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钢琴协奏曲有感

黄河钢琴协奏曲有感

从心灵到肉体的震撼
-------《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两岸是我的故乡—山东。

富饶人美的土地,黄河母亲慈爱温柔的养育了勤劳朴实的人们。

教科书上说,黄河母亲河,伟大的精神作用,指引着英勇的中国人民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儿时的我,是这样迷茫地歌颂她的。

朦胧的想象中,她是个既慈祥又坚毅的女人形象。

但是听朗朗演绎的黄河,激起了我对黄河的热切和崇拜。

或许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了音乐带来的震撼和波涛澎拜,每当听到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整部协奏曲分为四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
黄河船夫曲
通明绚烂的弦乐声中,由弱渐强,有慢变快的琴声响起,跳跃的节奏,强烈的震撼,最后小小的辉煌,展开了一副黄河船夫勤劳苦难的人生画卷。

炽热的烈日下,生灵涂炭的中国,黝黑坚实的中国人,拉着粗大的纤绳,艰难的在海水中迈着沉重的步伐。

无暇顾及豆大的汗珠,也无暇顾及身体的负担,心里只有家人的温饱和孩子的未来。

哪怕自己累死在黄河水中,化作细小的泥沙,为年轻的船夫们铺平着沙砾斑驳的沙滩。

杂乱的琴声中,满满的不和谐音交织在一起,展示了船夫们焦急复杂的心情。

接着一阵柔弱的抒情,从远处飘过,媚黛之中又夹杂着小心翼翼,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或许这份弱不禁风是船夫体硕身坚下那颗脆弱的心。

他们渴望着幸福,很简单,有的吃,有的穿。

可是,在那个年代,没有人会理会这些,因为西方帝国主义疯狂的侵略和无情的迫害使我们无家可归,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或许,这些船夫只能出卖自己的身体和体力去果腹,去御寒。

大海湛蓝无垠,天空万里无云。

一副美好幸福的图景下,船夫们放下手中的活,想要歇息片刻,不禁憧憬着未来,梦想着大好山河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找回失去已久的尊严。

随着一阵强有力的刮奏,从梦境回到现实,或许是无情的皮鞭抽打着,也或许肆虐的棍棒敲打着。

船夫们回到了痛苦之中,却用一双愤怒的,喷火的眼睛瞪着这个世界,这个社会。

咆哮了几声。

(此处第一次展现保卫黄河的主旋律)。

苦难的中国人民愤怒了。

《黄河颂》
一阵低沉肃穆的大提琴声,勾起第二乐章的基调。

接着是钢琴不断地渲染着主旋律,而后是弦乐和钢琴的结合,铿锵有力,无所不催的气势。

从炎帝黄帝,到秦皇汉武,再到盛唐满清。

黄河哺育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留下了多少足迹和记忆要我们去收集,可是,现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无力的面对着黄河的威严和壮伟。

能做什么?
大浪滔滔,气势如虹,横贯山河,怒吼冲天,澎湃的黄河水仿佛在赋予麻木的中国人失去的尊严和勇气。

站起来,站起来!
这么富饶的土地怎么能落入帝国主义之手,同胞们,万众一心,共筑长城,抵御外敌,换我中华。

这是黄河的怒吼,也是奋进中国人的心声。

随着号声的渲染仿佛是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随即又是钢琴猛烈的敲击和弦乐声轰鸣的渲染,心中的崇敬之情,沸腾的血液伴着滚滚的黄河水,泛滥了,奔腾了。

带着无比的热切和满满的决心。

在通明的和声中,奔向远方。

《黄河愤》
悠扬的笛声,缓缓地萦绕的耳畔,清脆的无邪,葱茏的韶华,如柔媚的春水蔓延在心间,之后又是钢琴的流水似的装饰音,华丽但又随和,仿佛是一湾清水池塘,月色正浓,让人心中美感此起彼伏,生生不息。

而后,弦乐的加入,炫目的强势,表达着内心的感情。

仿佛空气中瞬间充满了暖暖明媚的阳光,让人沉醉在朦朦胧胧的意境之中,没有了黑暗,没有了饥饿,没有了压迫,只有这如歌如诗的天国之地。

最后笛声收尾,美感挥之不去,动容之余回味无穷。

这种柔美的境界,显然和本乐章相背而驰,就在我满心沉迷的时刻,一阵滂沱纷杂打破了这份美景,之后是沉重缓慢的钢琴和弦。

重重的敲击着我的心。

仿佛告诉世界,美丽的黄河,是中国人心中的天堂,是不容许任何一个帝国主义侵略的,每一个沉重的音符都是一句嘹亮激昂的号角。

回头张望着,两岸金黄,值稻花香时,落晖暖烘,彩云闲暇,碧空流转,光影依依。

(此处再次抒情,装饰音和琶音组合。


之后,是一阵更加强烈的和声。

将整个协奏曲推向高潮。

仿佛告诉世界没有人可以阻碍中国人收复失地,驱除列强的决心和历史宿命。

《保卫黄河》
一阵军号嘹亮中,保卫黄河的高潮即将到来。

这个乐章我难以用言语去表述。

如同千军万马齐踏而至,盛洪震天,气贯长虹,霸气十足。

又如骏驰千里的滔滔黄河之水,来自彩云深处,倾泻万里,气壮山河,万物黯然失色,足以毕恭毕敬,扶手仰慕。

这不仅是一首鼓舞士气的军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诠释,是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本质写真。

之后又是短促的主旋律,让人心里即刻沸腾难耐,仿佛就要拿起手中的土炮洋枪和敌人同归于尽,誓死捍卫中国每一寸土地。

站在高山之巅,眼下是壮丽的河山,只是已不是从前,江山易主,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无言的结局绝不是我们的宿命。

就像狼牙山五壮士,戊戌六君子那样,浩然正气,矗立乾坤。

这是我们的使命。

起来吧,中国人,起来吧,不愿做努力的人们!
就在此时,渐渐辉煌之时,内心已经斗志昂扬,汹涌澎湃。

此时,奏出了《东方红》的主旋律。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万种思绪感情颖脱了毛泽东,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表现到极致,通过心中的激动渲染他对中国伟大崛起作出的杰出贡献,是我们膜拜的英雄。

或许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它能轻而易举的将世界填充它的色彩,让人们为她俯首,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音乐无国界,因为音符是相同的,感情是相溶的,有了对美的眷恋便有了对音乐的爱恋,这或许是音乐可以征服心灵的秘密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