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院感监测指标

院感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一、
卫生学监测标准
1、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范围标准
标准
空气
物体表面
(cfu/cm2)
医务人员手
(cfu/cm2)Ⅰ


≤4cfu/15min·

≤5≤5


普通手术室、供应室无菌区、
产房、人流室
≤4cfu/5min·

≤5≤5


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
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
急诊抢救室、化验室、各普通
病房
≤4cfu/5min·

≤10≤10


传染科及病房-≤15≤15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镜,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200 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
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每季度监测一次。

使用中的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每月监测一次。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

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的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物理监测:用于紫外线灯管安置后及使用前、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监测一次。

参考值: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

新购进的灯管不低于90μW/cm2。

生物监测:消毒后,照射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指标
1、医院感染率≤10%。

2、医院感染漏报率≤10%。

3、无菌手术切口感率≤0.5%。

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四)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院感科
2012-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