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我的“自画像”》整体教学解读
教材解读
本次习作的话题是“我的‘自画像’”,设定的情境是向新班主任介绍自己,把最想让对方了解的几个方面写下来,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
教材第一部分先提出写“自画像”这一习作的目的,是为了向新来的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
为了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教材提示了可以介绍外貌、性格、爱好和特长,以及其他方面,还提示了可以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的特点,基本上涵盖了写人的几个主要方面。
学生知道可以写什么,可以从多个方面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为自己“画像”。
教材第二部分呈现两个泡泡,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将习作写得更加丰富。
第一个泡泡提示学生,不仅可以介绍自己的优点,也可以介绍自己的不足。
第二个泡泡提示学生,一个人的性格、爱好与行为具有一致性,要通过事例来说明。
按照这样的思路写出的“自画像”,就会更真实、更丰富了。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修改习作的要求,让家人评价写得是否相像,这种修改方式引入了他人的视角,让学生可以发现自己习作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修改。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2.能主动与家人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3.通过“我的‘自画像’”习作训练,能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
重点难点
1.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2.能主动与家人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策略
组织活动,打开思路。
为了让学生写好“我的‘自画像’”,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好习作前的准备工作,并作好习作中和习作后的具体指导。
在指导课之前,建议给学生发一张习作准备单。
比如,设计一个“人物卡片”,安排“姓名”“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爱好特长”“他人评价”等栏目,让学生提前准备,做好习作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要根据教材提示,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
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练习写过他人的特点。
本次练习由写他人
转为写自己。
可以回忆三年级的习作要领,如写“昆虫迷”,要围绕“迷”字找事例、说事例、写事例,体现人物专注于昆虫爱好这一特点。
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素材组合起来。
可以先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外貌特点,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详细描写;接着写性格特点,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然后写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也要用事例说话;最后写结尾,点明这就是我,也可以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