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研究文献总结一、问题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是具有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
由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在本书中总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学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具有极强可塑性,小学生所处心理年龄阶段是习惯形成最佳时期,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学习,更有利于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
从年限上看,随着教育对国家发展所起重要作用,国家对初等教育重视程度逐渐加大,越来越多专家与学者开始关注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力求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方面得到一定结论,并且推出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提供好方法。
因此,本文将针对近年来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成果从常规习惯与非常规习惯两方面进行剖析,前者包含预习习惯现状、听讲习惯现状、笔记习惯现状作业矫正习惯现状,后者则包含反思质疑习惯现状、合作剖析习惯现状等方面进行总结,剖析已有研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借鉴意义及尚需深入研究问题。
二、本研究六个数学学习习惯研究成果中国知名作家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现代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陈林如提出:“良好学习习惯,对小学生学习成绩与健康成长都将发生深刻影响,起到重要作用。
”1.有效预习,开启新知大门。
柯怀英提出:养成充分预习习惯,有效预习,能提高学习新课目性、针对性①。
郑丁惠提出:上课前:充分预习。
课前充分预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新内容目性,并且促使学生对上课内容有针对性地注意,尤其是一些不容易理解知识点,学生会有意提高注意度②。
林煌利提出:预习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第一步,教师在上每一堂课之前布置学生自己学习,这个学习过程是没有教师参与,有了这样初步感知要学习知识,学生才能主动而有创造性地配合课堂教学③。
前两位学者在谈到预习时,均分成了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要求教师对于学生预习有明确规定,二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生理与心理特点结合学科性质安排预习任务。
第三位学者对于预习围绕部分不同数学课堂不同内容进行了详细叙述。
从以上学者建议我们不难看出,有效预习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也是孩子开启知识大门第一关,而唯有有效预习才可能达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陈述:“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思想、思维进入数学课堂。
”这也是小学生收获尽可能多知识有效途径。
2.注重听讲,高速获得大量知识。
夏传梅提出:“自新课改以来,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越来愈融洽,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主体了,学生开始发挥自己在课堂主体作用。
尽管如此,但在教师真正授课时候学生却很少有人静下心来专心听课。
如此不与谐课堂气氛很难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成绩。
”④高超指出:“对于小学生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与质量,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允许学生思想开小差或注意力不集中。
”⑤黎飞在《小学生学学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及对策》论文中,有关课堂听课习惯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在112名五年级学生中,“学生能专心听课占了大半以上;23.8%学生听课比较随意”,而还有“4.6%学生则是完全不想学心态”⑥。
在以上几位学者结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听课”是小学生学习数学一个重要环节,但这个重要环节需要有两种角色才能使其完美,一是教师主导作用,二是学生主体作用。
“听课”需要教师将知识输出,引导学生认知、思考、获得,使新知进入学生内部知识结构,因此,教师知识水平、课堂准备、授课方式、人格魅力,以及学生智力、注意力、接受能力都将成为影响听课效率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听课,才能成就高效课堂?这将是我们努力前进方向。
3.自主笔记,增强重点知识记忆。
高超提出:“对五、六年级小学生来说,要求学生边听边做笔记,对于不清楚要及时提出来,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
”⑦谷米认为:“笔记是对整个内容知识结构简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与理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综合与总结归纳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也是弥补记忆缺陷一个非常有效方法。
”⑧在笔者查阅资料时发现,关于数学课堂上笔记习惯研究相较于其他习惯研究是较少,陈林如说:“到了高年级则要求学生会自觉整理笔记,归纳学习要点,等等。
”⑨由于记笔记形式可以多样,且对学生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做到眼、耳、手、鼻、口多感官器结合,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做笔记要求是不太切实际,但是对于已经进入逻辑思维阶段高年级学生具有笔记能力却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提高助力。
因此,对于高年级学生笔记习惯现状了解并且提出一定笔记时间、笔记内容建议研究是有必要。
4.作业及时矫正,及时改正易错知识点。
刘时范指出:“教师提供矫正作业,要求‘需努力’学生独立完成后交给‘合格’学生批改讲评。
”还提到:“同时矫正作业分层次要求,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学习风气,提高学生完成作业主动性与积极性。
”⑩山东师范大学郑姗姗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批改策略研究》中指出:“高年级学生对错题态度与做法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会关心自己作业情况,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此不关心或者不太关心,例如当发下批改过家庭作业之后,许多学生不会或者不经常翻看自己作业情况,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改错时依赖教师讲解。
”{11} 作业是对每个学生课堂学习延伸,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检测,因此作业完成情况在某方面会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多少直接反映,但是就目前大量专家学者研究结果来看,学生对于作业本质意义已经不能认识了,有部分学生对于作业热情度不高,因此对于作业对与错也就不上心,对于错题矫正也就持不关心态度,非但没能使其发挥存在功效,反而成了学生课业负担。
基于此,笔者建议今后研究方向更应该朝着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矫正错题、收集错题及时翻看错题,随时再练错题习惯,并且如何对于数学错题进行归类整理提供适量建议方向。
5.学会反思质疑,查漏补缺知识点并培养创新能力。
高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数学问题产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要更加重要。
”{12}柯怀英指出:“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引起学生思考。
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13}从大量文献来看,众多专家、学者都总结了众多宝贵经验让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或者生活中引导学生反思数学现象,提出数学问题,以此激发他们求知欲与学习热情,但是笔者认为,学生若能够先将课堂上所学基础内容进行知识内化与融会贯通,然后再运用到生活中就会有更大作用。
基于此,笔者建议本研究方向朝着学生对于作业反思进行,对于错题进行反思质疑,对于不同类题型进行反思质疑。
6.加强合作剖析,在相互帮助中学习进步。
刘文新指出:“合作、剖析学习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合作、剖析学习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并在合作中激发学生创新火花。
”{14}董国权提出:“自主、合作、剖析是现代教学理念一种思想,是良好学习习惯一种最高境界。
”{15} 随着世界全球化,合作将成为国家、社会、集体、个人进步途径,因此培养合作意识应该从小抓起。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合作更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也更能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根据研究者研究成果显示,现在对于合作剖析习惯只是从宏观谈论其必要性与重要性,还没有具体细化到学科中如何合作剖析,更没具体细化到在某个学科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应该如何进行合作剖析。
多年以来,一代代专家、学者与众多实践教学者在小学数学学习习惯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不仅归纳了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而且得出了相当一部分培养良好习惯宝贵经验。
但是这些经验往往是形成于特定区域,因此它未必适用于具有不同教育文化特色所有类型学校,其中对年级有明确针对性研究为数不多,尚需进一步研究。
注释:①柯怀英.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②郑丁惠.也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J].福建陶研,2019.③林煌利.养成良好预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J].学苑教育,2019.④夏传梅.浅述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9.⑤高超.剖析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⑥黎飞.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9.⑦高超.剖析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⑧谷米.中小学数学学习习惯衔接现状调查剖析――六七年级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⑨陈林如.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其培养[J].江西教育,1991.⑩刘时范.对小学数学作业改革认识与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9.{11}郑姗姗.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批改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12}高超.剖析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柯怀英.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14}刘文新.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J].神州,2019.{15}董国权.浅述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9.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3、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
——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