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模型1矢量数据输入
——有助于数字地图的查错。 拓扑关系可用于发觉未正确接合的线、未正 确闭合的多边形,以及数字地图上的其他数 字化错误。
四、非拓扑关系的矢量数据
优点: 能比拓扑数据更快速地显示和调用。 动态: 近年来,非拓扑数据格式已经成为标准格式之 一:非专有数据格式。
典型商业GIS软件包:ArcView,Maplnfo等
数据 $GPRMC 204700
A 3403.868 N 11709.432 W
NMEA 0183协议
UTC_TIME A 或者 V LAT LAT_DIR LON LON_DIR
说明
含义
GPS推荐的最短数 据
24小时制的标V表示一个警告
如何消除缺少拓扑关系的限制?
五、矢量数据模型中的高级对象
1.不规则三角网(TIN)
(1)不规则三角网(TIN)概念
TIN模型把地表近似描述成一组互不重叠的 三角面。每个三角面在TIN中都有一个恒定 的倾斜度。
(2)TIN的数据元素
由两个基本数据元素组成: 一是有x、y和z值的高程点。 x、y的值表示点 的位置,而z值表示该点的海拔高度。 二是连接这些点以形成三角形的边界(线)。
2.数字化仪数字化流程
(3)TIN的数据结构
包括三角形编号、每个邻接三角形的编号和 数据文件,数据文件列表显示点、边界,以及 每个高程点的x、y和z值。
2.区域 属性相同的面要素的组合。 ——区域内的面要素可以分离或隔开。
区域数据结构的基本元素: 一个关于区域与弧段关系的文件; 一个关于区域与多边形关系的文件。
第三节 矢量数据输入与处理
纬度值,精确到小 数点前4位,后3位
N表示北纬,S表示 南纬
经度值,精确到小 数点前5位,后3位
W表示西经,E表示 东经
(二)数据空间化
是指将文本形式记载的坐标数据,如经度、 纬度,大地坐标X、Y转换成空间图形。
1 x1,y1 2 x2,y2 3 x3,y3 4 x4,y4
2 1
3
4
(三)数字化仪数字化
1.数字化仪 数字化概念
大尺寸的数字化仪的绝对精度通常 可达0.001in(0.003cm)
数字化仪数字化原理
数字化仪有一个内置的电子网,用来感知 游标的位置。
将游标的十字丝对准测量点后点击游标的 按钮即可将点的x、y坐标传到与之相连的 计算机。
使用数字化仪进行的数字化通常也称为手扶 跟踪数字化。
根据地图比例尺和概括指标,几何对象类 型分为:
——点 ——线 ——面
1.点 点及其坐标是矢量数据模型的基本单元
2.线
二、几何对象
线是由两个端点 之间一系列标记 线形态的点所构 成。
线要素可以与其 他线相交或相连, 并形成网络。
3.面
面要素由线定义。 由一条或多条线包 络而成。 面要素可以是一个单 独的区域,若干个邻 接区域
所有的信息由$开始,以换行结束,紧跟着$后 的五个字符解释了信息的基本类型,多种信息 之间用逗号隔开。
(3) 数据采集方式与流程
NMEA 0183设备需要有信息源(传送端)和接收端, 传送端发送数据到另一个NMEA 0183的设备(接收 端)
传送端和接收端分别用来传送和接受8位ASCII 码的数据。
“弧段-节点清单”列出了弧段-节点的关系
“弧段-坐标清单”显示组成每条弧段的x、y坐标
(3)面状数据的拓扑关系
“多边形-弧段清单”显示多边形与弧段之间 的关系
“左/右多边形清单”显示弧段及其左多边形和 右多边形之间的关系。
4.拓扑关系的用途
——有利于数据文件的组织,并减少数据冗余。
——拓扑关系是某些类型GIS分析的必要条件。
可以在其他面要素 内形成岛
可彼此重叠并产生叠置区。
三、拓扑关系
1.定义 拓扑关系
——几何对象的排列及其空间相互关系, 是几何对象在弯曲或拉伸等变换下仍保持 不变的一种性质。
2.ArcInfo定义的基本拓扑关系
ESRI规定用于ArcInfo的标准拓扑矢量数据格 式为图层(coverage),并以点、线和面对图层 归类。
GPS数据采集需要从接收的数据中挑选出需要
的定位数据,比如以$GPRMC开头的数据。
流程
打开串口
成功 读取GPS数据
失败
无
判断是否有 $ GPRMC字符
有
关闭串口
截取$ GPRMC数据
无效
有效
截取经纬度数据
判断经纬度数 据是否有效
(4) 采集例子
数据样本:
$GPRMC,204700,A,3403.868,N,11709.432, W,001.9,336.9,170698,013.6,E*6E
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
一、矢量数据模型概念
矢量数据模型
用x,y坐标和点、线、面等简单几何对象来表 示空间要素的方式。
——点对象可以代表水井、水准点或采石场。
——线对象可以代表道路、河流或行政区边界。 ——面对象可以代表菜地、水体或污水池。
该概念属于数据结构领域,亦即数字数据文 件结构和文件之间关系
二、矢量数据模型中的几何对象
2.采集机制
(1)NMEA 0183标准
NMEA 0183是一种航海、海运方面有关 于数字信号传递的标准, 此标准定义了电子信号所需要的传输协议, 传输数据时间、并且指明了信息格式。 需要一个4800(9600)bps的串行数据接口。
(2) NMEA 0183的信息格式
一般形式:
$aaaaa,df1,df2,....
一、 矢量数据输入
(一) 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输入 (二) 数据空间化 (三) 数字化仪数字化 (四) 屏幕数字化 (五) 扫描矢量化
一、 矢量数据输入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输入 1.原理
——利用用GPS的点位记录,可生成线和 面状矢量数据。
注意:
——GPS数据为站点定位数据,包括点位 的基于地理格网或坐标系统的水平定位, 以及点位的海拔高度。
图层支持以下三种基本拓扑关系:
(1)连接性:弧段间通过节点彼此连接。 (2)面定义:由一系列相连的弧段定义面。 (3)邻接性:弧段有方向性,且有左多边形和右 多边形。
3.拓扑数据结构
(按照ArcInfo术语)
(1)点状数据的拓扑关系 点要素——“点的清单”
(2)线状数据的拓扑关系
一条线段叫做一条弧段,由节点的连线组成。 开始点称为始节点,结束点称为终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