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

学情分析
学生到过内蒙古大草原的不多甚至没有,但是通过很多草原歌曲以及影视作品等,会对内蒙古大草原有一定的了解,也很感兴趣。

因而,本课的学习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建议
1.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有关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也可搜集古今文人描写内蒙古大草原的诗词等,加深对内蒙古大草原的感性认识。

2.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后以凝练的诗句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3.本文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要加强有感情地朗读的指导。

4.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

5.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之美后,教师可相机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西部,如搜集资料,访问老师、家长,与西部地区的小学生建立联系等。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优美的句子。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式。

2.通过学习此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具有浓部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等。

2.能展示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

3.边欣赏图片边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二、感受“洒脱”之美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几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