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称谓礼仪要点_称呼时应注意的礼
仪
商务礼仪最基本的作用是“减灾效应”:少出洋相、少丢人、少破坏人际关系,遇到不知事情,最稳妥的方式是紧跟或模仿,以静制动。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商务礼仪称谓礼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目录
商务礼仪称谓礼仪
接打电话礼仪
商务会议中社交礼仪的差异
商务礼仪称谓礼仪
(一)称呼正规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所使用的称呼自有其特殊性。
下述正规的五种称呼方式,是可以广泛采用的。
1.称呼行政职务。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对外界的交往中,此类称呼最为常用。
意在表示交往双方身份有别。
2.称呼技术职称。
对于具有技术职称者,特别是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在工作中可直称其技术职称,以示对其敬意有加。
3.称呼职业名称。
一般来说,直接称呼被称呼者的职业名称,往往
都是可行的。
4.称呼通行尊称。
通行尊称,也称为泛尊称,它通常适用于各类被称呼者。
诸如“同志”、“先生”等,都属于通行尊称。
不过,其具体适用对象也存在差别。
5.称呼对方姓名。
称呼同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其姓名,以示关系亲近。
但对尊长、外人,显然不可如此。
(二)称呼之忌
以下四种错误称呼,都是职场人员平日不宜采用的。
1.庸俗的称呼。
职场人员在正式场合假如采用低级庸俗的称呼,是既失礼,又失自己身份的。
2.他人的绰号。
在任何情况下,当面以绰号称呼他人,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3.地域性称呼。
有些称呼,诸如,“师傅”、“小鬼”等,具有地域性特征不宜不分对象地滥用。
4.简化性称呼。
在正式场合,有不少称呼不宜随意简化。
例如,把“张局长”、“王处长”称为“张局”、“王处”,就显得不伦不类,又不礼貌。
返回目录
接打电话礼仪
1、接电话时,首先自报家门。
如:您好,这里是__ 公司,请问您找哪一位?
2、打电话时,首先要说出自己是谁,有什么事,然后询问对方是
否方便接听电话。
3、打长途电话时,要问对方身边是否有座机电话。
4、电话记录应做到“5W”。
when(什么时候)、what(什么事)、where(什么地点打来的)、who(谁打来的)、how(怎么处理的)。
5、谈判或开重大会议,要当着对方的面把手机关掉(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6、在给年龄相仿的异性打电话时,要考虑到可能不是要找的人接听电话,须直奔主题,以免产生误会。
例如:我是___ 单位的,我是___ 现在单位有急事需要找___ ,他能过来下吗? 还是单位派车去接?
7、接打电话时要面带微笑,语气缓和,通常对方能感觉到你良好的修养。
当有错误电话打来时,要有耐性,如果知道对方需要的电话可以告诉他。
8、打完电话,长辈或者上级先挂机,如果是平辈,主机先挂机。
成人之美。
如果聚会时有同事的配偶打来电话,则异性同事不要说话,或者大家一起说话,以免造成误会。
9、保密的事不要在电话里谈。
要充分了解电话的不安全性。
10、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要马上告诉对方,并问对方有什么事情,是否可以代为传达。
最好留下对方电话号码。
11、电话的商务礼仪应该普及到每一位员工。
返回目录
商务会议中社交礼仪的差异
时间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的时间观念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对时间是一种环形认识。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
”只有反思过去,才能知道现在的缺点,才能知道下一步去做什么。
而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出于“道”,经过生长变化之后又都复归于“道”。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使用时间灵活性较强,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国人对时间的随意性较强。
这也就是经常可以看到中国公司的领导人更改时间表。
但是,在外国人的思想中,他们要把时间算得十分精确,所以,他们会有严格的时间安排,如在美国、西欧的商务会议活动应提前两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来安排好约会。
由于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在商务活动中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例如,西方人认为时间是金钱,会谈开始就直入主题,在会谈的过程中,他们多是速战速决。
而中国人在贸易往来中比较注重细水长流,通过宴请或非正式会晤等商业活动,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商务交涉礼仪的差异
在商务会议中对方发言时,中国人总是习惯于默默地听着,并且认为此时提出问题打断别人讲话时非常不礼貌的,是不谦逊和爱挑剔的一种表现。
而西方国家的人则对此感到非常疑惑,认为你这样做表示你没有好好听,要么就是厌倦和生气了,这时他们会不高兴的一再重复。
因为在西方国家如英国或者美国,他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不断做出各种反应,提出各种问题。
因为他们的员工和领导都是平等的地位,有什么想法与意见可以随时提出。
馈赠礼品的差异
会议双方互赠礼品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确认伙伴关系的形式,不仅中国人有送礼的习惯,外国人同样讲究送礼之道。
但是,中外对送礼的认识上却是截然不同,外国人不会送非常贵重的.礼物,他们讲求的是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以及浪漫的情调,比如本国有纪念意义的工艺品,而且他们非常在意礼物的外在包装,体现感情的深厚。
正所谓“礼轻情意重”。
然而。
现在的中国人都喜欢送和接收贵的礼物,这样反而让西方人不知如何是好。
相比较之下,我更喜欢西方人的观念,金钱是无法衡量感情的深厚的,礼物送的有意义远比用钱来砸人好得多。
返回目录
商务礼仪称谓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