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近年来,自己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过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
那么,如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下面谈一些我的尝试与探索。
一、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形象思维。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以其奇特的视角、逼真的效果既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极好地渲染了教学情境,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优化了教学过程,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我们只是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显示出了它的极大的与从不同的优越性,随着它的深入和加强,它的更大更优越的作用必将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开发,这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及教师负担过重问题的解决,谁说不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大事呢?
信息技术能向学习者提供在当时当地无法看见和看清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或者无法听到和听清的各种音响效果,使学生直接从感官上认识,体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在现代教学媒体面前,学生不仅可以从容不迫地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安排学习,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学习模式转变成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多种学习模式。
二、信息技术加强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并纠正错误。
计算课的教学中,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往往老师强调多次,学生还在出错。
在教学解方程中,我把学生自己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学生进行判断并改正。
通过演示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挑错,达到全体学生友引以为戒的目的。
别看学生在检查自己错误的时候查不出来,但检查别人错误时眼睛确是雪亮的,如(1)没有写“解”(2)等号上下没有对齐(3)等号没用尺子(4)计算错误(5)没有正确判断加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等等问题找的极准确。
出错的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印象很深,再做题时就不容易出错了。
批改学生的作业本时,我发现解方程这部分学生出错较少,尤其是原来在教学中令人头疼的不写“解”和“=” 上下对不齐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2、增强练习的操作性和趣味性。
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机械训练中解脱出来,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更好地完成自我构建过程。
多媒体辅助教学深入小学数学课堂,的确能给人一种鲜明夺目的视觉效果,尤其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现教学难点,传统手段达不到或解决得不好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习题处理更是灵活自如,从题型设计花样上,想达到的目的上你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效果显示,尤其是各种教学软件的使用更增添了它的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圆柱、球》一课后,让学生打开金山画笔王的素材库,从中挑出圆、球图形,又要求学生把这些图形组合成一幅美好的图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网上学习,巩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数学实践和探索的积极性。
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