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质过程

传质过程


N 分 G Dd dAn c (3I1)
稳定情况下,分子扩散速率的积分形式为:
N 分 D(c A 1c2) (3I 1 a)
式中: (c1 - c2) - 扩散组分的浓度差 [kmol/m3]; δ - 扩散层厚度 [m];
式 ( 3-I-1a ) 也经常 写成 分 子 传质通量 [kmol/m2·s]或 [kmol/ m2·h]的形式:
v- 摩尔体积 [cm3/mol];
v 0 - 常数,用于水、甲醇、苯三者稀溶液时, 分别为8.0、1.49、22.88 [cm3/mol]。
对流扩散 在静止或层流流体中进行的分子扩散,其速度非
常缓慢,所以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在湍流流体中进行 的扩散。湍流流体内物质的传递,即靠分子扩散,又 靠涡流扩散,两者合称对流扩散。
第三章 传质过程
本章重点:吸收过程相平衡和传质机理,吸收速率方程, 填料吸收塔及其计算,液体蒸馏方法及分 离原理,精馏过程物料衡算和塔板数计算, 传质设备、特殊精馏方法和塔设备简介。
难 点:吸收速率方程和填料吸收塔计算,精馏过程 物料衡算和塔板数计算。
第Ⅰ部分 气-液相传质过程的机 理与设备简介
物质的传递过程(简称传质过程):物质以扩 散的方式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的过程。
v A、 v B - 气体A、B的摩尔体积,它是指1摩尔物料
在它的沸点下呈液态时的体积(以 [cm3]计)。对于较复 杂的分子,其摩尔体积可看成是各组成元素的原子体积之 和,原子体积一般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得。分子结构较简单 的气体的摩尔体积,一般可不用加和法,而从表中直接查 到。
经验公式(3-I-2)虽然误差较大,但能说明影
物质传递过程三阶段:
1. 物质从一相主体转移到两相界面的一侧; 2. 物质从界面的一侧转移到另一相的一侧,并发
生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 3. 物质从另一相界面一侧转移到另一相的主体中。
从传质的角度来考虑,可以把上面三个阶段概括 为两种情况:(1)物质在一相内部的传递-单相中物 质的扩散;(2)两相界面上发生的过程-相间传质。
在稳定情况下: N 分 G Dd dAn c (3I1)
式中:N分-扩散组分的分子传质速率 [kmol/s]或[kmol/h];
G - 扩散物质量 [kmol];
τ- 时间 [s]或 [h];
等号右边的负号表明传质的方向与浓度增加的方向相反; A - 传质面积 [m2]; c - 扩散组分的浓度 [kmol/ m3]; n - 扩散距离 [m]; D - 比例系数,称为物质的分子扩散系数 [cm2/s]或 [m2/h]。
传质过程分类:当传质在不同相间进行时,按 相来划分,有液-固相传质过程(如浸取),气- 固相传质过程(如吸附),液-液相传质过程(如 萃取),气-液相传质过程(如精馏、吸收)等等。 本章仅介绍气-液相传质过程。
§1 气-液相传质过程的机理
化学工程中所有涉及气、液两相接触的单元操 作(如精馏、吸收)都有物质在相间的转移。在一 定的条件下,物质的转移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是 说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
(1)扩散组分A在气体B中的扩散系数常采用下面的半经 验公式估算:
3
D 0.00T 1 2 5151[m 2/h] P (v1 A /3v1 B /3)2 M A M B
式中:D - 扩散系数 [m2/h];
(3I2)
P - 气体总压强 [大气压(绝压)]
MA、MB - 气体A、B的摩尔质量 [g/mol];
(2)工程上遇到的扩散过程,大多数是在流体处于 流动状态中进行的,在做层流运动的流体中,与流动方 向垂直的截面上如果存在着浓度差,则在此平面上的物 质也会借助于分子运动从浓度高的地方移向浓度低的地 方。
以上两种均为分子扩散。
分子扩散的速率与物质的性质、传质面积、浓度差和扩散 距离有关。这一关系可以用下列数学式,即费克(Fick)定 律表示:
涡流扩散基本上是一种混和过程,它是由于漩涡 中质点的强烈混合而进行传质的,传递的速度也与浓 度梯度称正比,比例系数以 g 表示,称为涡流扩散系 数。涡流扩散系数的大小除与流体的性质有关外,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体的流动情况-湍动程度。
3
DD0P P0T T02
(3I3)
(2)物质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此式不适用于电解溶液和浓溶液):
D 液7.(7 v1 /3 1 v0 10 1/T 0 3)
(3I4)
式中:D 液 - 物质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 [cm2/s];
T - 热力学温度 [K];
- 液体的粘度 [泊];
响扩散的诸因素中,既有物质本身的性质如分子量
和摩尔体积,又有外部条件如温度和压力,而且使
3
用也比较方便,可用于估算D值。 DP0(v.01A/301vT1B/532)52
11 MA MB
从式(3-I-2)也可以看出,扩散系数与气体浓
度无关,但随温度升高和压力下降而加大。
如果已经知道在热力学温度T0和压力P0下的扩散 系数D0,则可按下式计算出它在热力学温度T和压力 P时的扩散系数D的数值:
N 分 / N A 分 D (c 1 c2) (3I 1 b )
分子扩散系数D是物质的特性常数之一,表示物质 在介质中的扩散能力。
在沿扩散方向的单位距离内,扩散组分浓度降低一 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量,即为该 物质的分子扩散系数,其数值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各因素:
① 扩散组分本身的性质。
4
1-1 单相中的物质的扩散
物质在单相中的扩散有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两 种方式。
分子扩散是物质分子在静止流体或层流流体中 的扩散,相当于传热中的传导。
对流扩散是物质在湍流流体中发生质点位移的 结果,相当于传热中的对流。
分子扩散
(1)当流体作为整体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只要 流体内部组分在各部位上分布不均匀,也就是说有浓度 差存在,则由于分子运动的结果,组分的分子将扩散开 来,直到组分在流体内各处的浓度相等为止。
N分
DA
(c1 c2 )
② 扩散组分所在的介质的性质。
D N分
③ 温度:一般温度升高,扩散系数增大。 A(c1 c2 )
④ 压力:一般压力对物质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的影响
⑤ 小,在气体中影响大。
⑥ 浓度:一般在液体中浓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大,在
⑦ 气体中影响小。
如果没有实验数据,物质的分子扩散系数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