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选择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选择题附答案

第 1 页 共 19 页4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一、近年高考真题选练 1.(2020 浙江)固液分离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B .C .D .2.(2020 山东)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用冷水贮存白磷 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 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 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 3.(2020 山东)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 2B .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 HBr 产生 4.(2020 山东)实验室分离 Fe 3+和 Al 3+的流程如下:已知 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 4]-,该配离子在乙醚(Et 2O ,沸点 34.6℃)中生成缔合物Et O﹒H﹒+[FeC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D.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5.(2020 天津)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配制50.00 mL第 2 页共 19 页6.(2020 浙江)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萃取Br2 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l4 ,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旋塞,先将水层放出B.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C.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D.可用AgNO3 溶液和稀HNO3 区分NaCl 、NaNO2 和NaNO37.(2020 国Ⅰ)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气体(杂质) 方法A SO2(H2S)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 Cl2(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 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 NO(N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A.A B.B C.C D.D8.(2020 国Ⅲ)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气体溶液A.H2S稀盐酸B.HCl 稀氨水C.NO 稀H2SO4D.CO2 饱和NaHCO3 溶液A.A B.B C.C D.D9.(2020 江苏)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l2﹒6H2O 晶体。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CO2 B.收集CO2C .滤去 CaCO 3D .制得 CaCl 2﹒6H 2O【10.(2019 国Ⅰ)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 .实验中装置 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 . 装置 c 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 .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1.(2019 北京)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 A FeCl 2 溶液(FeCl 3) Fe 粉B NaCl 溶液(MgCl 2) NaOH 溶液、稀 HClC Cl 2(HCl ) H 2O 、浓 H 2SO 4 DNO (NO 2)H 2O 、无水 CaCl 2A .AB .BC .CD .D 12.(2019 天津)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BCD混合浓硫酸和乙醇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收集 NO 2 气体 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A .AB .BC .CD .D13.(2019 江苏)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经水湿润的pH 试纸测量溶液的pHB.将4.0 g NaOH 固体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1NaOH 溶液C.用装置甲蒸干AlCl3 溶液制无水AlCl3 固体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14.(2019 海南)实验室通过称量MgSO4 xH2O样品受热脱水前后的质量来测定x 值,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的是( )A.实验前试样未经干燥B.试样中含有少量碳酸氢铵C.试样中含有少量氯化钠D.加热过程中有试样迸溅出来15.(2018 海南)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不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A.实验服B.橡胶手套C.护目镜D.防毒面罩16.(2018 海南)下列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回收水溶液中的I2:加入乙酸,分液,蒸发B.回收含有KCl 的MnO2:加水溶解,过滤,干燥C.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P2O5 的干燥管D.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无水氯化钙,蒸馏。

17.(2018 国Ⅰ)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B.C.D.18.(2018 国Ⅲ)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 时,加几滴CuSO4 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 溶液滴定NaHCO3 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19.(2018 江苏)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 尾气20.(2017 国Ⅰ)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 的装置如图所示(Zn 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 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21.(2017 江苏)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 D.尾气处理(多选题)22.(2017 海南)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D.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二、典型模拟试题精选1.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A.B.C.D.2.从草木灰中获取可溶性盐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B.C.D.3.下列有关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检验试剂、除杂试剂、除杂方法都正确的是物质(杂质)检验试剂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 HCl(Cl2)湿润的淀粉—KI 试纸饱和NaCl 溶液洗气B Al(Fe)盐酸NaOH 溶液过滤C CO2(SO2)品红溶液酸性KMnO4 溶液洗气D CuCl2(FeCl3)NaOH 溶液Cu 过滤4.下列除杂试剂的选择和除杂后检验杂质是否除尽的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检验方法A CO2(SO2)饱和NaHSO3 溶液将已除杂质的少量气体通入品红溶液B NaHCO3 溶液(Na2CO3)过量CO2 取少量溶液,加入Ca (OH)2 溶液,观察现象CNO(NO2)水观察颜色D乙烷(乙烯)酸性KMnO4 溶液将已除杂质的少量气体通入溴水5.为了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除杂方法都正确的是()不纯物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 蛋白质(硝酸钾) 醋酸铅溶液过滤B C17H35COONa(甘油)食盐细粒盐析C 氯气(水) 稀硫酸洗气D 溴苯(Br2)乙烯分液6.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除杂试剂和除杂方法都正确的是物质及其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 CO2(SO2)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B NH4Cl(I2)无加热C Cl2 (HCl)NaOH 溶液洗气D FeCl2(FeCl3)过量Fe 粉过滤7.下列实验装置或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分离水和乙醇B.除去Cl2 中的HClC.实验室制氨气D.排水法收集NO8.能利用图示装置及物质制取和收集相应气体的是(除杂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选项 a 中的物质 b 中的物质 c 中最终收集的气体A 稀硫酸Zn H2B 浓硫酸Cu SO2C 稀盐酸CaCO3 CO2D 浓硝酸Fe NO2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混合乙醇与浓硫酸: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C.分离酒精与溴水的混合物:D.灼烧MgCl2 固体: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滴加试剂时,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B.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不可接触烧杯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不可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不可接触容量瓶内壁【11.已知:氯化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备无水氯化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A 的名称是分液漏斗B.装置C、D 中依次盛有浓硫酸、饱和食盐水C.装置E 和装置F 之间缺少一个干燥装置,没法制得无水氯化铁D.装置F 的目的是吸收多余的尾气,以防污染空气【12.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液体石蜡分解及其产物性质实验。

下列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b、c 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同B.实验中可能看不到b、c 中溶液明显褪色C.d 中溶液变浑浊证明石蜡分解产生了CO2D.停止加热后立即关闭K 可以防止液体倒吸【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中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 固体中混杂的NaCl重结晶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14.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 .制取蒸馏水B .制取收集氨气C .乙酸乙酯的制备D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15. 依据反应 2NaIO 3+5SO 2+4H 2O=I 2+3H 2SO 4+2NaHSO 4,并利用下列装置从含 NaIO 3 的废液中制取单质碘的 CCl 4 溶液并回收 NaHSO 4。

其中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②③【16.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 .配制 0.l0mol/L NaOH 溶液B .除去 CO 中的 CO 2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17.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装置甲液面读数为12.20 mL B.装置乙可探究铁的吸氧腐蚀C.装置丙可检验乙烯的生成D.装置丁可验证碳酸氢钠受热分解【18.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