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目的:
规范产品作业流程,确保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品质异常控制,做好前期防范工作,确保产品品质及工艺的完整性,降低生产成本。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订单
三·权责:
3.1 业务:接受客户信息资料,提供完整资料与信息。
3.2 工艺工程师:对业务提供的客户资料评估、规划、组织评审。
3.3 印前制作:对客户文档及信息要求核对及修改。
3.4 采购:按产品工艺要求采购备料。
3.5 生产计划:计划达成产品客户交期
3.6 印刷及印后:按工艺要求制作生产、首件确认
3.7 品质:监督执行生产通知单及样品的工艺要求。
四·定义:
完善客户订单产品制作工艺,对产品印前印后工艺的前期规划,规范新旧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有效控制生产品质异常,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五·作业规范:
5.1作业流程图:
5.2业务负责客户产品的导入、信息资料的接受及信息沟通,确保资料的完整与准确性,
接到客户资料后业务或跟单员首先初步确认信息资料是否完整。
5.2.1 确认客户信息资料后按客户的工艺要求规划报价,简单产品由报价员按公司流程报
价,工艺复杂或需求评审的产品,由工艺工程师规划或按工艺评审报告规划报价,确认报价工艺与实际生产工艺相结合。
5.2.2工艺复杂的新产品首先与工艺工程师商议组织相关部门评审,确认工艺路线及质量标
准,录入《工艺评审报告》,按评审工艺规划及标准下《业务指示单》并附《工艺评审报告》。
5.2.3重复生产产品或简单的新款说明书确认信息完整后直接下《业务指示单》。
5.2.4业务或跟单员《业务指示单》下发或信息资料交接只对应一个窗口工艺主管,确保信
息资料的规范统一与完整。
5.2.5任何订单在下达《业务指示单》时必须确保满足以下要求:有效的样稿、具体的工艺
要求与质量要求。
5.2.6样稿类:所有订单必须有有效样稿,且清楚的注明样稿的类型与用途,并盖章签名:
A、色样:印刷时作颜色参考色样
B、内容样:生产及品控作核对文字、图案、位置内容样
C、规格样:生产及品控作模切规格、啤位、结构样
D、所有的打纸稿的书必须简单装订(以不散乱为标准)对于没有页码或者暗码的书
则必须用笔进行编码;(我公司设计制作的则由制作员装订)
E、对于需要烫金、UV或者凹凸等必须在样稿上清楚明确位置及加工要求;
F、所有更改内容的必须有业务员的亲笔签名及更改位置或文字
5.2.7工艺与质量要求:
A、《业务指示单》的填写必须工整,字体清楚,工艺要求明确,在下单前要检查样稿
的各个项目(尺寸、颜色数量、P数等),务必做到样稿与《业务指示单》要求一
致;
B、客户的质量要求要明确,超出我们质量要求或者客户有特别要求的则必须在《业
务指示单》上详细注明;
C、对于工艺、质量要求特殊或者复杂的则在下单前先与工艺工程师组织工艺评审。
5.2.8客户自来文档的订单管理:
A、客户自来文档,不管客户是否提供具体的样稿,业务跟单员要自己先检查一下颜色、
尺寸、P数等直观的参数,确保与客户订单一致,初步合格后方能下单;
B、对于客户自来文档,没有提供任何资料的,则业务员或跟单员需提供印前打印的纸
稿(喷墨稿、数码稿、蓝纸稿等)进行签名确认,明确注明样稿的类型;
C、对于客户自来文档,客户有提供样稿的,则业务在接单时跟客户沟通,明确样稿的
用途,并签字确认,印前在制作时必须打印蓝纸或者数码稿对样稿进行再确认(颜
色打数码稿由操作员比较样稿,内容有校对员校对是否一致),有疑问立即通知工
艺部处理。
5.2.9自来菲林的订单,业务在接单时首先要确认菲林的套数、色数、规格等是否与客户提
供的资料一致,确认后方能下单;下单到版房拼版员要依据《生产通知单》对菲林
进行常规检验(尺寸、套印、出血位等);
5.2.10需要客户看色的,生产在上机前4个小时(第二天一早要上机的则前一天下午
4:00左右通知业务/跟单员联络客户)由计划通知跟单员/业务员,由业务员自行
通知客户,在调好机器后30分钟未到公司也未接到业务员任何信息的则直接拆版,
造成任何损失由业务员承担。
5.2.11样稿与《生产通知单》是生产加工的依据,凡是样稿不明确或者没有确认,工艺不
清楚等,工艺一概不予受理,由此引起的交期、质量等由业务员自行承担。
5.2.12由于客户下单工艺不全、或者材料错误等原因导致成本有误的,则必须重新下业务
更改通知单,否则不予受理,由此引起的交期、质量等由业务员承担。
5.2.13生产工艺员按此标准统计业务下单状况,并每月按照业务员下单异常统计交工艺经
理与业务经理对异常做出改善措施的协调。
5.3工艺开单员按《业务指示单》的要求及样品规划开单,特殊工艺按《工艺评审报告》
规划,数量、规格备注清楚,工艺说明要简单明了,用料名称与规格要符合《业务指
示单》或样品的要求。
5.3.1工艺开单员按工艺要求开完《生产通知单》后,翻单或新产品自检后工艺经理审核
副总审批后下发,工单审核附完整样品。
新产品打样附《打样跟踪表》到样稿袋。
5.4 生产计划接到《生产通知单》后,按产品工艺及客户交期安排生产计划,按生产产能
饱和程度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时,急时跟业务沟通交期是否能推迟,如不行需组织工艺
评审,调整现场生产或组织外发,满足客户交期。
5.5印前制作按《生产通知单》及生产计划表安排制作输出,制作拼版按生产通知单工艺
说明制作,拼好大版后打兰稿出来,由对稿员核对原稿或样品与兰稿是否一致,说明
书需做好折手核对折页方式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在兰稿上签名,确保拼版资料的准
确性。
5.5.1如需输出菲林的产品确认无误后外发输出,外发菲林回厂后再次核对及检查菲林,
确认是否有掉字,乱网、划伤等,确认无误后下发生产版房。
5.5.2 CTP输出由对稿员确认拼版文件OK后上传CTP流程及存档,CTP出版员在出版时先
核对分色文件是否与工单工艺要求一致,确认后再出版,减少版材浪费。
5.5.3 需要做烫金、凹凸、压纹版的产品CTP做好文件确认OK后发工艺部外发做版,回
厂后工艺员版与文档核对是否完整,确认无误后交生产部门。
5.5.4印前制作人员定期为客户文件编号存档,防止电脑病毒侵入丢失文件。
5.6生产部门按《生产通知单》要求及样稿进行制作,生产制作过程中每道工艺必须做首
件确认。
机长及部门主管或组长确认后品质监控确认,工艺复杂的产品需通知工艺工程师现场确认,确认首件无误后开始正常生产,并填写《打样跟踪表》。
首件必须保留3个月。
5.7样品检验:
5.7.1样品完成后由品质检验并填写《样品检验报告》,检验合格附检验报告将样品交工艺
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再次检验确认合格交业务送样。
如样品不合格转入《不合格品
控制程序》流程处理。
5.8业务送交样品后尽量在3日内跟客户确认样品是否OK并签样回公司,样稿房按客签样
品建档存样(颜色、内容、规格),确保样稿的完整准确。
5.9质量管控:
实施PDCA循环质量控制,这个循环主要包括四个阶段: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及八个步骤。
八个步骤是四个阶段的具体化。
5.9.1计划阶段
计划是质量管理的第一阶段。
通过计划,确定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以及实现该方针和目标的行动计划和措施。
计划阶段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
针对找出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第三步,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第四步,制定改善质量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
5.9.2实施阶段
第五步,执行计划或措施。
5.9.3检查阶段
第六步,检查计划的执行效果。
通过做好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专职检查等方式,将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认真检查计划的执行结果。
5.9.4处理阶段
第七步,总结经验。
对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正确的加以肯定,总结成文,制定标准。
第八步,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检查,对效果还不显著,或者效果还不符合要求的一些措施,以及没有得到解决的质量问题,不要回避,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把其列为遗留问题,反映到下一个循环中去。
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
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
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循环转动向前。
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
5.10工艺变更:
客户变更资料或者公司内部工艺变更,必须下《变更申请通知单》。
客户变更资料
由业务跟单下产品资料内容变更申请单业务经理审核后给工艺部,工艺部下发《变
更申请通知单》各部门签收,内部工艺变更由工艺员直接下发,工艺经理或副总
审核。
签收完变更申请单交品质部做监督执行确认,确认变更执行后工艺存档。
附件表单:
《变更申请通知单》
《打样跟踪表》
《样品检验报告》
《生产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