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
A、没有天气变化;
B、没有声音;
C、易受陨石侵袭;
D、温差很大。
大气的分层:根据。
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从下到上):、、、、。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内有,能吸收紫
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1、天气:是指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天气:晴空万里电闪雷鸣气候:冬雨夏干终年高温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五要素)等。
3、气温:空气的。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测量气温的工具:;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
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2)。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
F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具体事例:
(1)覆杯实验;滴管中的液体不滴落;挂钩吸在墙上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3)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1)(2)。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1个标准大气压 P= =水银柱
B、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
C、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
D、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3、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
(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4)飞机飞行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填“快”或“慢”)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填“大”或“小”)。
4、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A、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
不一定相同;
B、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
C、高压区天气特征:;低压区天气特征:。
5、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A、高山反应
B、拔火罐原理
C、飞机在高空飞行机舱内必须进行(填“加压”或“减压”)
D、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填“加压”或“减压”)的宇航服。
6、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A、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
B、气压时,液体沸点降低
具体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因:高山上,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高压锅的使用原理
7、生活用品与大气压:A、真空压缩保存袋 B、吸尘器:
第四节风和降水
1、风是空气的运动,从区流向区。
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和。
A、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常用的风向有八种,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观测风向。
B、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秒、千米/时
风速常用风级表示,有0—12级,气象观测中常用风速仪观测风速。
3、风与人类的关系:A、有利----风是一种资源,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等;
B、不利-----破坏性风会对人类产生危
4、空气的湿度:大气中水蒸气的多少。
一般用来表示。
(1)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2)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空气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
(3)观测湿度的仪器是:湿度计;最常用的湿度计是:干湿球湿度计,它实质上是两支特殊的温度计。
(4)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然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可以得出相对湿度。
(5)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6)天气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大雨前空气湿度大,昆虫翅膀变软,飞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
5、降水
(1)降水的形成条件:
A、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
B、气温,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水汽(降水)
C、空气中
(2)降水的过程:水汽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成小水珠或小冰晶,小水珠或小冰晶增多增大,形成雨滴.
(3)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
(4)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测量仪器: .
第五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获得天气预报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等媒体或气象预报;(2)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
(3)通过气象观测,自己制作天气预报。
2、降水概率表示。
3、天气图
天气形势常用天气图表示。
天气图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
(1):天气图上气压相等地方的连线
3、天气图
(2)常见的天气系统:、、、。
(3)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A、:天气晴好 B、:阴雨天气
C、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
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
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
第六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气候:
(1)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高的地区气温低,纬度低的地区气温高。
(2):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降水多.内陆气温的变化大,降水少。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A、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海拔增高米,气温会下降约6℃。
B、山地的迎风坡,背风坡
C、我国降水最多的城市:台湾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侧的迎风坡上,有丰富的地形雨。
2、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A、定义: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和的风
B、季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
C、风向:夏季------吹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
冬季-------吹冬季风,风从吹向。
D、性质: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风,故
E、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最显著的国家。
3、气候变化:气温变化时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
气候变化四个时期:,,,。
近现代全球气温呈波动趋势。
气候总是表现的特点。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
A、有利于改良气候的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的农业灌溉等
B、引起气候恶化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过度放牧。
(2)温室效应:指由于一些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得大气中的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增强,使全球的气温有的趋势。
人为原因:能源的大量耗费;破坏森林(3)城市的“热岛”现象: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暖空气团。
第七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1、东部季风气候
(1)季风气候区:是指夏季风能够到达的地区。
而降水主要来自湿润的夏季风。
(2)季风气候区的范围: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
(3)季风气候的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4)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
冬季:气温,降水夏季:气温,降水
全年降水比较丰富。
但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5)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
A、降水充沛,集中夏季,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B、我国季风气候的大陆性强,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使我国洪涝和旱灾频发
C、冬季的低温又常形成寒潮、冻害、暴雪等恶劣天气
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1)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指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
(2)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特点: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随季节变化大。
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但日照充沛。
(3)干旱气候的利弊:气温较差大,光照时间长,对农业生产有利,如棉花、瓜果的生产。
(4)干旱气候区的生物在行为和形态上的适应性:仙人球的茎粗,叶子变成刺;抬尾芥虫。
3、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