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浆岩实验一、岩矿鉴定实验课件

岩浆岩实验一、岩矿鉴定实验课件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石的结构、构造
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不仅反映形成过程中的地质条
件,而且是分类命名的重要依据。 深成岩都是全晶质,一般颗粒较粗,大都是等粒的或 似斑状的,具块状构造; 喷出岩多为斑状,基质为细粒、隐晶质以致玻璃质, 一般都具有气孔、杏仁和流动构造; 浅成岩则介于两者之间,多为斑状和细粒结构。 各大岩类代表性岩石常见对应的典型结构,也是鉴别 特征和命名依据。如辉长岩具辉长结构、花岗岩具花岗结 构、玄武岩具粗玄结构-拉斑玄武结构-间隐结构、安山 岩具安山结构等。

2.矿物成份
先在低倍镜下浏览整个薄片,了解大致有几种矿物。
再根据浏览结果,按照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
生矿物的顺序逐个进行鉴定描述。 要求描述各矿物的种类、主要鉴定特征、矿物特征、
分布规律、估计百分含量。
对于常见矿物,主要观察鉴别特征。对于比较生疏的 矿物应设法获得系统的光学参数,对照光性矿物学作准确 鉴定。 斑状岩石的斑晶矿物和基质要分别鉴定描述。
岩浆岩主要造岩矿物肉眼鉴定方法

1.首先将矿物分成浅色矿物与深色矿物两大群体,然后分 别观察与鉴定各群体矿物种属。

2.浅色矿物群体:石英、长石。 石英:无色透明、白色或烟灰色、它形粒状、油脂光 泽、贝壳状断口、无解理、硬度大。喷出岩中可 见六方双锥,熔蚀现象。 长石:白色、灰色、灰黄色、肉红色等浅色,板状或柱 状,两组解理近垂直,玻璃光泽,硬度大,易风 化为粘土矿物,降低硬度。
岩浆岩
观察与描述的主要内容
包括手标本观察和镜下观察两部分。 一、手标本观察内容主要有: 1.颜色 2.结构 3.构造 4.矿物成分 5.其它特征 6.定名 7.以及野外观察内容

1. 岩石的颜色
是指综合色,如灰白色、黑绿色、紫红色等。岩石成
份越基性,其颜色愈深。一般放在30厘米以外远观,以确 定岩石颜色。 例如辉长岩手标本中斜长石灰白色、辉石黑褐色,两 者含量相近,综合起来岩石颜色深灰色。 还应注意新鲜面与风化面的颜色变化。
(1)铁镁矿物的鉴定
首先在低或中倍镜下浏览整个薄片,根据颜色、 多色性、晶形、解理、突起、干涉色、消光类型等 特征差别,了解可能有几种矿物,然后分别仔细鉴 定。
有时开始没有分出的矿物,也可能在鉴定过程 中逐渐分开,如已确定有普通辉石,但在鉴定中又 发现有干涉色低而消光角很小的类似颗粒,这显然 不是普通辉石,那就应该进一步鉴定确定。

薄片描述
镜下具等粒的辉长结构,部分紫苏辉石围绕橄榄石形成反应边结构, 以及磁铁矿和橄榄石的包含结构。
主要矿物有基性斜长石(40%)、普通辉石(40%),次要矿物为橄 榄石(10%)、紫苏辉石和黑云母(8%),副矿物磁铁矿(2%),次生矿 物少见。 基性斜长石呈长板状晶体,半自形,部分晶体自形程度高于辉石, 无色透明,粒度一般为3.5×7mm,无次生变化产物,常具聚片双晶或卡 钠复合双晶,用⊥(010)晶带最大消光角法测定Np′∧(010)=33°, 斜长石牌号为An=60的拉长石。 辉石主要为普通辉石,半自形,自形程度低于斜长石,无色或微带 浅绿色,多色性极弱,干涉色达Ⅱ级绿色,消光角Ng∧Z=44 °,二轴晶 正光性。含有少量紫苏辉石,它形,具明显多色性, Ng——浅绿色, Np——玫瑰色,干涉色Ⅰ级橙色,平行消光。
在绘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岩石的结晶程度,选用适当的放大倍数,以便得到
一个宽广而清晰的视域。除特殊需要外,通常用低或中 倍镜。 (2)选择一个合适的视域区,既能代表岩石的结构,又包括了 主要矿物。
(3)一般绘单偏光图,有时需绘正交偏光图。
(4)绘图一定要忠实于原有图象,不得任意拼凑或修改,但可 适当简化。
(2)硅铝矿物的鉴定
首先,在中、低倍单偏光镜下,根据晶形、解理、表
面风化特征,结合正交镜下双晶特征,了解存在几种矿物:
如它形、粒状、无解理、低正突起、无双晶、表面光 洁的为石英; 较自形、板状、有解理、低正突起、有聚片双晶、风 化产物浅灰色的为斜长石; 自形较差、板状、有解理、低负突起、卡式双晶、格 子双晶、条纹结构、风化产物淡褐色的为碱性长石。

2.根据主要矿物成分和含量确定大类。
如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含量65%,
石英,含量25%,
定名为花岗岩。

3.根据次要矿物成分确定种属。
如含有少量黑云母,则定名为黑云花岗岩。
二、薄片观察
在手标本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岩石薄片。 通常先在低倍镜下浏览整个薄片,对以上各项有了 大致认识后,再作详细的观察鉴定。 观察主要内容: 1.准确确定岩石结构; 2.进一步确定矿物成份、主要特征、百分含量; 3.分析次生变化; 4.确定矿物结晶顺序、空间分布、组合情况,分 析形成过程、演变历史; 5.岩石分类命名; 6.绘视域图。
辉石、角闪石肉眼鉴定对照表
鉴定项目 颜色 晶形 解理
辉石 角闪石
绿色、灰绿色或褐色 短柱状,横断面为四边形或 八边形 两组解理发育,夹角87°或 93°
黑色、暗绿色 长柱状,横断面为六边形 两组解理发育,夹角56°或 124°
次生变化 多形成次闪石(假象纤闪石)多形成绿泥石或绿帘石 产出岩石 超基性或基性岩中 中性或中酸性岩中
(5)图绘完后,要在图下有重点地说明主要内容,注明放大倍
率、光学装置(单偏光或正交偏光)及矿物代号。
岩浆岩鉴定实例
手标本描述 岩石新鲜面为暗灰色,全晶质中粒等粒粒状结构,粒度 一般为3mm,最大约5.5mm,最小约2mm,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辉石和斜长石组成,两者粒度与自形程 度相近。辉石呈黑绿色,短柱状,两组解理发育,夹角近于 垂直,含量约为40%。斜长石呈灰白色,不规则板状,解理发 育,玻璃光泽,硬度大于小刀,含量约为45%。 次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和黑云母。橄榄石为黄绿色,粒 状,分布均匀,含量约8~10%。黑云母呈黑色,片状,解理 极为发育,珍珠光泽,含量约5%。 岩石新鲜,次生变化不明显,断口粗糙,呈参差状。 该岩石为橄榄辉长岩。
(1)结构 先确定结晶程度,然后确定粒度大小(包括 最大、最小、一般)。 具斑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时,应分别描述斑 晶和基质的结晶程度、粒度大小。
(2)构造 先确定名称,然后描述具体特征。如:
条带状构造:各条带的颜色、结构、成分、宽 度、延伸稳定性等。 气孔状构造:气孔形状、大小、数量、排列有 无方向性、充填物成分等。
斜长石、碱性长石肉眼鉴定对比表
鉴定项目 颜色 斜长石 白色、灰色、浅灰色 碱性长石 肉红色、灰黄色、黄褐色,或 灰白色
侵入岩中斜长石高于碱性长石,尤其是两者同时出现。 自形程度 斜长石多为半自形、自形宽板状晶体,碱性长石多为它形 宽板状晶体。
解理
双晶
与双晶面平行的(010)解理 发育
解理面常见聚片双晶
3 .矿物百分含量的统计
矿物百分含 量是岩石定量矿 物分类命名的主 要依据。它对于
岩石岩体间的精
确对比也具有重 要的作用。
4.矿物结晶顺序
根据矿物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确定矿物结晶先后顺序, 在描述先后顺序时,应同时说明分析、推断的理由。
5.岩石定名
最后简单归纳上述各项典型特征,给岩石定名。
例如“岩石具中细粒辉长结构、色率55、主要矿物是普 通辉石和拉长石(An58),属基性深成岩,并含贵橄榄石7%。 定名:橄榄辉长岩”。 命名时,通常要参考各大类岩石定量矿物分类命名表, 才能准确定名。
成分,然后求出斜长石的平均成分,并确定环带类型。
对碱性长石可通过光轴角2V、双晶、产出岩石等特征
来进一步鉴定种属:
如2V极小(0-30°)、晶体透明如水、产出于喷出岩 的是透长石。
2V中等、表面常风化混浊、具卡式双晶、产出于喷出 岩或侵入岩的是正长石。
2V大(70-85°),具格子双晶、产出于侵入岩或伟 晶岩的是微斜长石。 具条纹结构的是条纹长石。 对条纹长石要区分正条纹长石和反条纹长石,进一步 确定是交代条纹长石,还是分解条纹长石。

1.岩石的结构、构造
岩石结构包括结晶程度、粒度大小、自形程度、相互
关系,细节特征一般都需在镜下详细鉴定。一个岩石可以 有几种结构。 岩石作为矿物集合体有总的结构特征:如粗粒花岗结 构、中粒辉长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微晶结构等。 同时还可以有一些具局部意义的结构特征:如熔蚀结 构、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条纹结构等。 对斑状岩石,应对斑晶、基质的结构分别进行描述。 岩石构造一般在手标本上观察,镜下可以补充构造细 节,如杏仁构造中充填物成份,及环状充填特征等。

4 .其它特征 主要包括:岩石断口、粗糙程度,岩石中细脉、异离体、 析离体、捕虏体以及次生变化产物、次生变化程度、细脉分 布、裂隙发育程度等特征。 对于斑状岩石,应按斑晶、基质来描述。确定斑晶含量、 成份、大小、特征,及基质含量、结晶程度、成份、颜色等。 5.野外观察

主要包括:岩相特征、岩性变化、岩体产状、空间关系、 岩石组合、围岩性质、接触带特征等。
若存在斜长石时,应鉴定斜长石的成分。 对侵入岩中的斜长石,当存在钠长石双晶时,通常用
⊥(010)晶带最大消光角法或卡钠复合双晶法测定。
对火山岩基质中的斜长石则采用微晶法。 若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和基质中均有斜长石,则需 分别测定斑晶和基质中斜长石成分。 若斜长石具环带结构,则需分别测定各带中的斜长石
肉眼定名方法

1.根据结构、构造、产状确定产出环境。
深成岩:全晶质、中~粗粒、等粒、似斑状等结构, 块状、条带状、流线流面等构造, 岩盘、岩株、岩基等产状。 浅成岩:全晶质、细粒、等粒、斑状等结构, 块状等构造, 岩墙、岩床、岩脉等小型侵入岩体。 喷出岩:隐晶质、玻璃质、斑状等结构, 流纹、气孔、杏仁或块状等构造, 火山锥、火山颈、岩被、岩流、岩钟、岩针等。

3.矿物成分
借助放大镜、小刀、稀盐酸等简单工具,鉴别矿物种 类,然后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分别描述。 主要矿物 次要矿物 次生(蚀变)矿物 先区分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再区分橄榄石、辉石、 角闪石、黑云母;不但要分开长石与石英,还要努力区分 钾长石和斜长石。 各种矿物都要分别估计含量。 主要描述内容: 矿物的主要特征和含量,如颜色、形状、解理、光泽、 断口、硬度、大小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