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卷(课程代码00658)本试卷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写作体裁,它所属的范畴为A.记叙文B.说明文C.议论文 D. 杂文2.1990年1月24日,一位革命前辈,在同浙江省领导交谈时,用15个字概括了领导工作和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这位革命前辈是A.陈云 B. 彭真 C. 邓小平D.叶剑英3.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我们将其称之为A.选题B.选材 C. 立论D.驳论4.《不能搞“靓女外嫁”》这则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体现在A.昭示中心论点B.显示客观立场 C. 表明作者态度D.概括论题范围5.《手机市场急需治“水”》这则标题的修辞手法为A.比拟B.双关 C. 借代D.比喻6.新闻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A.积累丰富的知识B.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C.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7.旨在体现编辑部的主场、观点和态度,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是A. 观察家评论B.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C.本报评论员文章D.新闻述评8.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马克思为《新莱茵报》写的社论《六月革命》属A.阐述型B.启迪型C评价型D.论辩型9.专栏小言论是所有独立的评论体裁中最为轻便而又短小的一种,其字数一般在A.300字左右B.500字左右 C. 800字左右D.1000字左右10.开了以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先河的是A.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B.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C.中央电视台《今日话题》D.中央电视台《新闻透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新闻评论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是A.博闻善学、注重积累B.博采众议、多谋善断C. 阅读来稿来信,获取多种信息D.钻研方针政策,明确指导思想E. 专题调查研究,立论科学有据12.新闻评论的特点是A.新闻性 B. 客观性C.政论性D.说理性E.群众性13.在新闻评论写作实践中,违背立论准确性要求的表现是A.论点不准确 B. 论据和引语不准确C. 政策方针上的绝对性和片面性D.持论的浮夸和武断E论证说理的主观性14.新闻评论论证的具体方法有A.例证法B.引证法C.人证法D.反证法E.物证法15.从述评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工作述评 B. 形势述评C.经济述评D.事件述评E.思想述评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6.双关语17.阐述型社论18.“省意”原则19.编者按语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0.简答立论的基本要求21.简答新闻评论标题与新闻报道标题的区别22.广播评论如何做到上口动听?五、操作与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小题15分,第24小题25分,共40分) 23.分析题:根据新闻评论写作原理,分析下面作品的特点。
(字数600)(15分)要治“堵”,先治“心”唐跃培交通拥堵,似乎正在日益成为我国不少城市的一大特色。
几年前,还只听说北京、上海、广州这类特大型城市被戏称为“堵城’’。
然而,短短几年间,不仅鸟鲁木齐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堵”起来了,而且克拉玛依这样的中小城市也开始拥堵了,真是大有无城不“堵”、无“堵”不城的趋势。
在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时,大多数人找出来的多是客观的因素,比如车辆增加太快啦,道路太窄啦,道路布局不合理啦,红绿灯设置不科学啦,等等。
很少有人看到,一些司机和行人的违规行为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司机闯红灯、超速、乱停乱放、强行超车、酒后驾车,行人不走斑马线乱穿马路、不按红绿灯指示过街、不走人行道而在机动车道上“胜似闲庭信步”……这些行为都影响了车辆的规范、顺畅行驶,这些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
一旦在大街上发生了交通事故,无疑就更添“堵”了。
这些司机和行人的不规范行为源于哪里?显然主要来源于当事人规则意识的淡薄、文明素养的欠缺。
他们不是以守法守规为荣,而是以能够无视法律与道德规范从而获得一种“超人"、“人上人”的感觉为荣。
也就是说,路堵来源于心“堵”。
心态的不健康,是交通拥堵的重要根源之一。
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伴随着转型的阵痛。
人们在享受从未享受过的比较丰厚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似乎又觉得无路不“堵”、无处不“堵”:到政府机关办事,求爷爷、告奶奶,一件半小时就可以办完的事往往几个月也办不下来,堵;孩子入托、上学,托了这个托那个,求了校长求老师,堵;去医院看病,医术差、费用高,不见红包不动刀,堵;去商店买东西,经常买到“假冒伪劣”,堵;去餐馆就餐,一不小心就碰到“地沟油”,堵;就是下班后在单位加班做奉献,晚走了要劳驾门卫开大门,也可能要看难看的脸色、听难听的话,堵……这些社会层面的“堵”和交通拥堵一样,原因也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可以说,和交通拥堵相比,社会“堵"的主观原因占的份量更重。
无论是办事“堵”、上学“堵”、就医“堵”还是生活中其他各种各样的“堵",固然有办事程序僵化,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客观原因,但是,部分公务人员的权力寻租心态、“官老爷"情结和懒散习气,部分教育、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拜金心理和职业道德缺失,部分普通民众把自己的岗位当作自已的地盘从而“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山大王”意识,部分商业经营人员唯利是图的观念……一句话,拜金主义思想与道德感缺位,这些主观原因,这些“心病”,是转型阵痛发作的更重要的原因。
在这样一种社会生态中,似乎人人都在被“堵”,又似乎人人都成了给别人添“堵”的人。
大家都觉得烦,觉得累,觉得不幸福。
这样下去,社会又怎能和谐呢?和谐社会又怎能建成呢?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一个社会,也像一个人一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堵了,不通了,就会“痛”。
人痛,就可能失去正常的行为能力;社会“痛”,就可能失序、混乱。
人体要真正健康,就必须先做到气血畅通;社会要真正和谐,除了不断改善物质条件之外,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心”要畅通,要有一个奉公守法、忠于职守、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取财有道的健康心态,从而使整个社会处于“通则不痛”的状态。
要治“堵”,先治“心”。
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在留给女儿的遗言中写道:“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着行人不止你一个”。
因此,无论是走在城市的路上还是走在从政的路上、经商的路上、从教的路上……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时时刻刻意识到“行人不止你一个”,随时尽己之力帮同行者“走路"顺畅。
只有这样,各种各样的“堵”才会逐渐消失,转型阵痛才能尽快消除,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建成;只有这样,我们每一个人也才能因“路路畅通”而感到幸福。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2012年12月4日24.操作题:就下面报道写一篇论坛评论,题目自拟。
(字数700)(25分)据《中国新闻周刊12014年4月29日报道,4月9日,数千大庆油田职工及其亲属到大庆油田公司门前聚集,抗议公司改变职工大学毕业子女包分配稍度。
对于新规定,大庆油田内部也有不同意见。
抗议员工表示,包分配制度的废除违背了企业长期以来的传统和承诺,不少职工子女的就业将会受到影响;也有员工认为这是一种良性改制,避免已经臃肿的机构人浮于事。
《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说,中石油l999年组建,2000年在纽约上市,是全球最大石油公司之一。
据悉,大庆油田可能是中石油旗下唯一的一个还在采取内部消化方式解决员工子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子公司。
在1990年代末期,中石油曾随着国企改制浪潮进行过一次减员增效,一部分职工因此下岗。
近年来,由于公司利润增长速度下降以及人员数量和成本的上升,中石油管理层已屡次喊出“减员”。
据大庆油田职工介绍,“国家有关部门出于对中石油的企业性质和利润考虑,要求中石油用工数量要从之前的180万降至140万,但每年的用工递减还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中石油集团原总会计师王国晖也曾坦言“员工薪酬支出快速攀升,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问题,引起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有鉴于此,中石油大庆油田从今年开始改变了职工大学毕业子女就业制度。
往年,只要油田职工子女大学毕业,基本上就可以进油田公司工作;而今年,二本非油田主干专业毕业生、三本毕业生不能直接包分配,而是委托大庆技师学院对这部分毕业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后,择优录用,同时必须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研究生毕业生必须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这也成为了大庆油田职工及其亲属在油田公司门前聚集的导火索。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称,缩减分配规模的做法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大庆油田出现,而油田职工及其子弟的抗议也早不鲜见。
在2010年时大庆油田就有过一次面向内部的招工,因招工人数只有400多人,远远不能满足职工子女实际就业需求,引发强烈抗议。
抗议员工认为,大庆石油公司长期有为职工子女安置工作的传统和承诺,但如今企业“却突然开始拒绝接收部分毕业生就业”,加之大庆地处黑龙江西部偏远地区,若不进入石油企业,会造成很多职工子女难以就业。
有油田抗议职工说:“那些上三本的孩子很多都是学习不怎么好的,很多家长花几万块钱给孩子培训上大学,目的就是以后有个稳定工作,结果这边不招工了。
”这些职工表示,大庆石油属于央企,如果得不到一个说法,“我们只能去北京和中石油总公司和国资委讨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