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100.3 100.3
100.4 100.3
100.6 100.3
100.5 100.3 100.4 41.2 69.1 55.15 0.87
100.5 100.3 100.4 39.6 68.9 54.25 0.71
100.5 100.3 100.4 38.1 69.1 53.6 0.51
100.6 100.4 100.5 36.8 69.3 53.05 0.34
Nu 55.3354 64.0242 0.4 pr 0.69446 0.4
计算结果如下:
5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
表 3:直管传热计算结果
/ Kg / m 3
1.0643 0.0289 2.01E-05 0.6945 40.0041 36.7363 251.0448 79.9425 55.3354 34485 64.0242 1.0816 0.0285 1.98E-05 0.6955 44.5558 21.7761 192.6587 55.0826 38.6172 21034 44.6555
Pr 0.7063 2 10 4 t C p 1.005KJ ( Kg K ) 1
以表 1 中第一组数据为例:
△tm =
(100.3 47.7) (100.3 70.7) (tw t1 ) (tw t2 ) ℃= 40.0040 ℃ (tw t1 ) (100.3 47.7) ln ln (tw t2 ) (100.3 70.7)
五、操作要点
1、实验开始前,先弄清配电箱上各按钮与设备的对应关系,以便正确开启按钮。 2、检查蒸汽发生器中的水位,使其保持在水罐高度的 1/2~2/3。 3、打开总电源开关(红色按钮熄灭,绿色按钮亮,以下同) 。 4、实验开始时,关闭蒸汽发生器补水阀,启动风机,并接通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电源, 打开放气阀。 5、将空气流量控制在某一值。待仪表数值稳定后,记录数据,改变空气流量(8~10 次), 重复实验,记录数据。 6、实验结束后,先停蒸汽发生器电源,再停风机,清理现场。 注意: a.实验前,务必使蒸汽发生器液位合适,液位过高,则水会溢入蒸汽套管;过低,则 可能烧毁加热器。 b.调节空气流量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为保证湍流状态,孔流压差读数不应从 0 开始, 最低不小于 0.2KPa。实验中要合理取点,以保证数据点均匀。 c .切记每改变一个流量后,应等到读数稳定后再测取数据。 六、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 表 1.直管传热数据记录表 壁温 tw1/℃ 壁温 tw2/℃ 平均壁温 tw/℃ 进口温度 t1/℃ 出口温度 t2/℃ 空气平均 温度 t/℃ 孔板压降 △p/kPa
/ W /( m K )
/ Pa s
Pr tm/℃
Vs / m 3 / h
Q/ J /s
/ W m 2 K 1
Nu
Re Nu/Pr0.4
/ Kg / m 3
100.6 100.2 100.4 39.8 75.8 57.8 1.56
100.6 100.3 100.45 41.2 77.1 59.15 1.28
100.6 100.4 100.5 41.6 78.1 59.85 1.01
100.6 100.4 100.5 41 79 60 0.82
100.7 100.3 100.5 40.1 79.2 59.65 0.65
100.7 100.3
100.8 100.3
100.9 100.3 100.6 34.9 79.7 57.3 0.28
100.5 100.55 38.7 79.3 59 0.54 37.6 79.5 58.55 0.43
(1.71 0.005t ) 10 5 Pa s (2.4513 0.0074t ) 10 2 w /( m k )
2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
Q—传热量,W; A —总传热面积,m2 ;
t m —管壁温度与管内流体温度的对数平均温差,℃。
传热量可由下式求得: Q Wc p (t 2 t1 ) / 3600 Vs c p (t 2 t1 ) / 3600 式中 W—质量流量,kg/h; cp —流体的比定压热容,J/(kg.℃); t1 ,t2 —流体进、出口温度,℃; ρ—定性温度下流体密度,kg/m3 ; V s —流体体积流量,m3 /h; 空气的体积流量由孔板流量计测得,其流量 V s 与孔板流量计压降△p 的关系式为

Q 251.0448 79.9425 w m -2 K 1 At m 3.14 0.02 1.25 40.0040
Nu
Re
d 79.9425 0.02 55.3354 0.0289
du


4q m 4 Vs 4 1.0643 36.7363 34485 d 3600d 3600 3.14 0.02 2.01 10 -5
1.0708 0.0288 2.00E-05 0.6948 41.7703 31.4203 233.8684 71.3237 49.6046 29811 57.3813 1.0839 0.0285 1.98E-05 0.6956 45.0357 18.2133 170.8455 48.3256 33.9372 17658 39.2408
100.6 100.4 100.5 36.1 69.8 52.95 0.24
100.3 100.35 100.45 47.7 70.7 59.2 1.87 44.9 69.8 57.35 1.4 42.9 69.2 56.05 1.2
4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
表 2.强化传热数据记录表 壁温 tw1/℃ 壁温 tw2/℃ 平均壁 温 tw/℃ 进口温 度 t1/℃ 出口温度 t2/℃ 空气平 均温度 t/℃ 孔板压降 △p/kPa 数据处理: 已知公式: 0.7063 2 10 4 t kg / m 3
Q VsC p (t2 t1 ) / 3600 、 Q
At m
、 Nu
d 、 du , 这 样 即 可 得 到 Re
lg( Nu / Pr 0.4 )与lg Re 的关系,再利用图解法或最小二乘法拟合出 m、lgA。这样就能得出
传热膜系数的半经验关联式。
二、目的及任务
3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
1、蒸汽发生器 6、套管换热器 10、压力传感器 2、蒸汽管 7、放气阀 3、补水漏斗 8、冷凝水回流管 4、补水阀 5、排水阀
9、空气流量调节阀 13、风机
11、孔板流量计
12、空气管
本实验装置流程图如下所示,冷空气由风机输送,经孔板流量计计量以后,进入换热器 内管(铜管) ,并与套管环隙中的水蒸气换热。空气被加热后,排入大气。空气的流量由空 气流量调节阀调节。蒸汽由蒸汽发生器上升进入套管环隙,与内管中冷空气换热后冷凝,再 由回流管返回蒸汽发生器。 放气阀门用于排放不凝性气体, 在铜管之前设有一定长度的稳定 段,用于消除端效应。铜管两端用塑料管与管路相连,用于消除热效应。
1.0753 0.0287 1.99E-05 0.6951 43.0699 28.9107 228.2539 67.5110 47.1105 27637 54.4880 1.0858 0.0284 1.98E-05 0.6957 45.5331 14.6319 144.1474 40.3283 28.3616 14231 32.7917
1.0785 0.0286 1.99E-05 0.6953 43.7782 24.3020 204.1360 59.4008 41.5476 23352 48.0490 1.0862 0.0284 1.97E-05 0.6957 45.4882 12.1231 123.8821 34.6928 24.4047 11798 28.2164
北京化工大学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 班 学 姓 级: 号: 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 组 人: 实验日期:
2010.12.6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
m 0.4 一、 报告摘要: 本实验通过对公式 Nu A Re Pr 的变形, 得 lg
Nu lg A m lg Re , Pr 0.4
通过实验测得壁温 t w ;空气进出口温度 t1 、 t 2 ;孔板压降 p 。查表及由已知公式得到不同 温度下空气的密度 、黏度 、管壁材料的热导率 、普朗特数 Pr 、比定压热容 C p 。再 根 据 公 式 t m ( [ t w t1 ) (t w t 2 )] / ln[(t w t1 ) /(t w t 2 )] 、 Vs 26.2p 0.54 、
① 掌握传热膜系数 α 及传热系数 K 的测定方法; ② 通过实验掌握确定传热膜系数准数关系式中的系数 A 和指数 m、n 的方法; ③ 通过实验提高对准数关系式的理解,并分析影响 α 的因素,了解工程上强化传热的 措施;
三、基本原理
对流传热的核心问题是求算传热膜系数 α, 当流体无相变时对流传热准数关系式的一般 形式为: Nu
Vs 26.2p 0.54
式中△p—孔板流量计压降,kPa; V s —空气流量,m3 /h。
四、装置和流程
1、设备说明 本实验空气走内管,蒸汽走环隙(玻璃管) 。内管为黄铜管,其管径为 0.020m, 有效长度 为 1.25m。空气进、出口温度和壁温分别由铂电阻(Pt100)和热电偶测得。测量空气进出 口温度的铂电阻应置于进、 出管的中心。 测量管壁温度用一支铂电阻和一支热电偶分别固定 在管外壁的两端。孔板流量计的压差由压差传感器测得。 实验使用的蒸汽发生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装有玻璃液位计,加热功率为 1.5kW。风机 3 采用 XGB 型漩涡气泵,最大鸭梨 17.50kPa,最大流量 100 m /h。 2、采集系统说明 (1) 压力传感器 本实验装置采用 ASCOM5320 型压力传感器,其测量范围为 0~20kPa。 (2) 显示仪表 在实验中所有温度和压差等参数均可由人工智能仪表读取, 并实验数据的在线采集与控 制,测量点分别为:孔板压降、进出口温度和两个壁温。 3、流程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