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实验目录实验1 果酱罐头的制作 (2)实验2 奶油冰淇淋的制作 (4)实验3 面包的制作 (6)实验4香肠的制作 (9)实验5 果蔬干制(苹果/甘蓝)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果酱罐头的制作一、实验原理果酱是以食糖的保藏作用为基础的加工保藏法。
利用高糖溶液的高糖渗透压作用,降低水分活度作用、抗氧化作用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提高维生素的保存率,改善制品色泽和风味。
二、实验目的1.理解果酱制作的基本原理。
2.熟悉果酱制作的工艺流程,掌握果酱加工技术。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番茄/苹果、柠檬酸、白砂糖、食盐、果胶、四旋瓶等。
2、设备手持糖量计、打浆机、不锈钢锅、电炉、过滤筛、不锈钢刀、不锈钢锅、台秤、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一)苹果酱1、配料苹果2000g 水600g 白砂糖2080—2600g 柠檬酸5g 果胶5g2、工艺流程原料→去皮→切半去心→预煮→打浆→浓缩→装瓶→封口→杀菌→冷却。
3、操作要点(1)原料选用新鲜饱满、成熟度适中,风味良好,无虫、无病的果实,罐头加工中的碎果块也可使用。
(2)去皮、切半、去心用不锈钢刀手工去皮,切半,挖净果心.果实去皮后用1%食盐水护色。
(3)预煮在不锈钢锅加适量水,加热软化15-20 分钟,以便于打浆为准。
(4)打浆用筛板孔径0.70-1.0mm的打浆机打浆。
(5)浓缩果泥和白砂糖比例为1∶0.8-1(重量),并添加0.1%左右的柠檬酸。
先将白砂糖配成75%的浓糖浆煮沸过滤备用。
按配方将果泥、白砂糖置于锅,迅速加热浓缩。
在浓缩过程中不断搅拌,当浓缩至酱体可溶性固形物达60~65%时即可出锅,出锅前加入柠檬酸,搅匀。
(6)装瓶以250 克容量的四旋瓶作容器,瓶应预先清洗干净并消毒。
装瓶时酱体温度保持在85℃以上,并注意果酱污沾染瓶口。
(7)封口装瓶后及时手工拧紧瓶盖。
瓶盖、胶圈均经清洗、消毒。
封口后应逐瓶检查封口是否严密。
(8)杀菌、冷却采用水杀菌,升温时间 5 分,沸腾下(100℃)保温15 分之后,产品分别在65℃、45℃和凉水中逐步冷却到37℃以下。
4、产品质量标准(1)感官指标色泽:酱红色或琥珀色。
组织状态:均匀一致,酱体呈胶粘状,不流散,不分泌汁液,无糖晶析。
风味:酸甜适口,具有适宜的苹果风味,无异味。
(2)理化指标总糖含量不低于50%,可溶性固形物不低于65%。
铜≤10mg/kg。
铅≤2mg/kg。
锡≤200mg/kg。
(3)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近似值≤6 个/100g。
菌群总数≤100 个/g。
致病菌不得检出。
实验二冰淇淋的制作一、实验原理冰淇淋是以稀奶油(棕榈油)、牛乳、糖类为主要原料,加入蛋品、香料及稳定剂等,经杀菌后冷冻而成的松软的混合物。
二、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冰淇淋的制作工艺。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原辅材料全脂乳粉,棕榈油、砂糖、稳定剂( 瓜胶、明胶、海藻酸钠、黄原胶) 、乳化剂( 单酸甘油酯、蔗糖酯) ,香精、色素等。
2 、实验设备混料罐、加热锅、搅拌器、均质机、冰淇淋凝冻机、盐水槽子、冰箱、模子、烧杯、台秤、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1 、工艺流程原料混合→加热→均质→杀菌→冷却→成熟→凝冻→装杯或装模→硬化→成品2 、参考配方白砂糖:16% 奶粉:5% 奶油:5% 麦精粉1% 单甘酯:0.2% 甜蜜素:0.05% 黄原胶:0.1% 瓜胶:0.1% 海藻胶:0.1% 香精:0.2%3 、操作要点(1 )将稳定剂先与部分白砂糖干混,加温水溶化后待用。
(2 )用60℃水溶解奶粉和砂糖;融化人造奶油或棕榈油,加单甘脂溶化后,加入到奶液中,搅拌均匀。
(3 )麦精粉、甜蜜素用水溶化后加入。
(4 )加热:温度为60℃,在18~20MPa 的压力下均质。
(5 )杀菌公式为20min/75℃。
杀菌后,立即用冰水冷却混料至4 ℃,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以上,进行老化成熟。
(6 )使用冰淇淋凝冻机进行膨化。
(7 )将疑冻的冰淇淋装入塑料杯或模子,放入冰箱,进行速冻硬化。
五、产品质量标准冰淇淋应具有乳香味,口感滑润,无冰屑之粗糙感,膨胀率约为80%~100%。
膨胀率的计算公式:A=100(B-C) /C式中:A —膨胀率,B —混料的重量,C —与混料同容积的冰淇淋的重量。
六、讨论题1 、各组分在冰淇淋中的作用是什么?2 、以实验结果说明稳定剂和乳化剂对冰淇淋产品品质和工艺过程的作用。
3 、影响冰淇淋膨胀率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进行控制?七、参考文献1、轻工业学院,食品工艺实验[M],:院教材,2000.6。
2、宝家素梅等编,食品加工技术工艺和配方大全,科学技术文献,1996。
3、骆承庠主编,乳与乳制品工艺学,中国农业,1992。
实验三面包的制作一、实验原理面包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以酵母、水、蔗糖、食盐、鸡蛋、食品添加剂等辅料,经过面团的调制、发酵、醒发、整形、烘烤等工序加工而成。
面团在一定的温度下经发酵,面团中的酵母利用糖和含氮化合物迅速繁殖,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面团体积增大,结构酥松,多孔且质地柔软。
二、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面包制作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通过试验了解糖、食盐、水等各种食品添加剂对面包质量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原材料:面包粉、砂糖、植物油、活性干酵母、盐、鸡蛋、面包改良剂等。
2、仪器设备:和面机、醒发箱、远红外线烤箱、烤盘、台秤、面盆、烧杯等。
四、实验容1 、配方主食面包标准配方见下表,仅供参考。
主食面包标准配方第一次调粉百分比量第二次调粉百分比量富强粉70% 富强粉30%酵母2% 砂糖5%面团改良剂0.1% 食盐2%水40% 油脂4%水20%2 、工艺流程原辅料第一次调粉发酵第二次调粉醒发成型醒发冷却3 、操作要点(1) 按实际用量称量各原辅料,并进行一定处理。
用适量打粉用水将酵母溶解,面粉需过筛,糖、盐必须用打粉水事先溶化,固体油脂需在电炉上熔化。
(2) 将70%的面粉和其它材料全部加入立式打粉机中进行第一次面团调制,先低速搅拌约4min,再高速约2min 调至面团成熟,面团温度控制在24℃。
(3) 调好的面团以圆团状放入面盆,在恒温恒湿发酵箱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条件为温度27℃左右,相对湿度70%-75%,发酵时间约3~5hs,发至成熟。
(4) 将除油脂以外的所有原料同发酵结束的面团一起放入打粉机中,进行第二次面团调制。
先低速3min,高速约6min,成团后将油脂加入,再低速3 min,高速6min 搅拌,调至面团成熟。
(5) 和好的面团取出后在室温下醒发约20min.(6)整形、醒发:将发酵好的面团分成100g/个,滚圆,放入预先刷好油的面包模中,然后放入醒发箱中醒发35~45 分钟,温度30℃~40℃,相对湿度85%。
(7)烘烤:将醒发好的面团放入烤箱中,烘烤初期,烤箱的上火温度120℃,下火温度250℃;烘烤中期,烤箱的温度为270℃;烘烤后期,烤箱的上火温度180℃~200℃,下火温度140℃~160℃,时间约35min。
(8)冷却:将烤熟的面包从烤箱中取出,脱膜,自然冷却后包装。
五、产品的质量标准1、感官指标:(1)形态:完整,无缺损、龟裂、凹坑,表面光洁,无白粉和斑点。
(2)色泽:表面呈金黄色和淡棕色,均匀一致,无烤焦、发白现象。
(3)气味:应具有烘烤和发酵后的面包香味,并具有经调配的芳香风味,无异味。
(4)口感:松软适口,不粘,不牙碜,无异味,无未融化的糖、盐粗粒。
(5)组织:细腻,有弹性;切面气孔大小均匀,纹理均匀清晰,呈海绵状,无明显大孔洞和局部过硬;切片后不断裂,并无明显掉渣。
2、质量评定(1)面包含水率= (成品面包水分含量/面包重量)×100%其中:成品面包水分含量= 总加入水的量—水分蒸发量。
水分蒸发量= 烘烤前面包面团重量—烘烤后面包重量(2)容重(比容积) = (面包成品的容积/面包成品的重量)×100%主食面包标准含水量:35.0% ;比容积在 4.20-4.59 为最好;硬度测定:50-60g 。
六、讨论题1、面包醒发时,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对产品产生何影响?2、面包坯在烘烤中发生哪些物理的、微生物和生化变化?3、根据你的面包质量,总结实验成败的原因。
七、参考文献1 、轻工业学院,食品工艺实验[M],:院教材,2000.62 、轻工业学院、轻工业学院合编,食品工艺学( 下册) ,轻工业。
实验四香肠的制作1.实验目的:通过肉制品的制作,可以加深对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基础知识和工艺过程的理解,了解肉制品的各种配方,掌握了主料,辅料的作用,理解加工原理和生产工艺,掌握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生产设备。
2.实验容:工作原理:通过低温烘烤和水煮使香肠熟透,然后通过烘烤使香肠变干。
配方:(1)猪肉肠:猪肉3kg 、芝麻油150g 、鸡蛋5个、末1g 、香菜末1g 、葱400g 、盐90g 、五香粉6g 、桂皮末6g 、大茴香6g 、淀粉66g 、红曲米12g(2)猪肉、牛肉复合肠:猪肉3.25kg 、牛肉1.85kg 、干淀粉220g 、精盐220g 、味精5g 、胡椒19g 、大蒜13g 、红曲米15.3g3.实验材料、仪器和设备:原料:新鲜的猪肉、牛肉灌肠专用淀粉、鸡蛋、调味料(胡椒粉、沫、蒜沫、葱沫、五香粉、盐、味精、胡椒、桂皮等)、添加剂(红曲米粉、腌制剂等) 设备:绞肉灌肠机、高压灭菌锅、烤禽炉、天平、实验室常规设备4.工艺流程:肠专用淀粉调味料、红曲米粉、灌腌制绞肉原料猪肉整理→→混合搅拌→灌肠→结扎→杀菌→烘烤→蒸煮→烘烤→冷却→成品5.制作过程:(1) 原料肉整理 选择经卫生检验合格的新鲜的猪肉和牛肉。
将新鲜猪肉和牛肉,去皮、剔除脂肪、筋、软骨、杂物等,切成长为2~5cm,宽为1cm的小块。
(2) 腌制 将适量的腌制剂加入到整理后的原料肉中进行腌制,腌制温度为1~4℃,,腌制时间为24~72h。
(3) 斩拌和擂溃 斩拌:将腌制好的猪肉和牛肉进一步切细,斩拌。
使制品有一定的弹性。
(4) 混合 把添加剂和调味料(淀粉、水、盐、葱沫、蒜沫、沫、红曲粉等)放入适量水混匀,加入经过斩拌的原料中混合。
混合搅拌时间控制在15~20(5) min。
温度控制在10℃以下。
(6)灌肠将混合斩拌好的肉馅放入灌肠机中,套上已清洗的肠衣进行灌制。
香肠灌的过紧,易破裂;灌的太松散,会有残留空气,出现空肠。
(7)结扎按照一定的规格(15cm左右)进行两头结扎。
结扎香肠呈九成满,不然加热后会因肉糜受热膨胀,而导致香肠破裂。
(8)烘烤和蒸煮烘烤:烘烤的目的是使肠衣表面干燥,增加肠衣的机械度和稳定性,使肉馅色泽变红,驱除肠的异味。
烘烤的温度为75℃,时间为30~4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