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宇宙的另一边》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字,正确读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元篇章页插图、课文插插图、田字格中的范字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内容做了大致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将详细地去探究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
二、探究新知
(一)品读课文第6~9自然段,充分发挥想象。
1.播放课文第6~9自然段范读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2.“我”为什么感到有些尴尬?
因为“我”想象中的宇宙另一边的世界太神奇、太美好了,“我”沉浸其中,都忘了“我”正在上语文课。
老师发现了“我”想得入神的情态,所以“我”感到有些尴尬。
3.“早春二月”乘“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春雨贵如油”,还可以等于什么?快想一想,说一说吧。
师:这样学乘法真是有趣,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还可以等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哪位自信的小朋友可以大胆地举手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二)品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充分发挥想象。
在宇宙的另一边,他们的习作课还会写什么?会怎样写?
在宇宙的另一边,在习作课上,如果要写花,就得闭上眼睛,想象花的样子,然后慢慢地变成一粒花的种子,生根、发芽,沐浴阳光雨露,最后看谁的花开得最美,花开得越美,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三)串联线索,整体回顾。
1.读完课文,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宇宙另一边的世界和“我”这边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和同学交流,看谁想得更奇妙。
预设:
生1:当我考60分的时候,宇宙另一边的他会不会考90分呢?
生2:在宇宙的另一边,果树倒着长在半空中,它们的根努力靠近太阳,吸取更多的能量,树上结出了更多更甜的果实。
一阵风吹过来,苹果呀、梨子呀、枣子呀扑腾扑腾往下掉。
地上的小朋友可开心啦,拿起小篮筐,捡了这个又装那个。
2.课下搜集《宇宙的另一边》这本书作者的其他作品读一读,并把自己觉得想象奇特的地方摘抄下来和同学交流。
三、课堂总结
本文描写了“我”对宇宙的无穷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边的倒影,在那个世界中世界万物与这边截然
相反,课堂更是新奇有趣……想象妙趣横生,展现了一个美好的童趣世界。
板书设计
16 宇宙的另一边 宇宙
的另一边
⎩⎪⎨⎪⎧⎭⎪⎬⎪⎫ 城市街道相同:房子、孩子、雪、太阳、石头不同:一切都是相反的 神奇的想象,美好的童心
教学反思
这篇童话,充满了童真童趣,故事的脉络十分清晰,先总写了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再分写宇宙的另一边与这一边的不同之处。
因此,教学设计时,我围绕总分的思路来设计本课,重点围绕宇宙的另一边上课时的情景进行展开。
由于与学生的生活较为贴切,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完全打开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