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1.1 正弦、余弦定理
一、知识点
1.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外(R 为外接圆的半径) (1)C R c 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 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注意: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
有三种情况:bsinA<a<b 时有两解;a=bsinA 或a=b 时有 解;a<bsinA 时无解 2.余弦定理:a 2
=b 2
+c 2
-2bccosA , 222
cos 2b c a
A bc
+-=
;
3、面积公式:S=
21a bsinC=21bcsinA=2
1
c a sinB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二、例题
【例1】(1)在ABC ∆中,已知A=ο
45,B=ο
30,c=10,求b ; (2)在ABC ∆中,已知A=ο45,2,2==b a ,求B ;
【例2】(1)在ABC ∆中,已知,7:5:3::=c b a 求ABC ∆的最大角;
(2)在ABC ∆中,已知,3:2:::x c b a =求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x 的取值范围。
【例3】在ΔABC 中,已知a=3,b=2,B=45°,求A,C 和边c 及其面积。
【例4】已知⊙O 的半径为R ,,在它的内接三角形ABC 中,有(
)(
)
B b a
C A R sin 2sin sin 222-=-成立,求△ABC
面积S 的最大值.
【例5】不解三角形,判断下列三角形解的个数
(1)ο120,4,5===A b a (2)ο
150,14,7===A b a (3)ο
60,10,9===A b a (4)ο
135,72,50===C b c
三、练习
1.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1
A a b π
===,则c =( )
A.1
B.2
1
2.在△ABC 中,A=︒60,b=1,且面积为3,则
=++++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
A. 338
B. 3392
C. 3
326 D. 32
3.在△ABC 中,若2cos B sin A =sin C ,则△ABC 的形状一定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 已知△ABC 中,a=1,b=3,A=︒30,则角B 等于( )
A. ︒60
B. ︒60或︒120
C. ︒30或︒150
D. ︒120
5.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且2
223a bc c b =++,则A 等于( )
A. ︒60
B. ︒30
C. ︒120
D. ︒150
6、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c B b c a 3tan )(2
22=
-+,则角B 的值为( )
(1)
6π B. 3π C. 6π或65π D. 3π或3
2π 7、满足条件a=4,b=23,A=︒45的△ABC 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无数个
D. 不存在
8、在△ABC 中,已知5,8==AC BC ,三角形面积为12,则=C 2cos .
9、在ABC ∆中,若120A ∠=o
,
5AB =,7BC =,则ABC ∆的面积S =_________10、 在ABC ∆中,C B A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c b a 、、,满足条件222
a bc c b
=-+和
32
1
+=b c ,求A ∠和B tan 的值.
11、若c b a 、、是△ABC 的三边,直线0=++c by ax 与圆12
2=+y x 相离,试判断△ABC 的形状。
12、已知函数)2
||,0,0)(sin()(π
ϕωωϕω<
>>+=A x A x f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下图所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设π<<x 0,且方程m x f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和这两个根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