切片法
(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涂片法、铺片法、
磨片法等。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石蜡切片法。
三、显微组织标本的制备
组织制片的意义和目的
组织标本制作的方法
组织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程序 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程序
组织制片的意义和目的
物质。
研究内容:观察组织、细胞 中有自发荧光或经荧光染料
染色或标记的结构。
尼康E800荧光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组成和普通显
微镜一样,不同处物镜与照 明系统颠倒,前者在载物台 之上,后者在载物台之下。 研究内容:观察细胞培养中 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变 化情况。 倒置相差显微镜:具有相差 物镜,使活细胞的不同结构 出现显著的明暗反差,并具 有立体感。 莱卡倒置显微镜
复合固定液 AF(乙醇-甲醛)固定液 Bouin固定液 Carnoy固定液 Zenker固定液
固定方法
浸透固定:将组织切成小块,直接 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灌注固定:一般采用心脏灌注固定。
固定更加迅速、均匀。
尤其适用神经组织。
固定注意事项
1. 及时固定:最好动物死后半小时内固定,一般 不超过2小时。 2. 固定液选择:根据组织的特点、染色方法选择
织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特殊染色:硝酸银染色、醛复红染色、甲苯胺
蓝染色等。
神经元
H.E染色
镀银染色
HE染色
苏木精 碱性染料 将嗜碱性物质染成蓝色
伊红
酸性染料
将嗜酸性物质染成红色
多数细胞的细胞质 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细 胞质中的核糖体 (线粒体、溶酶体、滑面内质网)
嗜碱性 嗜酸性
细胞爬片制作
将处理好的盖玻片放入接种了细胞的 培养瓶或六孔板内。
棉胶切片、明胶切片,冰冻切片。
非组织切片法
组织不经过切片手续制成的观察标本的方法为非 组织切片法。包括:涂片、压片、铺片、磨片、 消化分离、活体标本、整装标本、血管注射标本。 涂片:将所采的血液或骨髓样品涂抹于载玻片上 经瑞氏或姬姆萨染色后的标本。
压片:先将组织处理成小块物质,然后经化学药 品软化和染色,再用盖玻片压封于载玻片上的标 本。例如运动终板等。
PAS反应:确定组织或细胞中有无多糖存在的 一种方法。反应产物呈紫红色。
Feulgen反应:显示DNA,呈红色。
甲基绿-派若宁反应:同时显示DNA核RNA,DNA
呈蓝绿色,RNA呈红色。
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
苏丹红染色:脂类物质呈红色。 冰冻切片对脂类物质保持较好。
酶类:在适当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催化特异
的大小以1X1X0.3cm为宜,厚度一般不超过0.5cm。
(二)固定
目的:使组织内的蛋白质迅速凝固或
沉淀,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腐败,尽
量保持组织的原有结构和化学组成。
固定液的种类
单纯固定液 4%中性甲醛:用 PH7.2-7.4的PBS配制,配制后 密封、 4℃ 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一个月。适用 HE染色和免疫组化。 4%多聚甲醛:用PH7.2-7.4的PBS配制。 乙醇混合固定液
二、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结构
透射电镜标本制备步骤
取材(约1mm3)
双重固定 (双醛固定液和四氧化锇)
树脂包埋 脱 水
超薄切片
重金属染色
电镜观察
扫描电镜标本制备步骤
取材(直径约0.3cm)
双重固定 (双醛固定液和四氧化锇)
电镜扫描观察
藏于盛满固定剂的透明容器中。另一种是将发育至某一阶
段的鸡胚整体取出,经固定、染色、脱水、透明后封固于
载玻片上的标本。
血管注射标本:一种是将有色物质注射进血管,用酸或
硷将血管周围的组织腐蚀后做成的整体封藏的血管标本。 另一种是将有色物质注射进血管后,经一系列制片技术处
理后封固于载玻片上供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
四、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