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少年闰土1

4少年闰土1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少年闰土》节选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故乡》,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和闰土之间儿时真诚的友谊,表达了作者对闰土的喜爱、佩服和怀念的情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生字新词。

4、引导学生从读学写,掌握抓人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他外貌以及性格上的特点。

难点:掌握抓住人物特点的写法,并进行仿写。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搜集鲁迅资料;充分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说鲁迅,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起鲁迅,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谁能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学生交流)出示课件:鲁迅生平简介师:是的,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为我们中国现代文学史奠定了基础,塑造了许多富有生命的人物形象。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鲁迅笔下的和你们年纪相仿的朋友----少年闰土。

板书课题:少年闰土二、师:鲁迅作品中有些词语,我们今天读起来感到陌生。

自由读文,边读边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学生汇报,共同解决字词。

三、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我”和闰土是一种什么关系,从哪里判断出来的。

板书:“我”——闰土说明“我”为什么加引号。

因为这篇课文选自短篇小说《故乡》,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的人物和情节有虚构、想象的成分,所以作品中的“我”不能说是鲁迅先生。

学生读文汇报:预设1:主仆关系:我是小少爷,而闰土是忙月的孩子。

(自由读第二段,想想什么是忙月?)预设2:朋友关系:我们无话不谈,分别时还依依不舍。

过渡:在那个等级分明的年代,一个富家的少爷与一个忙月的孩子能成为好朋友,那看来闰土身上一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去详细了解。

四、学习外貌,感受可爱。

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

2、汇报:预设一:“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1)指名读这段文字,说说,闰土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可爱、健康等)从哪看出来的?(2)指导朗读。

指导写作:作者描写人物主要从哪几方面展开的描写:脸型、脸色、穿戴等。

过渡:这是“我”初次见到的闰土,那么他在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读第一自然段。

预设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在“我“的脑海中,闰土始终是什么样的孩子?你从哪儿看出来了?引导学生说出:勇敢(2)首先,从他的动作看出来:找出闰土的动作,指名做“捏”的动作,指导看书中的插图。

全班表演“剌猹”,边演边读: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剌去。

(3)猹很狡猾:这么有力,那猹一定被刺中了吧?(没有,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用一个词形容猹)(4)年龄小:才十一二岁。

(5)时间在夜晚:在我们的印象中,夜晚是很可怕的,可是作者写得夜晚可怕吗?指名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自由读读这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引导说也“深蓝、金黄、碧绿”这些颜色词的使用,使画面更美。

指导美美地读句子。

(6)多么美丽的画面呀,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展开想像,跟随闰土到瓜地刺猹吧!师:夜深了,月亮升起来了——深蓝的天空……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读。

五、听读课文,思考:闰土除了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健康的孩子,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播放课件。

六、板书设计:主仆关系紫色的圆脸可爱“我”——————闰土头戴小毡帽朋友关系颈套银项圈健康动作:捏刺勇敢年龄:十一二岁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1、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他们主动探究,长文短教,化繁为简。

2、引导学生在品读关键的句段中体会人物特点,领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闰土性格上的特点2、继续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师谈话:通过上节对课文的接触,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与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孩子,他就是——出示课题:少年闰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闰土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

师:我们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一说到闰土,在作者鲁迅的脑海里就会立刻出现一副神奇的画面,(课件出示图一)1、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其间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谁能把这副画的内容说下去?2、全班看图背诵第一段。

3、从内容和画面中,你感受到什么?——二、品读课文1、师:文中的我和闰土仅仅相处了一个月,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分别了三十年,可在作者的记忆深处,闰土却一直是他的好朋友,这幅神奇的画面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里。

请问:闰土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吸引了“我。

”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吗?2、(课件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分组读。

提示“稀奇”并板书——理解:很少见、有趣、新鲜的事情。

3、所谓稀奇的事情,就是很少见、有趣、新鲜的事情,那文中闰土向“我”讲了哪几件事?出示课件: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闰土向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什么时间或地点?(两个字。

)干什么事?(两个字。

)请快速摸读课文6——15段找一找。

4、学生汇报:指名读内容,并概括师相应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5、在这四件事中你最喜欢哪件,为什么喜欢?——生说6、课件出示学习任务:那现在老师给你们个任务:选自己觉得最稀奇的一两件事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最有感触的地方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学生读课文)(一)、学习——雪地捕鸟1、(课件出示句子):“我们沙地上….蓝背…”从着句话中你感受到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聪明能干、机灵、知识丰富…..2、你从哪里看出他的聪明能干?生读句子:“我们沙地上..竹扁下。

”突出动词。

是啊他能想出这好办法,这段话抓住了动词把捕鸟的过程说清楚更能体现他的——聪明能干。

你们又说他-——知识丰富。

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从鸟名(出示鸟图)你们没有看过吧,而他却一口气说出了这么多的名字,可见他——知识丰富。

3、表演。

从刚才我们感受到闰土捕鸟的聪明能干,想不想来操作呢?(生边说边演)再次出示捕鸟图,指导看边看边讲解操作方法。

(二)学习——海边拾贝1、下面我们去海边感受一下贝壳。

生从书上找内容读。

(男女读)说你有什么感受?(见多识广)。

2、你们想到海边去看看吗?为什么?生:(了解贝壳的样子…)老师也想去,那我们一起去看(出示贝壳欣赏)当然海边的贝壳不此这些,像这样五彩缤纷的贝壳还有很多,那从这些贝壳中你感受到润土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快乐、丰富多彩的…而作者鲁迅的生活是怎样的呢——烦味、单一…是啊,我们都想去海边捡贝壳,那我们要怎样的心情去呢/(高兴、快乐…)情感朗读(三)学习——看瓜刺猹同学们感受到了这么多的快乐,下面我们跟随润土来刺激一点吧,去赶什么呢?生——看瓜刺猹。

那下面我们就跟他一起去看瓜刺猹吧。

1、师引读:你是去管贼吗?生——不是。

师:看瓜刺猹。

好那你们自己读读,挑出你认为重点的句子读。

2、学生汇报。

(1)出示句子:(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从这句你体会到什么?(抓住:轻轻地)轻轻地”似乎是润土把我们带到了西瓜地理,那我们也来读读,可是别把猹给吓跑了。

(2)还有哪句,既然是走,年我们就接着走吧。

出示句子:(“它不咬人吗?”“有胡叉呢。

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指导读——刺——快而重。

————生读——(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师:你不刺,那畜生便伶俐的逃走了,从哪看出他伶俐?(3)那看瓜的过程也要抓住哪些动词啊?(出示:听、捏、走、看、刺)学生表演完整动作。

3、从你们的描述来看,可见闰土做事——熟练、迅速..而且他还知道很多的事情,可见他见多识广,还能在月夜下看瓜刺猹,可见他勇敢,反映又这么灵敏可见他机智,从而可见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四)学习——看跳鱼儿我们再看新鲜的事——看跳鱼儿。

你们看过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出示句子:“我们沙地里,潮流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引读,我们没有看过,可是闰土却知道了,可见他——见多识广。

2、我们跟闰土体会到了捕鸟的乐趣,还跟他到海边捡贝壳和看跳鱼,而且知道了他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跟他去看瓜刺猹也体会到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那你说在他心里仅仅有这四件事吗?——不是,他经历了很多的事。

像书上用的一个词——无穷无尽。

面对闰土跟我讲的这些事,我又有什么感受呢?——稀奇、羡慕、想去看,三、研读赏析、突破重点1、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表达作者“我”的感受。

(14段)读。

可见作者鲁迅知识太少,接触的范围太小,而对闰土的生活作者是无限是羡慕,多么的向往啊。

2、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读。

理解“他们”——作者以前的朋友,他们都是写什么人?——富家子弟、少爷之类的人物。

那他们不知道哪些事?——课件出示:1、再看这句: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他们指的是——富家子弟、少爷。

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作者正好的范围:狭小的生活空间,从这句话里面我们体会到作者对闰土的生活是十分的向往,十分的羡慕。

师引:鲁迅为什么会对少年闰土如此佩服、对闰土的生活是十分的向往,十分的羡慕呢?生说。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出示课件: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师引读,生接读:小结:正因为这样,所以鲁迅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